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体验开启写作之源

时间:2022-10-03 12:33:51

以生活体验开启写作之源

提要:要想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就要通过多种方式,不仅要注重学生生活素材的积累,而且要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关键词:写作困境 突破的途径

一、写作困境分析

叶圣陶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有话可说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

教书十余载,我上过各类作文课,也听了好多作文课,颇感困惑的是:课上老师详尽到位地指导,课后学生依然不会写作。学生的习作有相似处:要不仿照例文套作,内容大同小异;要不编造现象严重,脱离生活实际。我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总结如下:

(一)学生缺少写作的素材

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从出生起就受到呵护。进入幼儿园,学生便开始了有规律的生活,每天被接来送去,两点一线,生活单一。难得的周末,又被送进各种兴趣班。这导致学生缺少了与生活、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更加缺乏生活经验积累。一旦涉及写作,学生便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二)学生不善于观察

曾看过一组漫画,它形象地展示了中西方的差距:西方人用眼睛看世界,而中国人用相机看世界。细细想来,确实如此:家长带孩子去旅游,带相机的家长比比皆是,而带纸和笔的家长却屈指可数。学校每次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只见学生的积极参与,极少见到教师及时指导。长此以往,学生便产生惰性,更加不善于观察、发现。

(三)学生读书太少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学生应该多读书,以增加一些课外知识,了解自己未曾熟知的世界,产生写作灵感。现在的家庭,电视、电脑几乎普及,而且电视、电脑也有了新的角色,成了学生服周末打发时间的工具,它们用有声有色的图像驱走了书本。

(四)作文教学单调乏味

教师仅靠在课堂上讲只能是纸上谈兵,导致学生的写作脱离了生活。另外,教师课堂上固定的作文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创作潜能得不到开发、个性得不到培养,使得本应充满情趣和活力的作文教学变得死气沉沉。

二、突破的途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中,学生应该多出去走走,开开眼界,学会观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这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

(一)走进大自然,丰富生活经验

春天来了,教师可以带学生去观察自然、拥抱自然。通过回归自然,学生的观察力才会更敏锐,想象力才会更丰富。在大自然中,教师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天空、云朵的变化,花草、树叶的颜色形状,小动物的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听虫鸣、鸟叫、雷声、水声,让孩子用自己的手来抓小鱼、捡树叶、种树种花,让学生用自己的鼻子闻花香、闻异味,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要让作业活起来

以往的语文作业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如写词语、背课文、预习等。作业成了教师了解教学目标、落实情况的一种检测手段,导致学生没有写作业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有效地布置一些新颖的作业,引导学生学生动写作业,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首先,布置一些动手的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图画、做手工、干家务、制学具、做实验......这些动手作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如对于观察日记,教师可以先提供一些写作素材,之后布置一些动手作业,让学生动手做做看,要求学生详细记录观察的每一个经过。学生动手后,教师再进行习作指导。这样,学生才会写出内容真实、过程详尽、感受真切的文章来。例如,通过观察凤仙花,宋树铭同学写出来这样的习作:

今天一早,我像往日一样去看那凤仙花。呀!凤仙花已经发芽了,还在最上面长出了两片椭圆形的绿色的叶子,一阵微风吹过,小叶片就随风起舞,似在跳芭蕾舞。凤仙花已经一厘米高了,椭圆的小叶片上有几丝叶脉。我仔细看了一下,咦?那里怎么长出了胡须。哦,原来是上面的土太少了,让根露出来了。我又加了一些土和水,希望它能长得更快些。

其次,布置一些动嘴的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给父母讲讲学校发生的事情、聊聊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等。如在指导学生写家乡的传统节日的作文时,我让学生和父母、爷爷奶奶先进行交流,以便从他们口中了解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传统习俗,然后再进行习作。

最后,布置一些动脑的作业。教师可以从几个词、一句话、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着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编写故事、续写内容、谈感受。例如,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有高兴地、顺利地、沉着地、仔细地、紧紧地、兴奋地、赞许地、亲切地这样几个词语,我让学生用它们编写一个小故事或一段话。王思栋写了《捞皮球》:

今天,我和姐姐玩皮球,一不小心,皮球掉进洞里了,我急得直跳。

姐姐沉着地想,仔细地看,说:“我有办法。”然后,他端来了一盆又一盆的水,把水倒进了洞里。皮球顺利地浮起来了,我高兴地跳起来,紧紧地抱住了姐姐。

我捞起了皮球,和姐姐兴奋地走回家。

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家人,大家都赞许地点点头,夸姐姐是个聪明的孩子。爸爸还亲切地说:“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你都要像姐姐一样,学会动脑学会思考。”

(三)让学生走进书本这个大课堂

读书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首先,要精读课堂上的书,尤其是语文课本。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章中的妙词佳句,认真揣摩文章蕴含的道理,感悟文章表达的感情。

其次,要泛读课外书。新课程标准推荐了不少学生必读书目。教师应将这些书目推荐给学生,从文学类到科技类,从中国名著到外国名著,从汉语文章到英语文章……

最后,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谈感受。

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个“地球村”里,学生的所见所闻丰富了,所思所感多了,在写作文时才会拥有不竭的活水源头,写作才不会远离生活,才能通过文字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教师一定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这样,作文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有效构建和谐班级,引领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