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可提倡的中西药联用实例

时间:2022-10-03 09:31:45

临床可提倡的中西药联用实例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165-02

中西药联用产生于有意或无意的临床实践,今天能存在并不断发展丰富,是因其有时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有两个方面:

1增效:指增强或延长原有疗效

西药大多成分单一,针对性强,力专效宏,药效迅速;中药大多成分复杂,能宏观调节(多功能,多环节,多层次调节),疗效稳定持久。两者合理结合,不但能显示出各自的优越性,而且能标本兼顾,增强疗效。

2 如前述羊藿甘喘片,就是既照顾到中医的整体观念和用药的君臣佐使,又考虑到西药对病理过程的转化优势,是单用中药或西药所不及的。其中,淫羊藿、小茴香、牡蛎能补肾助阳,敛气;虎杖、茜草能化淤祛痰;乌贼骨、猪胆粉、洋金花能燥湿化痰平喘;甘氯喘,系氯喘(即氯丙那林,能平喘、祛痰、抗过敏)与甘草酸铵结合而成,其对支气管扩张作用较明显,并有一定的祛痰作用,而对心脏的兴奋作用较小,多用于气雾吸入或舌下含服,起效较快,一般可在5~20分钟内生效,作用维持时间为3~4小时。如若将上述中西药联用,既能祛痰平喘,又能补肾纳气。故用于治疗肾阳虚型慢支、支气管哮喘,肾上腺皮质功能及免疫功能低于正常人者,能取得较好疗效。

鱼腥草、七叶一枝花、桔梗、法半夏、罂粟壳等,与氨茶碱、苯海拉明联用,能增强止咳平喘之效。如有人将其制成“咳痰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总有效率80.7%,疗效肯定。

银花与青霉素联用,能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增强青霉素的作用,

黄连、黄柏与四环素、痢特灵、磺胺脒同用,治痢疾及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

蒲公英、苦参、鱼腥草等与TMP联用可使抗细菌的药力增强,扁桃体炎、气管炎效佳。黄连与TMP联用,抗菌作用至少能增强25倍。

麻黄与青霉素联用,治疗细菌性肺炎有协同增效作用。

枳实与庆大霉素联用,治胆道感染性疾患有增效作用。这是因为,枳实能松弛胆道括约肌,使胆道内压明显下降,明显提高胆道中庆大霉素的浓度,大大增强庆大霉素的抗菌力。

香连化滞丸与痢特灵联用,可增强菌痢的效果。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氯霉素联用,可增强器治疗百日咳(痉咳)的作用。

甘草与链霉素、碳酸钙联用,治胃窦炎能增强疗效,有人已以此制成复方甘链片。

解毒消炎丸(含蟾酥、公丁香、朱砂等)与异烟肼联用,能明显增强异烟肼治疗淋巴结核的效果。

中药茵陈及含茵陈的复方(如中成药利胆片、利胆排石等)与灰黄霉素联用,可增强后者的疗效。这是因为,茵陈含有对羟基苯丁酮,可促进体内胆汁分泌;而胆汁能增强灰黄霉素的溶解度,促进其吸收,增强其抗霉菌作用。

碱性中药与苯唑青霉素、红霉素同服,能防止后者被胃酸破坏,增强肠道吸收,使其抗菌作用提高。

木芙蓉洗剂与1%高锰酸钾联用,治滴虫性阴道炎,可增强疗效。

丹参注射液与强的松联用,用于治结节性多动脉炎,有协同作用。

延胡索与阿托品制成注射液,止痛效果明显增加;若再加少量氯丙嗪、异丙嗪,止痛效果更优,据说可替代哌替啶用。

含延胡索素生物碱的中成药,与环己巴比妥同用,催眠效果比单用更佳。此因二者均能催眠所致。若联用,用量宜酌减。

金银花与氯丙嗪、杜冷丁等制成中药麻醉注射液,用于手术麻醉,总结4万余例,手术病种百余种,手术时间延长12小时,效果安全可靠。术后镇痛时间长,同时可拮抗催醒。

猪苓、泽泻与双氢克尿塞、速尿同用,在利尿方面有协同作用。

甘草、白芍、冰片与谷丙胺联用,治消化道溃疡有协同作用。如有人已按此制成“复方胃谷胺”用于临床。

黄精与洗必泰碘、丙二醇、乙醇同用,能提高早期创伤的治疗效果。如有人将上述药物制成复方黄,对烧伤早期创面治疗,比单用后者效果显著提高。这是因为,黄精水煎液能轻度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洗必泰碘能抗菌收敛;若再加具有抗菌作用的丙二醇、乙醇,其效果比单用显著。

上一篇:手术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改良输卵管介入插管通液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