利用信息技术软件和平台进行创造性教学

时间:2022-10-30 09:03:05

利用信息技术软件和平台进行创造性教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事实上,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中,教师也应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这样,一方面可以赋予传统软件新的用法,另一方面则可以与时俱进,将新软件与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新 与时俱进 微时代 教学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如何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必须面对和深入思考的问题。如何才能把传统软件用得更新更巧,如何发挥新技术的教育功能呢?下文我结合实践浅谈这一问题。

一、新瓶装旧酒:从学生出发,从学科入手

Office办公软件、QQ聊天软件等传统软件说来并不陌生,但除了PPT课件,教师似乎很少去开发这些软件的新功能。虽然我们很难做到技术上的革新,但不妨以学生参与性以及学科独特性为关键点去深入探究,挖掘使用传统软件的新法、妙法。7

QQ空间是一个为大家所熟知的平台,语文教师可以将QQ空间“升级”,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可让学生申请一个公共的QQ平台,这个平台的QQ好友包括全班同学、家长,还有各科任教师等。每个星期让负责管理的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展示学生作品,如优秀作文、绘画等。学生互相评论、发表意见,同时也取其精华,借鉴优点,积累素材。有时候,作为数学教师的我看着学生的作文,还能发现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有一些学生在日志中写出平时不敢当面向父母说的话,家长看到后也有不少留言。这样开放的平台承载的不仅是学生作品,更多的是真挚的情感和交流。

许多学生认为数学知识充满了抽象的概念,学习数学如坠云里雾中。而多媒体恰恰可以将抽象的思维具体化、形象化,这一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什么是“等积变形”,我借助几何画板,让学生自己到讲台上来拉动顶点,变化形状,在运动的过程中观察数据。学生通过自己的手和眼,很快便得到了结论:“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同,形状不一定相同。”后来,有的学生说道:“只要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相等,那么无论是怎样的形状,面积都相等。”更有的学生提出了“等积变形对其他图形同样适用”的结论。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还能从中体验学习乐趣和发现知识的成就感。

又如,学习《扇形统计图》时,利用学生周末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契机,我收集了他们最喜欢的几种娱乐项目,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统计调查,把数据记录下来并输入Excel表格中。“同学们,现在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这时,我轻点鼠标,利用刚刚学生得到的鲜活数据,即刻生成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我想,这样的设计更具课堂生成性、真实性以及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课后,学生还饶有兴趣地问我刚刚的统计图用电脑是怎么画出来的,进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无“微”不至新平台

140字微博的流行,标志着生活进入“微时代”,传播信息乃至进行情感沟通,仅通过百余字就可以实现。而教师在体验这些新鲜事物的同时,还需要一种敏感度,即怎样发挥这些时展产物在教育当中所体现出来的优势。

(一)微课程――聚焦小问题,分享大智慧

“微课程”内容直接指向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微课程实际上是一种“草根”似地科研方式,是教学思考与信息化的结合体,即将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或成功经验记录下来,用更加引人入胜的生动形式展现出来。事实上,目前全国已经涌现出了很多的微课程作品,更有不少微课程的专题网站,这也成了传经送宝的有效新法。

学习了分数比较大小这一节内容后,有一位学生发现,当两个分数的分母都比分子大1的时候,直接比较它们的分母就可以了,比如说:“5/6和2/3,因为6>3,所以5/6>2/3。”后来,我发动大家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一番探讨。事情过后,我一直想通过某些简单、生动的形式把与学生讨论的过程记录下来,与更多教师分享。于是,我以《小数学家大猜想》为题制作了一个4分钟左右的微课程并到网上。很多教师在看到这个作品之后,就“如何提高学生发现知识的价值”这一问题向我提出宝贵意见。

(二)微电影――演绎小故事,领悟大道理

前不久,深圳盛平小学师生共同合作拍摄以文明为主题的微电影《红灯》吸引不少观众的眼球。短短1分24秒的预告片在网上迅速蹿红,点击量已近40万次。更值得一提的是,演员全都是七岁的小学生。

微电影是一种新的教育途径,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方法。用生动活泼的微电影代替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实现了由学生来教育学生,使学生在故事中得到熏陶,学会思考。这样,学生的认同感更强,教育效果也会更好。

上学期,我也带着五年级的学生拍摄了一部微电影,虽然拍摄时间很短,但学生自然且到位的演技实在令人赞叹。学生也告诉我,他们在狂背台词的几天里、反复“NG”的镜头前,体会到了什么叫“敬业”。微电影的制作过程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而教师作为微电影的导演,从教育的台前走到幕后,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还要深入构思剧本,把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更加自然。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也会让自己非常有成就感。

三、结束语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依赖于教师的观念和技术水平。随着社会发展,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应成为其中一项基本技能。因此,与之相关的培训和继续教育课程就愈来愈凸显其重要性。教师只有将与时俱进的灵感融于平时的教学实践当中,才能将更多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起来,实现改革创新。

(责编 张宇)

上一篇:打造高效数学课堂之我见 下一篇:对有效提高体育与健康课说课艺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