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精神

时间:2022-10-03 05:53:41

【前言】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精神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二、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在人文精神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中学阶段的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通过多学科实现,其中政治课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诚信、艰苦奋斗、豁达、爱国等在中学政治教材中都有直接体现。通过教学对学...

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精神

摘 要: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文章通过阐述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以及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在人文精神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中学政治教学如何结合课程内容,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契入,开展人文精神教育的方法,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学与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思想政治 渗透 人文精神 教育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爱因斯坦在《教育论》中说“从学校走出来的不应该只是一个专家,而应该首先是一个和谐的人”。笔者认为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以外,更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品德的磨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

当代人奔波忙碌,归根到底,是为了追求幸福。其实,大多数人有意无意中追求的主要是一种物质意义的幸福,即财富、权力、地位、身份和享乐。然而,幸福还有另外一层意义——精神意义的幸福,即心灵的宁静充实、道德追求的实现、文化品位的提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社会和国家的稳定、繁荣和昌盛。这就是我国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目的所在。真正全面的幸福应当包括物质意义的幸福和精神意义的幸福。如果只追求物质意义的幸福,人也许会获得越来越多的物质,但是到头来,伴随着这种幸福的往往是一种精神的痛苦,即心灵世界的空虚、道德水平的滑坡、文化品位的下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对立,以及社会和国家混乱、衰弱、不安全。因此,当代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越来越多,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大多数当代人处于一种“心理亚健康”的状态。笔者认为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是传授知识和技术;其二是启迪、鼓励、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修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人文精神,它强调引导和启迪学生人文精神的觉醒,引导树立全面的幸福观,帮助获得真正全面的幸福。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在人文精神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中学阶段的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通过多学科实现,其中政治课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诚信、艰苦奋斗、豁达、爱国等在中学政治教材中都有直接体现。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能增强其民族责任感和学会如何做人。其次,“知识、能力、觉悟”三位一体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政治课作为认识人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方法论,其教学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人和事,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策略

1、经济常识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契入点。经济常识教学中可结合如下知识点契入人文精神教育:一是货币本身没有意志和情感,它可以效劳于任何人,所以要正确对待货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二是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市场经济特征;三是市场交易中的平等、公平、自愿、诚实信用等原则,整顿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四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做好扶贫济困的工作;五是实现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六是生产者、经营者、劳动者的职业道德;七是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及其实现;八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强势地位,并不会与发展中国家平等均分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原则等。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经济常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利用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特征等内容,培养学生平等意识,相互尊重的价值观念,独立的主体意识,及张扬的自由的个性;二是在处理经济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中,帮助学生树立效率、发展、竞争、法制等观念,开展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要引导学生具备公平、正义、诚信、责任等经济伦理观、道德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2、哲学常识教学突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求学生能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和道路。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常识的教育更应着力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主要有以下知识点可供契入:一是承认自然界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二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等知识分析、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三是用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观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怀疑与批判的勇气与精神,克服迷信与盲从的思想;四是用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来培养学生的“共同利益、共同意志、共同福祉、守望相助、责任感、合作精神”等人文理念;五是通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想等知识培养学生追求理想、奉献社会、关注崇高的人文情怀。

3、政治教师要不断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质。“教育”最本源的意义就是“引导”,教育者就是一个“引导者”,一个不具备人文素养的教师不可能去引领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形成,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规定”,教师也需要自我培养人文精神,深入领悟人文教育的宗旨,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师德、为人师表、既教书又育人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要求政治教师树立公正观,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追求完美的人格;要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新知识、新观念;要培养自己自由的精神,批判的思维,独立的人格;还要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公正,关心人类未来,关爱自然环境。如此在人格上赢得学生尊重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事业心、进取心,培养出学生的敬业精神、创造精神、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培养出学生自信、乐观、公正、宽容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总之,政治学科本身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可以通过明理、动情、导行来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政治教学的价值在于造就勇于进取、善于创造、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这就要求政治教育不应只是知识方法的传授,而应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是一种严谨的科学观和人文精神的体现。因此,政治教师要以实际行动促进人文精神教育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得到有效渗透。

参考文献:

[1]张龙梅.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康现在.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J].考试周刊. 2012年83期

上一篇:儿童恐惧心理分析及调节策略 下一篇: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