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血流变学的变化分析

时间:2022-10-03 03:35:50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血流变学的变化分析

【摘 要】 目的 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方法 检测6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健康对照组50例对比分析。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异常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结论 血脂异常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血液流变学;血脂

Ⅱ型糖尿病是一类由遗传、免疫等因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多种代谢紊乱的疾病,常可引起血管性病变,是当前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6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与5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患者,控制其微血管性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依据。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Ⅱ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均为来我院疗养和健康体验者。均符合全国DM学术会议规定的统一诊断标准。Ⅱ型糖尿病患者65例,男性45例,女性20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2.5岁。正常对照组50例,男性39例,女性11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0.9岁。

1.2方法①血脂测定:空腹12~14 h,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中的总胆固醇(CH)、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设有质控。采用Baye公司RA-1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②血流变学测定:空腹12~14 h,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肝素抗凝,采用北京中勤世帝公司LG-R-80A血流变分析仪检测全血黏度(ηb)、血浆黏度(ηp)、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压积(HCT)和血沉(ESR)。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Ⅱ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分析(表1)

2.2Ⅱ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血脂指标比较(表2)

表1显示,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Ⅱ型糖尿病患者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沉均高于对照组,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对照组。

表2显示,Ⅱ型糖尿病患者组血脂指标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高密度脂蛋白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3讨论

本检测结果显示,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和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沉及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这可能是因为血糖、血脂含量增高,血液中有形成分随之增加,血液相对浓缩,血黏度增高,使其他血流变指标也相应发生变化。

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脂高于对照组,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在高糖状态下,红细胞膜胆固醇、胆固醇磷脂、过氧化脂质的含量增加,引起红细胞膜的弹性降低,导致红细胞的变形性下降。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对于微血管保持流态和保证脏器的微循环的正常灌注十分重要。当红细胞膜发生改变时,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减少,则红细胞膜的聚集性增加。红细胞聚集性增加,红细胞变形性降低等因素,使血浆处于高渗状态,黏滞性明显升高[1]。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的缺陷,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出现高血糖、高三酰甘油血症,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浆黏度增加。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病变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三酰甘油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因此心脑血管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总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的异常改变,使血液处于高黏度、高凝状态,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特别是血管性病变的主要原因[3]。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不仅要控制血糖,还要控制血脂,降低血黏度,防止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应进行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的动态测定分析,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浩然.糖尿病红细胞膜脂质成分改变与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关系.中华医学杂志,1991,71(1):21-23

2屈曹成.糖尿病患者血流变与血脂检测结果分析[J].微循环学杂志,2005,15(1):91

3朱慧琴.112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结果分析[J].临床检验医学杂志,2002,25(3):180-181

(收稿日期:2008-01-02)

上一篇:慢性膝内侧副韧带损伤27例治疗观察 下一篇:老年性白内障的自我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