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质教育角度谈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定位

时间:2022-10-03 09:14:00

从素质教育角度谈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定位

摘 要: 职业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窗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因此,职业学校体育要从教育的指导思想、学习的目的、学习方法、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发生重要变革,努力构建适应在素质教育中的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那么,职业学校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实施素质教育呢,本文作者对此进行论述,以期对职业学校体育教育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一、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实质乃是积极创造和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而非被动地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劳动的等方面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较为全面的素质,使身心两方面的潜能都得到提高,使发展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态势。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内涵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五个方面。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教育观念狭隘,教学方式落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长期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没有把增加学生体质作为一门学科来对待,只是作为一种手段来运用,忽视了理论知识和锻炼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与社会严重脱节,没有考虑到未来人才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旧的体育教学方式越来越不被学生所接受;“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重复”,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导致课程教学程式化,教学方法呆板,从而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和学生体质的增强。

三、体育教育过程中素质教育的主要特性

(一)体育教学贯彻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体育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潜能与个性的发展。这种发展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育教学不仅应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水平上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而且应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水平上出现有特长的发展。

2.应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水平,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身的发展,即体育教学应注意学生对自身的发展体验。

3.应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即体育教学应使每一个学生在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内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并有机会得到发展。

(二)体育教育应体现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因此,体育教育应当培养具有自觉性和创造性的人才。体育教师教育的主体性,即教育应以培养主体性的人为根本宗旨,既包括教师创造性地加大教学信息,又包括教师主动适应学生,教师的能力、水平并非停留在教学计划上,还体现在每堂课上和其它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都应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引导推动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的主体即学生自主去接受知识,主动地适应教师。

四、从素质教育角度谈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定位策略

(一)实施素质要改进教学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让每个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愉快教育的核心精神,体育教学训练的枯燥性及动作的危险性使得许多学生畏惧体育课,但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通过自身完美的动作示范,则将使学生产生情感,使学生从“厌学”转化为“乐学”。在这里关键是教学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通过一定的努力在自己应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

2.减轻教学负荷,使教学中的合理要求变成学生内在的渴求,使课堂向课外延伸,是教育所提倡的主体性教育的根本保证。高职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有意给学生造成暂时失败感和短时焦虑感,使学生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此种心理不平衡会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调动一种潜在能动力去自主探究、自求解决,真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改革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形成素质教育的环境和氛围。

根据我国高职学生现有基本素质状况和现有体育设施情况实施体育课程选项制教学,同时应保证相应的师资力量,这样在保证学生人人都能接受基本的公共体育课外,还能满足个人的特殊体育需求,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极为有利,而且又能够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一项或几项自己喜爱的能够终生受益的体育活动。

为了达到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形成素质教育的环境和氛围,要开展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活动,如学术交流、竞赛、社团活动等,丰富青年学生的业余学术和文化生活,例如建立体育俱乐部。体育俱乐部从形式上属于学生社团组织,有篮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健美俱乐部等。每个俱乐部都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俱乐部章程,由体育教师担任顾问,推荐正副主席,下设宣传、组织、训练等小组,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为体育教学形成基础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总之,改革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形成素质培养环境和氛围对于提高青年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加强青年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三)优化课程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要使高职体育教育充满吸引力就必须优化教育课程内容,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学内容、教材结构及方法上进行革新,使之切合青年学生的实际需要。

1.在教学内容上,选择项目既要考虑到学生感兴趣,又要有利于今后能进行自我锻炼,还要有利于终生增强体质,实用价值高,易于开展。

2.在教材结构上,重视理论教育,突出学生终生受益的体育科学知识传授和锻炼意识培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性和阶段性相联系,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发挥引导、鼓励和帮助学生提炼知识的作用,多运用启发式和诱导式来激活学生学习欲望和动力,用智慧能力进行体育锻炼。优化课程内容,努力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其实践能力,这是青年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

五、结语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生理、心理机能能力;发展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等等。体育教学应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为宗旨,使学生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并能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法的使用上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体验到运动乐趣。

参考文献:

[1]马柏平.试论基于素质教育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教育与职业,2009,(24).

[2]季红英.浅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3]胡江华.高职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结合探析.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4]饶英.从素质教育角度谈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定位.职业教育研究,2007.03.

上一篇:对苏教版数学教材的认识和体会 下一篇:中西亲属称谓差异及其文化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