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双轨”教学应从培养兴趣入手

时间:2022-10-03 05:16:18

语文“双轨”教学应从培养兴趣入手

【摘要】1997年山东烟台的“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教学被誉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当时我校也引进了这一课题,我所执教的班级成为了实验班,我作为课题实验老师对这项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探,在读写结合教学方面做了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积累了些许的经验。在此基础上,2008年我又积极投入到“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这一课题研究中,收获也颇丰。 “双轨”教学和“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这两个课题其实是一对姊妹课题。“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积累。读写过程落实到位,学生的素养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这两个课题实施的重点都在于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双轨”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兴趣是实施“双轨”教学的前提

一位科学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总是循循善诱。当学生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时,就会使思想或注意力集中在这一事物或活动之上,千方百计克服种种困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事例很多。我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张衡从小喜欢夜空中的星星,对天文有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仔细观察星空,刻苦钻研,后来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是从小对花、鸟、虫、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喜欢捕捉昆虫,采集标本。正是这种兴趣为他日后研究生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见,兴趣可以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充分发挥孩子探究事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尽相同,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兴趣都是积极的,教师应该鼓励这种兴趣。“双轨”教学是一项强化“双基”,抓根固本,发展能力,开发智力,补偏救弊的工程,但在开始阶段,多数学生可能对这项活动并不感兴趣,教师不必性急,应该有的放矢地采取各种措施,使学生对读写产生兴趣或增添兴趣。只有这种兴趣形成并逐渐浓厚起来,才能使这项活动延续下去,并使学生获益。因此说兴趣是“双轨”教学的前提。

二、如何培养兴趣是实施“双轨教学”的关键

(一)教给读写方法,培养兴趣。有人说一位好教师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他是否善于教会学生学习。反过来说,一个聪明的学生不是看他掌握了多少知识 ,而是看他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实施“双轨”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教给读写方法,以便日后进行自主读写,大量获取知识。我在指导学生读写时,先以范文为例,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通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新词;(2)快速阅读文章,点出不理解的词句;(3)浏览文章,画出文章中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4)解疑,记读书笔记。

解疑的方式可以是讨论式、询问式和查阅式等。读书笔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起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读写,使学生逐步掌握读写方法,而后慢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年级的不同,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读写方式,或摘抄好的词句、优美的片段,或归纳主要内容,写读后感……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掌握了读写方法,更能饶有兴趣地阅读。

(二)推荐易懂、有趣的学习材料,激发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多,必须借助汉语拼音进行阅读,所以低年级的阅读材料,首先应该是注音读物。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因此,读物内容应该是通俗易懂的。如:与现行教材配套的《同步阅读》、《小学生拼音报》、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都是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好材料。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和知识面的拓展,中高年级学生可以自由选一些感兴趣的读物,但内容必须健康向上。教师可以配合教材,做好读物的推荐工作。特别是现行教材中的“课外书屋推荐”中列举的读物,都是极好的课外阅读材料,它既是课内知识的延伸,也是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良好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他们必然会如饥似渴地阅读,期间的受益是不言而喻的。

(三)提出适当的要求,牵引兴趣。在实验中,我发现许多孩子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但是对“写”就望而却步了。万事开头难,我想,如果一开始就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学生必然产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丧失读写兴趣,欲速则不达。针对这一情况,本人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各年级读写做了不同的要求,使学生易学、乐学。下面是本人安排的各年级 “双轨”教学的要求表。

(四)展示读写成果,延伸兴趣。我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读写成果,以激励学生的读写兴趣。如:每天利用课前3分钟,交流阅读成果;开展讲故事比赛;小作文竞赛:手抄报评比;优秀读书笔记和日记展览,等等。我还鼓励学生将好的习作向杂志社投稿。当频频有学生的习作刊登在各类报刊杂志上时,孩子们内心那份喜悦简直难以言表,他们在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同时,又增添了一份对读写的热爱,同时也带动了更多同学的读写积极性。

兴趣令人受益匪浅,学生养成了读写兴趣将终身受益。因此我认为“双轨”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

上一篇:心理暗示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运用 下一篇:走出幼儿教育“小学化”误区的路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