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经济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6 09:09:29

生活经济学论文

生活经济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学 引文分析 CSSCI 出版社 学术影响

[中图分类号]G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53(2010)06-0078-08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经济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诸多的研究范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学在各个研究领域产生了形式各样的研究成果。图书是传承知识和记载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统计数据,在CSSCI的论文引用文献中,图书(包括著作、汇编、法规文献、标准)的被引比重高达60%左右,而在经济学领域,图书的被引数量仅仅低于期刊论文的被引数量,大大超过其他类型文献的引用数量。图书(包含汇编文献)总被引频次占所有文献被引频次的38.52%。这说明图书文献是经济学领域中较为重要的学术资源,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学术价值。

近30年来,国内出版业发展迅速,2007年全国五百多家出版社出版图书十三万余种,码洋600多亿元人民币。但是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出版社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学术著作的出版;社会评价更多是用定性方法研究出版社的学术影响机制和影响深度。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学者对出版社的学术评价研究正由定性描述逐渐转变为定量分析。苏新宁等基于CSSCI的引文数据对高校出版社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雷二庆基于期刊引文计量分析对中文科技图书的学术影响进行评估,进而分析各专业出版社的学术影响。孙宇、武士华应用h指数评价出版社的学术影响力,方法简单,但效果良好。本文采用引文分析法,以CSSCI(2000-2007)的引文频次作为原始数据,统计图书的被引情况,进而得到所属出版社的被引频次,从中选取被引频次前100名的国内出版社进行分析,最终对国内出版社在经济学领域的学术影响进行评价,并为学者出版及选择经济学研究资料提供参考。

1 样本选择及数据处理

本文基于CSSCI的引用数据,对2000-2007年间经济学论文引用图书的出版社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出版社的被引频次和分布特征,从而选取被引频次排位前100的我国大陆出版社进行详细介绍,同时列出被引较多的18家中国港澳台地区出版社和31家国外出版社。

在统计经济学论文引用图书的出版社数据时,我们遇到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出版社存在中英文两种著录格式,同一国内出版社有多个中文著录名称,同一国外出版社存在多个出版地点。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部分出版社的图书被引数据进行数据合并,一是将具有不同外文名称和中文翻译的同一出版社合并,例如Oxford University Press和牛津大学出版社;二是将具有不同出版社的同一出版社进行合并,例如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和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三是根据出版社更名和合并的情况,对更名和合并的出版社数据进行合并,例如将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数据进行合并;四是对一些出版机构不做合并,例如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视做三个不同的出版单位。

经过数据处理,对经济学最有学术影响的出版社分析基准数据定为国内外的4430家,总被引频次296334次。

2 经济学论文被引出版社概况

被经济学论文引用的图书涉及4430家出版机构,其中内地(特指中国大陆地区)1786家,占40.32%,排位第二,但是被引频次和平均被引频次分别为256480次和143.61次,都大大超过中国港澳台地区出版社和国外出版社,位居第一;国外出版社在出版社数量上处于领先地位,一共有2467家,占总数55.68%,大大超过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的出版社,其被引总数和平均被引频次为38908次和15.77次,这两项指标均排位第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出版社数目、被引频次和平均被引频次均排位第三,分别为177次、946次和5.34次。

从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一是对经济学研究影响最大的是国内出版社,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出版社出版了大量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著作,包括国外学者著作的译本,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国内经济的研究占据我国经济研究的主流地位;二是由于国内学者对中国港澳台地区图书的获取渠道存在一定问题,所以出版社数目、被引频次和平均被引频次都只排位第三;三是我国经济学学者越来越注重对国外经济学成果的学习,尤其注重对英文文献的获取,所以国外出版社对我国经济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影响。

3 国内出版社对经济学研究的学术影响

在2000-2007年经济学论文被引图书的1786家国内出版机构中,被引频次超过100次(包含100次)的有209家,我们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从中选取排位前100的国内出版社,如表2所示。

为了便于讨论国内出版社对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学术影响,笔者从两个方面对国内出版社进行分类。按照出版社的专业属性进行分类,分为综合类、财经类、高校类、人民类、其他类,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科技类、教育类、法制类、翻译类、古籍类等出版社的入选数量较少,所以将这些出版社统一归入其他类;按照出版社的所属地区划分,包括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等。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分类过程中遇到分类的标准问题,部分出版社存在多类别属性的状况,例如高校类出版社。要想清晰地从各个角度把握不同类别性质的出版社对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力,这样的分类也是必需的。由于国内出版社均由国家统一管理,出版范围相对固定,改革开放后才逐渐放开,但总体上说,知名出版社主要专业范围变化不大。由于每个省市自治区都有所属的人民出版社,因此,我们专门设立人民类进行讨论。

3.1 专业属性分类

入选的100家国内出版社,按专业属性进行分类,分类结果如表3所示。

我们从表3可以看出,综合类出版社对经济学研究的学术影响最大,该类出版社入选数量和总被引频次都排位第一,财经类出版社由于其专业特性,对经济学研究也产生特殊影响,其平均被引频次排位第一,高校类出版社和人民类出版社的数量和被引频次都超过15%,说明这两类出版社在经济学研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3.1.1 综合类出版社

在入选对经济学最有学术影响的百家出版社中,有27家综合类出版社,被引频次66537次,在所有类别中排位第一,其平均被引频次2464.33次,仅次于财经类出版社排位第二,综合类出版社对经济学研

究的影响之大由此可见。被引频次在3000次以上的有7家,分别是商务印书馆、上海三联书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华书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华夏出版社;被引频次在1000-3000次之间的有7家,被引频次在500-1000次之间的有7家,被引频次500次以下的有6家。下文具体介绍被引频次较多的几家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被引频次14387次,在综合类出版社中排位第一,在百家出版社中排位第二,是国内对经济学研究影响最大的出版社。该社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经济学原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改造传统农业》《城市地理学》《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高级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工业区位论》《经济解释》《产业聚集论》等图书被经济学论文大量引用,对经济学研究有着重大影响。

上海三联书店被经济学论文引用9602次,在综合类出版社中排位第二,百家出版社中排位第五。该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演化经济学》《社会秩序的经济分析导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集体活动的逻辑》《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产权的经济分析》等图书受到经济学领域学者的较多引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被经济学论文引用6130次,在综合类出版社中排位第三,百家出版社中排位第九。学者们较多引用该出版社出版的《新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国金融理论前沿》《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网络产业:规制与竞争理论》《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等图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被引频次5918次,在综合类出版社中排位第四。该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原理》《正义论》《经济增长》《公共选择理论》《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治理机制》在经济学领域有着较大的学术影响。

中华书局被引频次4267次,是国内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出版社之一,出版物百科兼收,古今俱备,享誉海内外,特别以出版经典史籍闻名。该社出版的《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宋史》《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明史》《旧唐书》在经济学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它的前身是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该出版社出版的《自由秩序原理》《产权、政府与信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乡土中国》《信息、信任与法律》在经济学论文中被引较多。

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西方世界的兴起》《经济学》《竞争战略》《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等在经济学领域有着较大的学术影响。

3.1.2 财经类出版社

入选百家出版社的财经类出版社有15家,虽然在各类别出版社中排位第四,但是其平均被引频次为3323.93次,排位第一,足见财经类出版社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学术影响。在入选的15家财经类出版社中,被引频次超过5000次的有4家,分别是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被引频次在1000-5000次的有4家,被引频次在500-1000次的有5家,被引频次500以下的有两家。以下对被引频次较多的出版社进行介绍。

经济科学出版社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创建于1983年,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类出版社之一,其被引频次12294次,是被引频次最多的财经类出版社,排在百家出版社第三位。该社出版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计量经济分析》《区域经济学》《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契约经济学》《公共财政纲论》《产业经济学与组织》《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发展的型式(1950-1970)》等图书争相被经济学领域的学者学习和借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被引9460次,在入选的15家财经类出版社中排位第二,该社以统计出版社的准确、翔实、全面、及时、权威而著名。经济学领域较多引用该社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多元统计分析》均为该社出版。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被引频次8511次,在财经类出版社排位第三,在百家出版社中排位第七。经济学学者较多引用该社出版的《世界发展报告》《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收入分配》《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中国: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理念转变、政策分析和相关安排》《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中国金融出版社是中国人民银行主办的中国唯一的金融专业出版社。该社出版的金融类图书在经济学领域被多次引用,尤其是《中国金融年鉴》和《美元本位下的汇率;东亚高储蓄两难》,两本图书引用频率较高,在经济学领域有着一定的学术影响。

3.1.3 高校类出版社

高校类有21家出版社入选对经济学最有学术影响的国内百家出版社,被引频次41419,平均被引频次1972.33次,分别排位第三和第四。从被引频次来看,超过5000次的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两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更是以11279次被引遥遥领先其他高校类出版社,而被引频次不到2000次的出版社15家,这说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高校类出版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学术地位,同时也反映出高校类出版社发展的不均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以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该社被引频次11279次,远远高于其他高校出版社,并是四家被引超过万次的出版社之一。该社出版了大量经济学著作,例如《货币金融学》《产业组织理论》《国际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以自由看待发展》《财政学》《计量经济学》。这些图书在经济学领域有着较高的学术影响,被引频次较多。

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京大学的雄厚资源,出版了许多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著作,其被引频次5918次,排在高校出版社第二位。该社出版的《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现代制度经济学》《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劳动价值学说新探》受到学界的较多引用。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被引频次3676次,排在高校出版社第三位。经济学论文较多引用该社出版的《会计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风险投资理论与实践》等图书。

清华大学出版社被引频次3669,排在高校出版社

第四位。《技术创新学》《高等计量经济学》《城市经济学》《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应用》被经济学论文引用较多,这些书均为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3.1.4 人民类出版社

入选的百家出版社中,人民类出版社共有18家,在出版社数量上排位第三,其总被引频次和平均被引频次在第四位和第三位,但是被引频次超过1000次的仅有4家: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浙江人民出版社,尤其是人民出版社,以被引频次18644次位列所有出版社第一,这充分说明人民出版社对经济学的重大学术影响,而其余14家出版社均在41名以后,这说明人民类出版社对经济学的总体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人民出版社始建于1921年9月1日,重建于1950年12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重要的党和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也是我国第一家著名的哲学科学社会综合性出版社,先后出版图书20000多种。人民出版社被引频次18644次,排在所有出版社第一位,该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资本论》《邓小平文选》《列宁全集》《文集》《文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剩余价值理论》《循环经济导论》《中国当代税收要论》《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中国的战略》等书,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被学者们广泛学习和引用。

上海人民出版社是一家出版各学科各专业的综合性图书出版机构,被引6703次,排在人民类出版社第二位。经济学论文较多引用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高等时间序列经济计量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等图书均为该社出版。

江苏人民出版社被引1133次,该社出版的图书中,被引频次较多的有《中国金融改革》《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该社得以入选百家出版社的主要原因是其被引用的图书种类较多,被引的绝对量较高。

浙江人民出版社被引频次1055次,该社出版的《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制度变迁与发展轨迹》《生态经济学》《中国发展前景》等图书被引用较多。

3.1.5 其他类出版社

在入选的国内百家出版社中,还有教育、法制、翻译、科技、古籍等类出版社,由于这些类别出版社数量较少,我们将这些出版社统一归入其他类出版社进行讨论。

有3家教育类出版社入选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百家国内出版社,其被引频次4109次,其中高等教育出版社被引频次最高,达到3343次,占该类出版社被引频次的81.36%。该社出版的《旅游经济学》《城市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区域分析与规划》被经济学论文引用较多,在高等经济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和旅游教育出版社的被引频次分别为410次和358次。

有3家法制类出版社入选对经济学最有学术影响的国内百家出版社,分别为法律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其中法律出版社被引频次最多,为2236次。该社出版的《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物权法研究》《世界贸易组织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法律文本》等书被经济学论文引用较多。中国物资出版社和中国法制出版社的被引频次分别为365次和364次。

科技类出版社一共有两家入选对经济学最有学术影响的国内百家出版社,其中科学出版社被引频次为5287次,经济学论文常可见对该社出版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壳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等图书的引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被引频次为447次。

上海译文出版社和中央编译出版社是入选百家国内出版社的两家翻译类出版社,被引频次分别为1209次和1007次。经济学论文较多引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国际一体化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比较现代化》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全球化与世界》《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纵论》等书被引用较多。

在入选对经济学最有学术影响的国内百家出版社中,有两家是古籍类出版社,分别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和江苏古籍出版社,该类出版社的总被引频次为1031次,这说明古籍类出版社的学术影响力较为有限。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续资治通鉴长编》《唐要会》等图书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江苏古籍出版社的《大生系统企业史》《苏州手工业史》《张謇全集》被引用较多。

除了上面所述的各类出版社外,还有气象类、农业类、旅游类、林业类、建筑类、化工类和百科全书类出版社,分别各有1家入选对经济学最有学术影响的百家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被引2377次,该社出版的《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科技投资经济》等书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被引较多。中国旅游出版社被引1477次,经济学论文较多引用该社出版的《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基础旅游学》《全球旅游新论》被引用较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被引976次,该社出版的《西部大开发》《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被引用和借鉴较多。中国林业出版社被引848次,经济学论文引用较多的《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面向21世纪的林业发展战略》《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均为该社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被引610次,该社被引图书主要集中在《法律的经济分析》和《法律、立法与自由》等。气象出版社和化学工业出版社的被引频次分别为439次和398次,分别排百家出版社的85位和90位。

3.2 地区分类

入选对经济学最有学术影响的国内百家出版社中,共涉及19个省市,其中北京共有59家出版社入选,被引频次达到165010次,占入选的百家出版社总被引频次的75.99%,这充分说明北京是我国当之无愧的政治经济中心,具有无可比拟的研究资源优势。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也有11家出版社入选对经济学最有学术影响的百家出版社,这说明经济发展建设对经济学研究有着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从而对经济学研究产生重大的学术影响。表4给出了入选3家及以上国内出版社的地区分布统计表。

4 我国港澳台地区出版社及国外出版社的学术影响

在2000-2007年经济学论文引用的图书中,部分

图书是由中国港澳台地区出版社和国外出版社出版,根据经济学最有学术影响的出版社分析基准数据显示,这些图书总共涉及177家港澳台地区出版社和2467家国外出版社。

4.1 中国港澳台地区出版社的学术影响

根据CSSCI(2000-2007年)的数据显示,有177家中国港澳台地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被经济学论文引用,在这些出版社中,被引超过50次的仅有两家,分别为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和台湾商务印书馆,超过20次的有6家,超过10次的有18家,如表6所示。

表5中18家出版社的被引总频次466次,占中国港澳台地区出版社总被引频次的49.26%,其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是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4.2 国外出版社的学术影响

在2000-2007年经济学论文引用的图书中,部分图书是由2467家国外出版社出版的,在这2467家出版社中,被引频次超过1000次的有5家,超过500次的有14家,超过200次的有31家,超过100次的有49家。

表6中列出了被引频次200次以上的31家国外出版社,被引频次共计21001次,占国外出版社被引总数的53.98%,其中排位前五的国外出版社中有4家是高校出版社,且均为世界知名大学的出版社,这充分说明国外知名大学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和学术著作对我国大陆地区的经济学研究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和指导作用。

5 结语

生活经济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模型;经济研究

一、计量经济学模型在中国经济研究中的应用背景和意义

二十多年来,计量经济学作为中国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得到了迅速的发

展。以数学化和定量化作为经济学迅速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数学模型的应用仅仅是一种工具,不能作为研究经济学理论的本质。但是正是这种工具,推动了经济理论的发展。现代经济学的任何理论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论证。要实现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科学化的这一目标必须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先进的研究分析方法。而计量经济学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正是一个具体体现。

二、国内计量经济学模型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笔者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归纳了计量经济学应用的20余年的发展。通过对《经济研究》近10年间刊载的计量经济学文章统计分析,目的在于对这期间计量经济学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过程有一个粗略的归纳,同时也能够初步探索中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转换与研究技术规范的转变。本文则通过计量经济学论文在《经济研究》刊文中的变动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学内在的技术规范的形成历程。

近些年我国主要经济学期刊发表的计量经济学文章主要以应用研究型文章仍然占主导地位,数量远远大于理论研究。但应用研究所采用的计量模型和方法却呈现出多样的趋势:例“经济转轨中的企业退出机制”采用了Cox比例死亡模型和条件概率方法[1];“职业经理人进入民营企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用到了二元选择的Logit模型[2];而就相同的问题也可采用回归模型和协整分析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已经用到了现代很多复杂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同时我们要注意到曾经的经典计量经济学方法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是研究一般问题的首选方法:如“城市化与商品流通的关系研究”[3]、“流动性与资产定价:基于我国股市换手率与预期收益的实证研究[4]”。无论采用随机抽样调查还是大样本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仍然是计量经济学研究应用最多和最主要的方法。

三、经济研究论文中计量经济学模型类型分析

在经济研究论文中计量经济学模型大致分为如下几类:经典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Panel Data模型、离散被解释变量模型、受限被解释变量模型、非参数模型、非线性模型和其它模型。对这些模型应用研究在清华大学霍玲对1984-2004年《经济研究》刊登的全部计量经济学论文模型的类型进行分类分析时得出以下结果[5]:经典单方程模型仍然是计量经济学论文最常用的模型方法,占总数的63.8%;其次依次是宏观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离散选择模型、宏观Panel Data模型和其它模型;最后还有一些新型的计量模型方法,例如微观Panel Data模型、经典联立方程模型、其它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简单非线性模型、复杂非线性模型和完全非参数模型等[5]。她认为之所以经典线性回归方程仍然在计量经济学论文中占主导地位,直观原因是这个方法比较容易直观使用,另一个原因是相当多的论文主要是因素分析对研究的变量产生显著影响程度,而这背后的经济理论是不清楚的,在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模型假定为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

四、计量经济学模型在中国经济研究中的应用启示和展望

1、在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中,以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和Panel Data模型为主

从以上综述中得知,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应用研究最为广泛的是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和Panel Data模型,这两类模型从需求性和实现的可能性两个方面解决我们面临的宏观与微观经济问题。需求性上来说,例如金融市场时间序列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与协调分析等,都是经济研究中的热点;从可能性的角度来说,一手数据的是否容易获取对研究的成败起决定作用。

2、更为广泛的经济社会领域将涉足计量经济学模型

我们已经了解到在西方,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例如: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就是将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应用到婚姻经济学、种族经济学等社会现象中;而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福格尔和诺斯更是在经济史研究中采用计量分析。由此可见,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注重物质生活的今天,更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尖锐,而这些问题与矛盾往往与经济分不开,就会吸引各个学者的注意力。而学者的研究探讨往往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

3、以传统模型为主,加强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研究与开发

计量经济学是应用性很强的经济研究方法,它所采用的经济数学模型是用来进行经济预测和政策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具有其他经济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正因为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我们要加强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研究与开发。如:我们采用非线性模型所作的预测和分析就比线性模型效果好;对于研究随机性、非结构性的所有问题,采用仿真(模拟)技术;用于研究人与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在利益方面冲突就采用对策论模型。由此可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们学者研究出不同的模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这是由于这些新型模型的不断涌现,对我们计量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完善作用。(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金全,张鹤.经济增长风险的冲击传导和经济周期波动的“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07,(10)

[2]刘莉亚,任若恩.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共生性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7,(10)

[3]张建琦,黄文锋.职业经理人进入民营企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7,(10)

[4]晏维龙等.城市化与商品流通的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2007,(11)

生活经济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关键词:LaTeX;经济学;排版;方法和技巧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7012202

1 LaTeX与传统Word的比较

Word作为大多数中国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的文本编辑软件,由于其强大的可视性和习惯性特点而被一直使用至大学、研究生甚至博士。在中国大多数高校中,仅有数学系或者少数理工系的学生会使用其它排版软件进行文本编辑。因而,笔者需要在此处申明LaTeX作为专业的排版软件,真正为多数人接受的理由。

从论文撰写角度而言,使用LaTeX 仅仅需要掌握基本的语句,套用相关出版社的论文格式模版,就可以免去文本格式调整的环节。再者,由于仅仅需要编辑文本内容,因而更有利于作者思路的进行。

从论文编辑美观度而言,Word的自动编号非常弱,只要中间添加一幅图,其图号均需人为进行全盘修正。而LaTex的图表自动编号非常规范且容易修改,只需要修改某个语句便可以一步到位。

从论文输出的角度而言,Word如果需要转换为另一种版式,需一项一项逐项修改,而且不同版本的Word打开格式显示都不一样,会少一些,或不能显示一些内容。LaTeX的格式语句与内容部分是相互分离的,因而仅需替换格式语句就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2 LaTeX基本概念

LaTeX作为一种格式化的排版系统,它是在Plain TeX的基础上,由美国计算机学家莱斯利·兰伯特开发的。该系统主要应用一些基本的编程语句,在编辑较为复杂的、包含有大量公式的论文等显示出了很强的优越性。从萨缪尔森开始,经济学与数学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数学观念例如拓扑学、流形等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愈加明显。在外国教科书网站的链接中,也会经常有用LaTeX编写的答案详解。因而,对于学经济大类的中国学生而言,认识和使用LaTeX编写论文理应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计算机技能。在学过基本VB语句的基础上,掌握LaTeX主要在于理解三个概念:命令、宏包以及环境。

2.1 命令

2.2 宏包

每个功能强大的命令或环境都是由多个LaTeX命令组合而成的,这种组合被称为宏或宏命令,存储这些宏命令的文件称为宏包。宏包的作用是扩展或新增某种排版功能。如果说LaTeX系统是一栋精致美观的住宅,那么各种宏包就是其中的家用电器,使用它们可以让家庭生活更为舒适和便捷。宏包也像家用电器那样,不断地推陈出新、更新换代。

经常使用的宏包有:amsmath 多种公式环境和数学命令;Ctex 中文字体;Fancyhdr 页脚页眉设置;Titletoc 目录格式设置等等。若想要运用宏包,则需在导言中调用宏包命令: \\usepackage{宏包名称}。分析的预处理包括:停用词、词缀修剪、N元词、词性标准、简化替换(如书替换为NOUN,照相机替换产品名)等,但这些有意“美化”的处理都会降低情感分析的准确率。

2.3 环境

环境是一个重要的LaTeX排版设计理念。简单地说,环境就是具有某一专项排版功能的软件模板,比如表格环境,只要按照规定的格式输入数据,系统就会自动完成表2的排版工作,如行列对齐、横竖格线和标题排序等。

3 基本步骤

由于LaTex是一种类似网页设计的脚本式语言,所以在空白部分我们除了要输入所需文字以外还应该输入部分的格式语句。其中article指的是一般论文格式,book指书本格式等等。在\\documentclass{article} “\\begin{document}”之前是导语,一般用于设置文章格式,引用相关的宏包。之后title语句括号部分中显示出来的是所写的文章标题;author中显示作者;date为系统日期,是软件已经设置好的格式,这点与word不一样,不需要编者排版,环境自动居中。

如果觉得之前的设置过于简单,那么可以一点点向上面最简单的模式中添加点东西,让它扩充开来。在\\end{document}之前,可以选择性地输入如下语句,其中大括号中的内容是文章内容,不是格式内容。除了打出这些语句以外,也可以单独写出文章内容,利用工具栏中的“inset”——“structure”来达到目的,其中还包括Appendix(目录)等语句套用。编译、查看后,可以发现编号、格式、加粗都是按照规定作出的,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格式问题而被退稿。当然,其中括号部分是可以修改的。

如果是一个经济大类的学生或者研究人员,那么用word最不方便的地方莫过于它的内置函数远远不够人们所需要利用的,而一篇文章中或多或少都会用到函数、分段函数、矩阵、求和等。有些人会想起mathematica软件,但是如果插到word上面时仍然会不方便以及不美观。此时,只要利用工具栏中的求和按键即可以出现两长串的符号。选取相应需要的符号就可以输出美观的公式。在现代的一些高水准的文章中可能会用到更为罕见的字符,则引用相应的宏包就可以排版出所需要的公式。

4 LaTex在经济学中的特殊应用

不同于传统理工科类文章,经济学作为文理科性质专业带有其编写的特殊性。例如,计算机类或理工科论文中习惯于将编码写为阿拉伯数字,而中国的经济学论文中一般为简化汉字,并且是带有特殊字号的汉字。想要真正能够用LaTeX编写经济学论文需要做进一步说明。

其次,对于初学初用LaTex撰写经济类论文而言,学会合理利用verbatim命令将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技巧。该命令可以将文字按照输入的格式排版,而不同于一般的文字只能利用其他命令来进行换行、换段等。因而,对于大多类经济类文章重复出现的数字证明与文字解释相交叠的现象,初学者不至于出现太多的困扰。

再者,往往在Word 中编排会出现半角符或全角符号的问题。这种问题,一般编写人员是不会轻易注意到,只有审查人员会注意这个小而致命的问题。但是在LaTeX中完全可以避免这类问题,因为它会根据所规定的语言宏包,将不同文化背景的字符标识为不同颜色的符号,可以让书写者轻易辨别。

LaTeX的应用:在编排文章时,还会有许多小而实用的技巧。例如在文章中插入表格,一般经济类文章会要求不允许将表格穿插两页,因而在Word编排中往往需要一直地修改内部数字的格式,以能够排下。但是,在LaTeX中一个简单的 \\nopagebreak命令即可以保证图片或表格在一页中实现。或者,在编排格式时需要改动某些地方,在LaTeX中仅仅需要在该语句前加一个“%”的标志,系统即默认为该语句是不识别的,而且这个过程是可逆的,这样就避免了在Word中修改后回不到初始状态的尴尬。

参考文献:

[1] DONAHE.Knuth the TEX book[M].Massachusetts AddisionWesley,1986.

[2] ABIZHANS PAULW,BENY,KARL AND HARGANGREAVES,KATHRYN A.TEX for the patient[M].Massachusetts AddisionWesley,1990.

[3] 王少林.LaTex在科技期刊排版中的应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2).

[4] 陈德伟.用LaTeX撰写学位论文[J].软件导刊,2009(11).

[5] 王春燕.应用LaTeX系统排版自然科学类期刊的优势分析[J].出版科学,2007(3).

[6] 段麦英.英文科技论文的LaTeX排版[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3(2) .

生活经济学论文范文第4篇

由于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检验学生数年学习中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平的一份综合性答卷,所以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毕业论文撰写的基础。选好了毕业论文的题目,必须进行理论准备,否则积累资料、形成论点和论据都会迷失方向。以《对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有关问题思考》一文为例,论题一旦确定,必须接着实施理论准备,对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建筑市场?建筑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条件和基础是什么?等等,必须先进行理论回答,然后再按照理论思路去搜集资料,再形成论点和论据。有人以为这种做法违背了“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的惯例,其实,学生所选的一般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已有相当程度感性接触的领域的论题,从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要一步,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调查研究、搜集资料阶段来验证这种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

其次,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积累资料的向导。毕业论文的撰写应积累什么资料?这是极大多数没有毕业论文撰写经验的学生所碰到的最大难题。有许多学生在那里盲目地搜集资料,但一旦到想使用资料时才发现已有的资料没有什么用,赶快再去搜集要用的资料,时间却已不允许,问题就出在没有理性认识的资料搜集只是一种盲目的搜集。比如,有一命题为《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由于作者对劳动者素质的认识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结果作者只搜集了人们接触最多,最易关注的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资料,而没有搜集深层次的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资料,导致了搜集过程中的片面性。

最后,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形成论点和论据的必要条件。确定论题只是确立了中心论点,还必须提出相应的从属论点,使中心论点得以展开,为此,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乃至自然科学的知识,否则只能把文章写成就事论事式的工作报告,比如毕业论文《“城市更新”与园林绿化关系的几个问题》一文的作者,由于没有从理论上剖析两者关系,没有深刻认识到两者关系实质上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如何协调,如何使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结果虽拥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只限于一般的泛泛之谈,成为如何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的报告书,层次太低。

二、毕业论文撰写前理论准备的范围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掌握较为广博的理论知识,只有知识面广、功底深厚,才能在论文撰写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显示出很大的能动性。如果知识面窄、底于很薄,在论文撰写中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写出来的论文要么空空洞洞,要么处处出错、闹出笑话。所以,在毕业论文撰写前必须进行理论准备,以积累知识。那么,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理论知识呢?

以经济学论文来讲,首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59页)它指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是所有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在当前尤其显得重要的是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时代的新的发展,是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因此,撰写各种经济学毕业论文,都必须首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作指导,它是撰写经济学毕业论文时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1 2 3

其次,还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财政学、外贸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学,等等。这些学科所研究的规律性问题比政治经济学具体得多,不仅涉及生产关系改善、调整、改革,而且涉及生产力的合理配置;不仅研究经济规律,而且研究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可应用的特征。因此,它对于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比如撰写《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就必须掌握人口经济学知识,任何一本人口经济学教程都没有例外地指明了劳动者的素质实际上说的就是人本身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其中主要的根本的素质就是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不少教材还提出了对这三方面素质测定的一些数量指标,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理性知识,就不至于闹出前面所讲的笑话,从中可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

再次,还要掌握研究经济现象必须具备的方法论知识,这主要是指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等有关数量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任何经济现象都表现为质和量的统一。因此,对经济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就不能只停留在质的分析上,还必须进行量的分析,否则,研究只能停留在粗浅的阶段。毕业论文撰写中的一个通病就是满篇理论,而不进行实证分析,如果有也多是一些观点加例子。在不具备充足的条件下,例证分析是没有说眼力的,因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同样的事例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而一些现代数量分析方法却可以避免发生类似错误。所以,不少人认为撰写经济学论文而不掌握数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此外,还要掌握一些与经济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当今时代是各学科知识大融通的时代,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已难以攻克社会经济难题,只有运用多学科的综合力量,才能完成这一任务。比如,研究经济问题除了要有较为扎实的经济基础理论外,还须拥有一般的自然科学知识,特别要了解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运用。此外,生产关系的变革还要受到多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毕业论文的作者还应掌握政治、历史等其他社会科学知识。

三、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的基本方法

为了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要注意下列各点:

首先,与论题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要做到读懂读通。毕业论文作者要选定与论题密切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加以反复阅读,边读边想,直到读懂、想通与论题有关的理论问题,切忌一知半解或片面的理解。为了加深理解,最好的办法是做读书笔记,把与论题有关的理论要点、警句摘录下来,有了体会还可写读书心得,如果是自己的书或报刊、杂志则可以作眉批,或把疑点、难点作出标记注在上面,以备日后进一步研究。

其次,要科学地掌握理论,必须善于联系。一是联系理论所形成的客观条件,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确切地理解这一理论的内容。比如,要撰写《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就必须把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联系起来考虑,掌握了市场形成的一般前提条件,自然而然也就引申出建筑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其一,体制条件;第二,相关市场条件3其三,行业用工特殊性条件。二是联系与其相关的理论,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这一理论的实质。仍以上文为例,要揭示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不仅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应掌握与此相关的理论,譬如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的产生总是它事物作用的结果,从这一原理我们认识到,建筑劳动力市场之所以能在当代中国应运而生,也存在着孕育它产生的必然的前提条件,这推动着我们去探究促使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他事物”。

(1)(2)(3)

最后,必须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撰写毕业论文必须有理论的指导,但是,理论并不能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因此,阅读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决不能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其中的某些结论,而要创造牲地思考,努力从前人的知识中寻求某些启发,用以指导自己探索当前面临的问题。对于前人提出的结论中那些已经不适合现实情况部分,要敢于提出疑问,敢于提出新的看法,这并不像有人所认为的是“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刻苦钻研和思考问题,把所学到的前人论述一一用实践去检验它,把它一分为二,孰是孰非,把正确的错误的区分开来,分别排队研究,就自然会产生自己的见解,对前人的观点作出补充、发挥、纠正、批驳,就自然会形成自己的新观点,产生自己的毕业论文。历史学家张荫麟还在上清华中学时,就去大学旁听梁启超讲课,听后有不同意见,写了一篇反驳文章,文章质量很高,在杂志上刊登后,编辑以为是教授写的,将稿费寄到清华教授宿舍。梁启超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便精心培养他,结果,张荫肠二十几岁就成为一位历史学教授。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能做到的,我们二十几岁的大学生,三四十岁的成人高校学生通过努力,为什么就做不到呢?更何况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前人提出的理论中那些没有涉及的问题必然会越来越多,我们要勇于思索,勇于开拓新的领域。

生活经济学论文范文第5篇

由于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检验学生数年学习中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平的一份综合性答卷,所以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毕业论文撰写的基础。选好了毕业论文的题目,必须进行理论准备,否则积累资料、形成论点和论据都会迷失方向。以《对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有关问题思考》一文为例,论题一旦确定,必须接着实施理论准备,对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建筑市场?建筑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条件和基础是什么?等等,必须先进行理论回答,然后再按照理论思路去搜集资料,再形成论点和论据。有人以为这种做法违背了“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的惯例,其实,学生所选的一般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已有相当程度感性接触的领域的论题,从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要一步,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调查研究、搜集资料阶段来验证这种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

其次,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积累资料的向导。毕业论文的撰写应积累什么资料?这是极大多数没有毕业论文撰写经验的学生所碰到的最大难题。有许多学生在那里盲目地搜集资料,但一旦到想使用资料时才发现已有的资料没有什么用,赶快再去搜集要用的资料,时间却已不允许,问题就出在没有理性认识的资料搜集只是一种盲目的搜集。比如,有一命题为《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由于作者对劳动者素质的认识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结果作者只搜集了人们接触最多,最易关注的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资料,而没有搜集深层次的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资料,导致了搜集过程中的片面性。

最后,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形成论点和论据的必要条件。确定论题只是确立了中心论点,还必须提出相应的从属论点,使中心论点得以展开,为此,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乃至自然科学的知识,否则只能把文章写成就事论事式的工作报告,比如毕业论文《“城市更新”与园林绿化关系的几个问题》一文的作者,由于没有从理论上剖析两者关系,没有深刻认识到两者关系实质上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如何协调,如何使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结果虽拥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只限于一般的泛泛之谈,成为如何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的报告书,层次太低。

二、毕业论文撰写前理论准备的范围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掌握较为广博的理论知识,只有知识面广、功底深厚,才能在论文撰写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显示出很大的能动性。如果知识面窄、底于很薄,在论文撰写中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写出来的论文要么空空洞洞,要么处处出错、闹出笑话。所以,在毕业论文撰写前必须进行理论准备,以积累知识。那么,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理论知识呢?

以经济学论文来讲,首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59页)它指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是所有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在当前尤其显得重要的是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时代的新的发展,是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因此,撰写各种经济学毕业论文,都必须首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作指导,它是撰写经济学毕业论文时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其次,还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财政学、外贸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学,等等。这些学科所研究的规律性问题比政治经济学具体得多,不仅涉及生产关系改善、调整、改革,而且涉及生产力的合理配置;不仅研究经济规律,而且研究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可应用的特征。因此,它对于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比如撰写《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就必须掌握人口经济学知识,任何一本人口经济学教程都没有例外地指明了劳动者的素质实际上说的就是人本身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其中主要的根本的素质就是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不少教材还提出了对这三方面素质测定的一些数量指标,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理性知识,就不至于闹出前面所讲的笑话,从中可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

再次,还要掌握研究经济现象必须具备的方法论知识,这主要是指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等有关数量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任何经济现象都表现为质和量的统一。因此,对经济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就不能只停留在质的分析上,还必须进行量的分析,否则,研究只能停留在粗浅的阶段。毕业论文撰写中的一个通病就是满篇理论,而不进行实证分析,如果有也多是一些观点加例子。在不具备充足的条件下,例证分析是没有说眼力的,因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同样的事例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而一些现代数量分析方法却可以避免发生类似错误。所以,不少人认为撰写经济学论文而不掌握数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此外,还要掌握一些与经济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当今时代是各学科知识大融通的时代,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已难以攻克社会经济难题,只有运用多学科的综合力量,才能完成这一任务。比如,研究经济问题除了要有较为扎实的经济基础理论外,还须拥有一般的自然科学知识,特别要了解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运用。此外,生产关系的变革还要受到多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毕业论文的作者还应掌握政治、历史等其他社会科学知识。

三、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的基本方法

为了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要注意下列各点:

首先,与论题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要做到读懂读通。毕业论文作者要选定与论题密切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加以反复阅读,边读边想,直到读懂、想通与论题有关的理论问题,切忌一知半解或片面的理解。为了加深理解,最好的办法是做读书笔记,把与论题有关的理论要点、警句摘录下来,有了体会还可写读书心得,如果是自己的书或报刊、杂志则可以作眉批,或把疑点、难点作出标记注在上面,以备日后进一步研究。版权所有

其次,要科学地掌握理论,必须善于联系。一是联系理论所形成的客观条件,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确切地理解这一理论的内容。比如,要撰写《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就必须把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联系起来考虑,掌握了市场形成的一般前提条件,自然而然也就引申出建筑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其一,体制条件;第二,相关市场条件3其三,行业用工特殊性条件。二是联系与其相关的理论,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这一理论的实质。仍以上文为例,要揭示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不仅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应掌握与此相关的理论,譬如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的产生总是它事物作用的结果,从这一原理我们认识到,建筑劳动力市场之所以能在当代中国应运而生,也存在着孕育它产生的必然的前提条件,这推动着我们去探究促使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他事物”。

生活经济学论文范文第6篇

卢现祥,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高等教育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等。

二、研究方向及主要贡献

一是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研究。主要出版了《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初版,2003年修订本)、《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初版,2010年第二版)及《新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2012年第二版)。这三本书都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进行了探讨,各有特色和侧重点。专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研究西方新制度经济的专著,多次重印,在经济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11年4月29日北京世纪读秀技术有限公司的“被引次数最多的图书”显示,1996年出版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被引1251次,在经济学类排在较前面。CSSCI评析卢现祥教授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在“五年内在经济学领域被引100次以上的著作”中排名第9,五年内被引246次。在我国2000—2004年经济学论文引用最多的前96种图书中,卢现祥教授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排在第19位。

二是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释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注重中国现实问题的剖析,关注国计民生。近年来以寻找一个好制度为主线,以现实问题为题材,先后在《光明日报》、《经济参考报》、《广州日报》、《长江日报》等发表了近百篇理论随笔,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并于2010年出版了《寻找一种好制度——卢现祥制度分析随笔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这本随笔集出版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搜狐读书、凤凰网读书、当当网读书、中国文化传媒网等多家网站转载或连载。

三是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并探讨一些转型中的中国现实问题。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观察中国经济社会问题,这也是作为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吸引人的地方所在。经过筛选和修改,汇集成了这本《寻找一种好制度——卢现祥制度分析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这次选择了36篇论文,分为三大部分,即制度理论、市场经济、国家理论与中国模式及中国经济问题。此前还出版了《寻租经济学导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和《有利于穷人的制度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三、主要成就及获奖情况

卢现祥教授先后在《经济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改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杂志和报刊上发表了与制度经济学有关的文章80多篇,用制度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并引起了较大反响,其中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1997—1998年卢现祥教授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该课题率先在国内对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9年又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我国扶贫资金运作的效率与漏损问题研究》。2007年主持并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有利于穷人增长(PPG)的制度安排与公共政策研究》,其阶段性成果发表后引起了较大反响。2010年又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工具研究》。卢现祥教授还主持了多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

生活经济学论文范文第7篇

我开始认识胡老师是在1978年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一次讨论会上。这次会议是讨论时任该所所长许涤新同志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词典》“外国经济思想史”部分词条的初稿。会议由张培刚教授主持。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胡老师在会上发言最多,几乎讨论每一个条目,他都能提出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关于斯拉法的一条,更是如数家珍似的娓娓道来。我顿生敬慕之情,总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向胡老师学习。随后,我因积极参加学会和其他学术活动,便能经常得到胡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使我终生难忘。

几十年来,每当我在学术上,以致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有什么为难之处,首先想到的就是求教、求助于胡老师,也包括胡师母。他们也总是热情地、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关心和帮助。例如,尽管胡老师工作十分繁忙,但我每次请他为我的书作序时都从不推辞,总是满腔热情地从百忙中挤出时间来写作,还总是提前交稿,使我十分感动。我在参加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的有关学术活动和工作中更是得到胡老师的积极支持、关心和帮助,使自己更有效地扩展了学术视野,提高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胡老师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可谓学贯中西,睿智超人。仅改革开放以后他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含与其他人合作的)就有20余本,论文100余篇,而且屡获重奖或好评,影响十分深远。

早在1980年,胡老师就出版了《米尔顿·弗里德曼和他的货币主义》一书,在国内首次全面、系统地评价了弗里德曼货币学说,开创了国内马克思主义者“一分为二”地评价西方一个经济学派理论的先河,特别是对青年学者系统了解货币主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启蒙作用;接着1982年编著出版的《现代资产阶级通货膨胀理论批判》一书,亦受到学界热烈赞扬。《金融研究》杂志刊文指出:该书“系统而通俗地介绍了乞止20世纪70年代末,资产阶级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关于通货膨胀问题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同时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对他们逐一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1982年,胡老师与厉以宁教授合著的《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一书,是国内首次全面论述、深刻分析、正确评价当代西方经济学各个主要学派学说的巨著。《世界经济》杂志刊文高度评价说:“这是一本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的学术论著”;作者“对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流派,以及货币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制度主义、瑞典学派、熊彼特理论体系和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等,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评述,涉及各派的学说渊源、重要代表人物、理论特征和分析方法以及它们的主要理论”。因此,该书不仅在当时成为国内同类著作少有的畅销书,而且影响极为深远,成为后来国内学者研究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的重要论著和编写教材的最早范本。该书在1987年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1988年,胡老师出版了《西方经济理论和经济计量学评论》一书。这是他多年潜心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创新成果,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一部著作,主要包括了对斯拉法的商品生产和价格决定理论与西方经济计量学的评述等,凸显了胡老师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勇于进取、敢登理论前沿、不断开拓经济学学术研究新领域的创新精神。1953-1960年他在北大主讲“统计学原理”和“经济统计”两门课程,他结合教学写出一系列经济计量学方面有创新见解的论文。进入60年代后,他便从研究统计学扩展到西方经济学更广阔的领域,首先是对刚问世的斯拉法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

1960年,英国剑桥大学出版了斯拉法的《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在西方被誉为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不仅解决了李嘉图“不变价值尺度”的难题,而且对马克思的价值——价格理论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胡老师及时注意到这本书的出版及其影响,从1962年起就进行认真研究,并写出了4篇共约9万字的长篇论文,对其理论体系、方法和实质作出系统的深入分析和批判,在指出它最迷惑人的“还原理论”是所谓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时说:“‘还原方程’并非斯拉法的‘发明创造’。实质上,他是用数学符号复制麦克库洛赫的庸俗价值理论。”他认为,斯拉法与麦克库洛赫的区别只在于手法不同,后者是把用以支配劳动的可变资本由远期顺推到近期,按复利法计算出使用的资本总量,并把这个总量视为劳动的实现;前者则相反,把用以支配劳动的资本由近期推到远期,同样按复利方法计算出它的价值总和。

但二人的致命缺点都是否认马克思的关于价值乃是唯一由活劳动所创造的基本观点,因而不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而是庸俗价值论。

1989年,胡老师与罗志如、范家骧、厉以宁教授共同编著的《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上、下册)是又一部质量很高、影响很大的著作。据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编辑出版的《经济文献信息》报导评价说:“该书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其他主要流派之全面和系统,评价之中肯与深切,是近年来同类著作中少见的,它几乎囊括了西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读完这本书,不但可以从整体上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体系,而且可以完整地把握某一理论的渊源及其现状。这是作者们多年来潜心研究、精心剪裁和巧妙设计的结果,也是该书的独到之处”。因此,该书被评为“北京大学第三届科学研究成果奖”的荣誉奖;并获得1991年“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0年,胡老师与刘诗白、魏埙、宋承先教授共同主编出版的《评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研究》一书,主要是由胡老师于8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专为研究生班开设主讲“评当代西方学者对《资本论》的研究”专题课程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12章中有6章都由胡老师执笔撰稿。深刻反映了胡老师对《资本论》的深刻理解、坚定信仰和对西方学者相关观点的熟悉了解。该书是“六五”计划期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之一,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1990年度著作奖”。评委会认为,“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评介当代西方学者对《资本论》研究的专著,是一本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作品。……该书有力地回答了资产阶级学者的挑战,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资本论》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本专著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评介当代西方经济学,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998年,胡老师主编出版的《西方经济学的演变及其影响》一书,是“七五”期间全国重点科研项目之一。它创造性地提出了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有“六次革命”的新论点,勾画出西方经济学400多年来演变的基本过程;随后又着重分析了从边际革命,特别是凯恩斯革命以来的西方经济学各家各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及其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影响。该书的出版对国内学者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西方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过程、原因和实质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2003年获得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改革开放以后,胡老师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仅已精选汇集成册,公开出版的就有《胡代光选集》(1996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200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和《西方经济理论和经济计量学评论》(前已述及。1988年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三大卷,成为我国经济学界蔚为壮观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译著和工具书方面,胡老师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从1978年开始直到1997年,由他主要负责编选、组织、翻译出版的《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商务印书馆出版),共有17辑,并且为其中绝大多数亲笔撰写了每辑的“出版说明”,对国外一些有影响的经济学论文和人物进行了简要的评论。这套《论文选》得到学术界广泛的好评,并实际成为国内学者研究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和大量引文的重要来源,影响十分广泛而深远。1996年,由胡老师主译的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4版中文译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及1999年由胡老师作序的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6版中文译本(华夏出版社出版),都成为国内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参考书籍。在工具书方面,他和高鸿业教授先后于1996、2000年共同主编(笔者任副主编)出版了《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和《西方经济学大辞典》,为国内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条件,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好评。

胡老师的一生,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做出了众所公认的杰出贡献,而且作为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始终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从1960年开始,他出任北大经济系副主任、主任,1985年北大经济学院成立又任第一任院长,同时兼任烟台大学经济系首任主任等,都尽心尽责一步不落地出色完成了教育领导职责;对学生既热情关怀,又严格要求,诲人不倦,因而得到广大师生的尊敬和赞誉。他从1953年进入北大算起,在近60年的教学生涯中,辛勤培养了四五千名经济学科本科毕业生、指导硕士生70余名,博士生21名,此外,还在西南财经大学负责培养了博士生14名,不愧是桃李满天下的一代宗师。因此,在2010年北京大学诞生110周年之际,胡老师获得北大教师最高荣誉奖——蔡元培奖(获此奖的仅10人),被誉为“北大名师”。

胡老师一生的重要贡献绝不仅限于一两个高校之内。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于1979年9月11日宣告成立,他从成立之日起,就先后担任总干事、副会长、会长、名誉会长的重任,长期为研究会无私地辛勤操劳,并力求充分发扬老会长陈岱孙教授所倡导的“弘扬马列,锐意进取,借鉴西学,体察国情”的精神,和研究会一贯遵循的“尊老扶幼、团结奋斗、共同进步”的优良传统。研究会之所以有今天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与他往日长期的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此外,他还曾担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数量经济学会顾问、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和外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胡老师还曾担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和第六、七、八届民革中央常委,积极为国家、社会出谋划策。

尤其令人敬佩的是,胡老师不仅为人谦逊、诚挚、乐于助人,而且矢志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具有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怀和刻苦勤奋的敬业精神。直至卧床不起之日,他都不停地博览书报、指导博士、笔耕不止;同时时刻关心国际局势、祖国前途和学术思想前沿。他曾坦露心扉:“我常想,既为共产党员,那就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定要实践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誓言”(胡代光著《九十春秋的回忆》。我真切地感到,他的誓言已句句兑现,他的一生,堪称是奋斗的一生,学界的丰碑,后辈的楷模。胡老师虽已和我们永别了,他的贡献和风范将永世长存!

在此停笔之时,不妨将胡老师自己的格言谨录于后,以示后人:

生活经济学论文范文第8篇

0引言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的各个领域。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建立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能够使用软件估计模型参数,并能够对估计结果进行检验,且正确解释模型的经济意义。在本科阶段参数估计的方法为普通最小二乘法,为了使得其估计参数有良好的统计性质,需要使计量经济学模型满足经典假设。在对参数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和统计检验之外,需要考察模型是否满足经典假设及不满足经典假设的修正方法。授课内容主要围绕参数估计与检验展开,教师需要深入浅出的讲解普通最小二乘法的经典假设,经典假设是理解课程后续内容的基础。我国《高等教育法》指明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且市场更需要应用型、创新型的高层次经济学人才,由此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改革已迫在眉睫。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经济类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时的知识构建及授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改方案。

1计量经济学教改的探索

经济类教师和学生已普遍认识到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但是该课程涉及到经济理论、统计学、数学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讲授难度较大。很多学者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角度,对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李子奈指出目前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上没有体现出经济学科特点,应将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定、数据的分析作为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1]。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被许多学者认识到。李芝倩提出计量经济学在教学中应以应用为导向,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2]。张长青认识到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等问题,忽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建议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案例库,使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合理衔接[3]。也有学者比较研究国内外计量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如谭砚文等,比较了中美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发现美国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衔接紧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我国计量经济学教学体系、教学理念、课程设置都明显落后[4]。

2课程的衔接问题

2.1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问题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之后开设,一般设置在大三第一学期。大多数高校没有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设不同层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由于我国经济类专业同时向文科和理科招生,学生数理基础差异较大,不适合按照统一的教学目标来授课。国外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不同层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不同基础及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有关课程。例如,麻省理工分别开设初级计量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非线性计量分析、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等近10门课,构成了不同层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体系[2]。而国内大多数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课时安排较少,不能很好体现计量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含上机实验课在内计量经济学仅有48课时左右,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讲解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时间序列模型、面板数据模型、二元选择离散模型没有时间讲授。学生在工作或论文写作中,若需要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后续学习。计量经济学软件为学生理解计量经济学方法提供了一个视窗,是计量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桥梁。教师在上机实验授课环节讲授软件的使用,可使学生认识到繁琐的计算过程可由计算机来完成,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而大多数高校上机实验教学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仅有4至10课时。计量经济学软件多为国外开发,学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实践环节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2.2数学基础课程衔接问题现代经济学已经从思辨哲学转向数理实证,经济理论均要经过严格的数理逻辑证明及经验检验,经济学研究中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已经超过物理等自然学科。我国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课程仅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三门,其教学授课难度较低。且这些课程由理学院数学专业教师讲授,他们对经济学了解较少,不知道经济学中会用到哪些知识,授课内容与经济学专业需要脱节,学生在这些课程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计量经济学建模中涉及到微分方程、动态最优方法、拓扑学、实变函数等知识,在高等数学中均没有讲授;多元回归分析中需要对矩阵求偏微,需要学生有空间思维能力,而这些知识在线性代数教学中却没有涉及;统计量的构建及统计性质的证明的相关基础知识,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往往是一笔带过,并没有作为重点讲授。没有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支撑,经济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普遍注重数理模型的推导、统计量的构建及统计性质的证明等基本原理的讲授,学生在经济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等课程中若存在知识缺陷,均会影响到该课程的学习。由于大多数经济类学生数理基础较弱,不能很好地理解枯燥抽象的证明及公式的推导,课堂往往成为教师的独角戏。

2.3经济学专业课程衔接问题许多高校课程设置上,缺少与计量经济学有效衔接的其他经济类课程,不利于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及创新人才的培养。西方国家经济学专业一般在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前,讲授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在学习了初级微、宏观经济学及数学基础课程后,再学习中级微、宏观经济学,使得学生能从数学逻辑上理解经济学,为经济学模型的理解及计量经济学建模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在本科阶段仅讲授初级水平的经济学,没有中级经济学的学习,学生很难理解经济学模型,计量经济学建模的授课环节会遇到较大困难。大部分高校缺少计量经济学后续课程的教学,只有少数高校增设了金融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计量经济学方法讲座等后续课程。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学习了建模、估计参数、检验的一般方法,可以应用到经济学各分支内,如结合各分支开设后续课程,会加强对这门工具课的理解。

3计量经济学教材建设的问题

教材是教师课堂授课和学生课下复习的依据,教材的选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授课内容及授课效果。计量经济学的建模基于经济思想及理论,对于计量经济学模型过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体会经济学理论在计量经济学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案例分析教学是培养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计量经济学教材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寻找紧密联系实际的丰富案例。案例应尽可能选取国内外实证研究的热点经济问题,尽可能体现经济分析、经济模型的建立、软件的使用、回归结果的分析整个过程。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并没有体现对学生建模思想的培养[5],没有使学生深切体会到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流行的国内教材侧重计量经济学理论的数学推导,虽然也有部分案例,但案例均为宏观经济案例且普遍忽视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模过程的说明。由于文化差异,中国学生很难接受国外的案例,使用国外经典教材效果有限。例如,A.H.施图德蒙德著的《应用计量经济学》被视为美国“近30年来最具重要性的新版教材之一”,该教材结合美国大学生的生活选取了丰富的案例,而中国学生并不能理解其案例中所讨论的变量间的关系。#p#分页标题#e#

4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方案建议

4.1设置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文科、理科类别的学生。根据经济类各专业不同的文理招生类别,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文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思想创新,能够应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即可;教学目标应注重经济理论,培养学生依据经济理论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文科生对经济学理论掌握程度要远远好于数学和数理统计,授课中应淡化数理推导,强调计量经济学软件的应用。注重培养文科生的思想创新,引导学生发现经济问题,试图用经济理论进行解释,并能够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其进行经验检验。理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理论创新,注重计量经济学理论的讲授,引导学生创新计量经济学理论。理科生数理基础较好,应扎实基础、提高其培养层次,计量经济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应用,要提高到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推导及证明层面上。

4.2配套改革课程体系计量经济学良好的教学效应需要配套改革经济学类的基础课程。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促使经济学各门课程有效衔接,学生的理论抽象和实证分析能力会得以提高。增设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数学建模等先修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理解经济学模型,提高学生建立经济学模型的能力。根据经济学专业的需要,调整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课程的授课内容。例如,高等数学课程中强调泰勒级数展开式等相关内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强调统计量构建及其性质、假设检验等内容;线性代数课程中加入矩阵的求导、矩阵的期望值、随机变量方差-协方差矩阵等相关内容。适时开设金融计量学、时间序列分析、中级计量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等后续课程。

4.3注重案例教学,从模仿到创新案例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选择或编著案例丰富、注重分析建模思想的教材授课。例如,研究家庭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家庭消费支出的因素。学生根据经济理论,可能提出价格和收入是影响家庭支出的两大因素,价格和收入增加会导致家庭消费支出增加,他们是正相关关系。在因变量和自变量确定后,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不同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待估参数的经济意义不同。如果直接以家庭消费支出为因变量,价格和家庭收入为自变量,那么待估参数分别表示价格对支出的边际影响、家庭的收入边际支出;如果选择双对数模型,待估参数分别表示价格支出弹性、家庭收入支出弹性。之后就要搜集数据,可以组织学生抽样调查也可以寻找相关数据,使用软件估计参数。参数估计出来要检验其经济意义、判断其统计性质、检验是否违背高斯假设,若违背高斯假设再用修正后的方法估计参数。通过案例教学巩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在实际工作或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精选经济学各专业方向的计量经济学案例丰富课堂内容,结合案例让学生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建模过程及软件的使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具体的经济问题,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经验检验经济学相关理论。

4.4结合生产实习,培养实践能力生产实习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最好时机。企业要预测销售量,证券部门要分析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政府部门要分析政策对经济的宏观影响等等,都要应用到计量经济学。在学习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后,组织学生到不同部门实习,让学生体会到计量经济学不仅是枯燥的理论,确实可以解决现实中各种问题。学生可以在实习中观察经济现象,发现经济问题,根据自己掌握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利用实习部门提供的数据,使用计量经济学软件估计模型参数,并做相关预测,为实习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另外,通过生产实习,不仅会提高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后续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也会大幅提升。

4.5改革对课程的考核模式,激发学生创新大多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考核由实验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6]。实验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案例和数据,模拟建模撰写实验报告;考试一般为闭卷考试,考核内容多为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这种传统考核模式下,学生可能疲于应付考试,并没有真正去分析经济问题,缺少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激励,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建议改革考核模式,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或兴趣爱好选择经济学问题,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撰写经济学论文。根据学生经济学论文的完成情况,评定学生计量经济学成绩。学生通过撰写经济学论文,有助于提高其创新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7]。

5结束语

生活经济学论文范文第9篇

这笔财政烂摊子让当时法国的摄政王奥尔良公爵愁容不展,他曾经采用削减金币里黄金含量的方法,大量铸造劣质金币,试图解决王室的财政问题。可是公众不是傻瓜,一眼看穿了公爵的拙劣的骗术,结果他发行的金币还不如铜板值钱。

赌王不,改玩经济学了

就在公爵焦头烂额之际,他在赌桌上结识了一个苏格兰赌徒,此人除了赌术精湛外,还大谈治国的经济手段,听上去颇有水平。死马当活马医吧,公爵决定用此人担当法国的财政部长。这个口若悬河的赌徒就是约翰·劳。

约翰·劳出生于英国爱丁堡的一个银行家家庭,家境不错,耳濡目染让约翰·劳很早就对经济有了很深的造诣。可惜作为富二代,他沾染上了的恶习。由于算路精准,约翰·劳在上顺风顺水,然而久赌必输的魔咒他也不能幸免,在输掉了大笔的钱后,他跑到伦敦碰运气,却因为争风吃醋又犯下命案,不得已逃回苏格兰老家避难。

此时的约翰·劳终于浪子回头了,根据自己在赌桌和生活中的经验,他竟然写出了一篇著名的经济学论文《论货币和贸易——兼向国家供应货币的建议》。这篇论文的主要观点是,政府应该设立拥有货币发行权的银行(国有银行),提供足够的货币来保障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当经济萧条的时候,增加货币供应量并不会抬高物价,反而会增加财富产出。

约翰·劳跑到地方政府那里,兜售自己的经济理论,但碰了一鼻子灰。怀才不遇的约翰·劳又去了当时的自由贸易之都——荷兰,在那里从事法国和荷兰之间的金融投机,于是对法国经济有了直观的感受,这也是他能忽悠奥尔良公爵的原因。

谈笑间,稳定法国经济

总之,一代赌王约翰·劳摇身一变,要拯救法国岌岌可危的财政了。他首先得到法国王室授权,成立了一家银行——通用银行,该银行可以发行纸币,纸币可以兑换金银币,也可以用来交税。这显然是他的论文中提到的手段。

通用银行承诺,纸币可以足额兑换金银货币,这就保证了纸币的信誉。法国国内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了,法国商业开始复苏。与此同时,约翰·劳还向法国王室承诺,法国的税收由他来承包,他每年给王室5300万里弗尔。如果当年税收少于这个数额,约翰·劳自己要补齐差额;如果当年税收高于这个数额,超出部分归约翰·劳个人所有。

约翰·劳这小子对经济确实有一手,法国岌岌可危的经济形势得到了短暂的稳定。但是,银行发行纸币需要有金银作为准备金,通用银行的金银储备并不多,因此纸币的发行量也不会太多,否则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赌王绝非等闲之辈,他想出了一条“妙计”——炒作美洲殖民地。当时北美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都归属于法国,1717年,约翰·劳向奥尔良公爵提出了“密西西比计划”,成立密西西比公司,对这块广袤的殖民地进行开发。在奥尔良公爵批准这个计划之后,密西西比公司成立,获得了开发北美的贸易特许权,该公司发行股票,每股售价500里弗尔。赌王规定,想购买公司股票,必须首先购买国债,然后用国债来换股票。

为何要如此规定?这就是约翰·劳的高超骗术。他的计划是:当公众买政府发行的国债时,政府就得到了金银货币;当公众用国债来兑换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时,公司就获得了政府国债。然后,公司把得到的国债全部销毁。

全部销毁?对,就是如此!这就等于是免除了政府发国债时承诺支付给公众的本金和利息。作为回报,政府不需要向公众支付利息了,只要在未来25年里,每年向公司支付国债利息就行了。

这个计划要成功,最重要一环是,要让公众相信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确实有价值,值得掏出金银币来买。赌王的忽悠天赋此时发挥了作用,“大片的肥沃土地、遍地矿产和毛皮……”密西西比公司的盈利前景太美好了,所有法国人都疯狂抢购公司股票。

很快,公司股票开始飙升,约翰·劳向公众承诺,面值500里弗尔的股票,一度上涨到15000里弗尔,每年还可以分红200里弗尔,法国公众笑逐颜开。但最开心的莫过于法国王室,由于约翰·劳的密西西比计划进展顺利,总计25亿里弗尔的国债被化解于无形之中!

密西西比肥皂泡破了

如果密西西比公司能够从开发北美殖民地中获得大量的毛皮、大量的矿产以及各种各样人们需要的东西,那么这家公司的股票就是有价值的,但密西西比公司描绘的滚滚财富还连个影子都看不到。公众中间开始流传关于密西西比根本没有金矿的谣言,偏偏这谣言其实并不是谣言,而是事实。股价终于撑不住了,一个月时间就下跌到了10000里弗尔以下。

其实如果公众查看密西西比公司的金库,就会发现里面的金银储备还不算糟糕,其总价大约是发行的纸币面值的50%。换成现代经济学的说法,密西西比公司的资本充足率是50%,这比现在世界上任何一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要高很多。只要约翰·劳沉住气,能够让市面上流通的纸币不汹涌地挤兑,他构建的法国金融体系依然是健康有序的。

可惜赌王没有沉住气,慌乱之中,他建议王室宣布,只有纸币才是法国的正式货币,金银被禁止流通。约翰·劳此举加重了人们的恐慌。股票价格继续跳水,愤怒的人们把约翰·劳的马车砸得稀烂。奥尔良公爵最后也抛弃了约翰·劳,王室免去了约翰·劳财政部长的职务,他的公司的特许权也全部作废。在法国人想要抓住约翰·劳并欲将他撕成碎片之前,赌王逃跑了。

被后世称赞的经济奇才

赌王的“经济骗局”结束了,但约翰·劳真的只是个骗子吗?200多年后,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看了约翰·劳的那篇论文后不禁掩卷长叹说,约翰·劳的金融理论足以使他在任何时候都能跻身于一流经济学家之列。约翰·劳的一位英国同乡写了一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表达了与约翰·劳论文同样的见解。此人被尊称为“当代经济学之父”,他就是名满天下的凯恩斯。

约翰·劳的错误只是用密西西比虚无缥缈的“财富”作为准备金,来发行纸币(中间还牵涉到股票),只能算是小错,如果法国王室当时能够鼎力支持他,维护纸币的信誉,凭借那50%的资本充足率,约翰·劳可以毫无悬念地渡过难关,法国的纸币金融体系也会继续稳定。现在世界各国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其实只有几个百分点,就维持了金融体系的稳定。

生活经济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在许多孩子的心中,母爱才是最伟大的,可我认为,父爱同样伟大。

我的爸爸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知识分子。他写的经济分析文章、调研报告曾获得全国经济学论文一等奖、《求是》杂志调查报告一等奖。然而,正当事业一帆风顺的时候,两年前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使我的爸爸脑部严重受创,生命垂危。幸运的是,在经历了两次开颅手术、两次口腔颌面手术以后,爸爸完全恢复了健康,思维能力和记忆力也基本得到了恢复。每当想起爸爸手术后头缠纱布、身上插满各种管子的样子,我的心里就像刀割一样疼。我曾问过爸爸,手术以后会不会痛,爸爸说:“不痛,我就想着自己一定要好起来,还要照顾好你和你妈妈。”听着爸爸的话,我的鼻子一酸,不争气的眼泪就流出来了。我第一次感受到,爸爸对我的爱是这么厚重。

因为妈妈工作繁忙,近一年来,爸爸除了工作以外,还承担了照顾我生活、辅导我学习的全部责任。每天早上六点半,爸爸准时起床,买菜、帮我做早餐、准备喝的水、拿衣服,督促我起床早读,……下午一回家,他马上为我做晚餐、收拾碗筷、搞卫生,细心地为我检查作业,耐心地为我讲解我做错或不懂的地方。我洗完澡,他又帮我洗衣服。周末的时候,他还专门陪我去看电影。我感觉到爸爸既像我学习和生活中的老师,又像一个亲密的朋友。

每次我生病的时候,爸爸总是非常紧张,带我看医生、帮我煎药、提醒我按时吃药,忙个不停。一天晚上,我因脚踝拉伤在家里用中药蒸脚,一不小心脚掉进了滚烫的药水里,爸爸听到我的尖叫,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洗手间,一把把我从凳子上抱起来,迅速打了一盆凉水给我浸脚降温。然后把我扶到床上,飞快地冲出去为我买烫伤药。买回药后,他一边喘着气,一边给我涂药,还一边用嘴给我吹烫伤的脚背。一个晚上反反复复帮我洗了涂、涂了洗,几乎一夜没睡。第二天早上,他又早早起床,帮我准备好早餐、收拾好书包,扶我去上学,下午放学,他又准时到校门口接我……直到我的脚完全不痛了,他才放下心来。

最让我的欣慰是,爸爸的工作状态也渐渐地恢复到了受伤前的水平。

上一篇:硕士经济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社会经济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