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质量现状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2-10-03 10:29:06

浅谈水利工程质量现状及解决策略

摘要:水利工程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国民经济最基础产业之一。 但是当前的水利工程质量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由于质量水平发展不平衡,质量事故经常发生,损害了国家的财产安全、影响水利工程的的发展。本文针对水利工程质量问题提出几点解决策略。

关键字:水利工程;质量问题;解决策略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But the curren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quality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problems, because the quality level of development is not balanced, quality accidents often happen, damage to property, impact on the country's 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iming at the quality problems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put forward some solv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quality problem; 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TV5

一、水利工程质量的现状

1、转包与挂靠现象严重

“隐形转包”使得施工过程的质量节制与监管力度降低、造成了转包后企业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挂靠资质”使承建工程施工队伍混乱,企业或个人追求最大利润,施工人员素质较差,施工质量无法保证;抢工期赶进度使得施工过程中造成了水泥混凝土凝聚时刻段、养护不到位等情形的发生。

2、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大部分的水利工程基本都始建设与上世纪的50年代至七十年代,主要是由国家政府部门进行投资、和人民群众投劳共同建设完成。自从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在以往的大环境背景下企业单位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已然不适应于当今的市场环境,基本上水利工程的管理主体缺位,而且水利项目的产权责任并不明确,还有一部分的运营管理经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而且,有的综合性单位所走的经营路线是多种经营,由于水利工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和单位内部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难以实现真正的事企分裂,更加不能够在现代的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确定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实现经济核算、独立经营以及自负盈亏。而且要企业所制定的运营管理目标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之间难以调解的矛盾,使得水利工程管理企业难以实现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

3、工程前期勘测设计不规范

个别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项目规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由于前期工作经费不足,规划只停留在已有资料的分析上,缺乏对环境、经济、社会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特别是缺乏较系统全面地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址勘测资料,致使方案比选不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严重滞后,整个前期工作做的不够扎实,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项目的评估﹑立项﹑进度和质量等。

4、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水利工程的材料问题,有关工作人员在进行采购工程材料的时候,没有做严格把关,有关工程的材料问题是不能够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其次是实施工程的技术和方法问题,实施水利工程所需要的设备要保证技术上没有足够的先进性,也没有合理化的实施方案。在操作上无法维护设备的机能作用。所制定的方案使工程拖延,不能如期施工,对工程的实施造成一定的影响。

再次就是实施工程中的环境问题,不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都影响到工程的实施。内部环境主要是工程的实施现场,没有一个和谐文明的氛围。外部环境主要是自然现象的影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环境问题也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工程的实施。

二、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的具体策略

1、严格执行水利建设程序

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把好项目立项、报建、开工、竣工验收等重要关口,任何项目上阶段工作未完成,不得批准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严格工程设计审批制度,未获批准的项目不准开工,坚决杜绝“三边”工程。

2、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是形成工程质量的决定性环节之一。施工单位质量控制和管理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基础。一要完善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实行质量“三检制”,并使该体系正常、有效运转。二要从操作人员、建筑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环境五个方面做好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三要对工程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动态控制,做到施工前主动控制,施工中认真检查、施工后严格把关的质量控制措施。四要加强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精心施工。五是项目经理、质检员、特种作业人员等相关人员要持证上岗。

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程质量

最大限度地消除影响工程质量的不利因素,保持质量的不断提高。为此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增强质量意识和质量法制观念,依法强化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建立以“四项制度”为基础,以建设程序为纽带,以确保质量为目标的建设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建立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质量控制体制,完善项目法人负责、监理控制、设计和施工保证、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工程建设中,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施工设备、施工工艺,保证并提高工程质量。

4、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做好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健部位或薄弱环节。

2)对施工技术交底的控制:项目部应建立完整的技术交底制度,在每一分项工程开工前均要进行技术交底。项目部必须由主管技术的人员编制技术交底书,并经项目总工批准后进行。内容包括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意外的措施及应急方案。交底中应明确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施工标准和要求、什么时间完成等。对施工难度大、技术复杂、安全保证难度大的工程应编制专项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由公司总工审核批准后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

3)对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凡运到现场的原材料,项目部均要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进场材料应妥善保管,应根据材料的特点、特性等不同要求,安排适宜的存放条件,以保证其存放质量。

4)环境状态的控制:施工作业环境的控制:包括水、电或动力供应、施工照明、安全防护设备、施工场地的空间条件和通道,以及交通运输和道路条件等。施工质量管理环境:指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自检体系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项目部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等。现场自然环境条件:如严寒季节的防冻措施,施工场地的防洪与排水等情况是否采取必要的措施。

5)进场施工机械设备性能及工作状态的控制:保证施工现场作业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及工作状态,对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项目部应做好现场的控制工作。只有状态良好、性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才能进场作业。

6)施工测量及计量器具性能、精度的控制:项目部应建立工地试验室,质检员应有上岗证书。如果条件限制,不能建立,则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门试验室作为试验室。工地测量的仪器应经过法定计量部门标定过。测量工要有上岗证书,在作业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计量仪器、测量设备的性能、精度状况,使其处于良好状态之中。

7)施工现场劳动组织及作业人员上岗资格的控制:对从事作业活动的操作者数量必须满足作业活动的需求,相应工种的配置应保证作业有序进行。管理人员应到位到岗,相应的制度应健全,同时对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三、结语

总之,水是人们生活的命脉,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是一项持久性的基础工作。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严重影响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也将影响工程建设单位的信誉。 多年建设工程实践证明,明确水利工程参建各方责任、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建设各方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人员的整体素质,是保障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强企业信誉,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水利施工质量只有在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精心施工,才能打造出优良工程,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漯河市郾城区加强乡村道路建设之浅析 下一篇:刍议路桥工程造价控制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