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能为法治做什么

时间:2022-10-03 08:56:45

企业家能为法治做什么

最近舆论的热点,从高官受审,到打击网络谣言,再到中学生被拘、小贩被执行死刑,公众有各种层面的解读,最集中的指向是法治。

法治的意义毋庸赘述,不要说实现公平正义、权利保障等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只能基于法治基础之上,就连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安全,也依赖于法治。这一点,各种立场、各个阶层的人士,都会有新的理解。

企业家最能感受到切肤之痛。法治不张,拥有的财富再多,也难以逃离恐惧。案、案,都有商人牵连其中。这些在公众面前曾经声名显赫的商人,在权力面前却卑微地沦为“家奴”。这固然与当事人的人格、伦理底线有关,却也真实反映了法治缺失下财富与权力的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畸形政商关系。

企业家阶层是最应该关心法治的。因为只有实现法治,竞争才有规则;只有实现法治,创新才有动力;只有实现法治,财富才有保障。没有法治,也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又哪来的企业家呢?身处大转折时代,中国的企业家对此大都心有戚戚焉。

在法治尚不健全的时候,我们也不缺乏坚守底线的企业家。高调如王石,在潜规则盛行的地产界公开宣布不行贿。低调者更不胜数。能在时代大潮中坚持到胜出的企业家,都会为自己划下一道不可逾越的底线。这些底线,关乎市场秩序、关乎商业伦理、关乎社会信任、关乎公平正义,都是法治的前提。

问题是,除了坚守底线,企业家还能为法治做点什么?当然能。企业家与垄断的博弈,就是在推进法治;企业家对创新的鼓励,就是在完善法治……但最重要的是,企业家可以在自己的企业里为法治社会培育合格的公民。

现代法治社会离不开两个重要基础:一是制度层面有完善的法制,二是大众有遵守规则的基本共识。完善法制建设,自然依靠权力机关,企业家最多也是参政议政,提点建议。培育规则意识,主要靠民间力量,企业家是其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如果每家公司都能培养员工的规则意识,假以时日,局面必然能有所改观。

可惜,很多人并不明白法治社会的基础何在,天真地以为只要完善制度,就能真正实现法治。却不知道,任何制度都是靠人去执行的,如果人人都不尊重规则、信仰规则,而是想着怎么突破规则、钻规则的空子,无论多完备的制度最终都会沦为摆设。

在中国,民间组织不发达,企业更应该承担起培育规则意识这一责任。企业家首先要有自己的底线,不管商业环境多复杂,都不能逾越这条底线。底线有高有低,但不管高低,能坚守住,就是一种规则意识。在此基础上,企业家还应该在自己的公司治理中建立一套公开公平的规则,身体力行地尊重规则,让员工学会尊重规则并从中体会到价值。从公司人到社会人,员工必然会把规则意识外溢,聚沙成塔,当可为法治社会夯实基础。

现在,还有太多的企业家,一边期待法治,一边在公司里当着自己的“皇帝”。

上一篇:又一轮微刺激? 下一篇:倒逼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