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精品课创建问题及策略

时间:2022-10-03 02:48:08

医学院精品课创建问题及策略

2003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正式颁布《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本科生“名师名课”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来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创新之举,是信息时代加快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示范工程,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规模扩大、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及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开展的一项重大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1]。精品课程项目实施以来,已形成“国家—省(市、区)—学校”三级连动的局面,作为精品课程建设主体的各高校建立了专门的精品课程网站,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精品课程资源。高等医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医学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也包括部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三个层次。本论文所研究的是地方医学院校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这一层次。

一、地方医学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笔者进入各地方医学院校的精品课程网站搜集25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①,并把这些问题按六大方面进行归类,分别是: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建设、实践教学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建设。经过统计,发现存在问题最多的部分是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问题、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问题以及教材建设方面问题。这三项在25门精品课程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6%、44%和40%,其他各项所占比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实践教学建设方面问题32%、教学管理方面问题24%、教学内容方面问题20%,如表l所示。

(一)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从地方医学院校精品课程反映的问题看,有56%的精品课程存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见表1)。在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队伍中,教师队伍结构和梯队不够合理的占28.6%,这说明地方医学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些课程年纪大的教师占多数,而有些课程年轻的教师占多数,没有形成一支结构良好的教师梯队,不利于课程的持续发展。地方医学院校教师学历和职称不高、教师知识、教学水平不高或不均衡的共占19%,这说明地方医学院校由于各方面原因对于高学历的人才引进还不够,整体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学校加大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的引进力度。教师也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自己的学历、职称和教学水平。地方医学院校教师任务重、教师队伍还不够的占28.6%,教学科研和学术水平不强的占14.3%(见表2)。这说明地方医学院校的任课教师少,教学任务重,自己支配的时间就相对少了,搞科研的时间自然是不够了,从而影响到教师的科研和学术水平。

(二)教学方法手段落后,缺少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的关键和切入点,教学过程应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在所调查的地方医学院校精品课程反映的问题中,有44%的精品课程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的问题(见表1)。在这些问题中,网络资源还未完善的占38.5%。这说明了地方医学院校网上资源建设还比较薄弱,制作的网络课件和多媒体课件较少,即使是制作了课件,也只是书本搬家,没有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应用不强的占30.8%,这说明了大多数教师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差。双语教学做得不够的占7.7%,大班上课,互动差的占3.8%,教学案例不够典型和系统的占3.8%、教学方法和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的11.6%、评价手段有待提高的3.8%(表3)。以上这些问题都说明了地方医学院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比较落后,还需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使用。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案例的典型性和教学评价手段的多样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立体化教材未完善

教材是培养人才最直接、最全面、最关键的要素。在地方医学院校精品课程所反映的问题中,有40%的精品课程存在教材建设方面的问题(见表1)。地方医学院校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合适的教材少、尚未编写教材或教材还未出版、习题库还未完善、立体化教材建设不够、教材内容需要优化。其中,习题库还未完善、立体化教材建设不够的共占43.8%。这说明地方医学院校在教学参考书、习题册及答案、多媒体学习课件、电子教案及试题库等系列教材方面存在不足,还需要加强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为现代化教学提供立体、互动的教学素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合适的教材偏少的占12.5%、尚未编写教材或教材还未出版的占25%,教材内容需要优化的占6.2%(见表4)。有一些课程教师反映,国家优秀的教材是有,但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材则少或很难找到。这就需要地方医学院校优秀、有能力的教师,能根据地方医疗卫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编写相应的教材、参考书和习题册等,优化教学内容。

(四)实验、实践教学不足

实验、实践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而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则是地方医学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特色之一,它主要培养医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在地方医学院校精品课程所反映的问题中,有32%的精品课程存在实践教学建设方面的问题(见表l)。反映实验教学环节不足的占33.3%,教学实践基地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占16.7%。这两项都反映了地方医学院校对于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和教学能力方面力度不够。实践性,是高等医学院校的培养合格人才的特色之一,也是区别于其他综合大学的特性之一。因此,地方医学院校要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实习创下良好的条件。反映实验教学环境设备缺乏的占41.7%,教学环境和条件需要提高的占8.3%(见表5)。这说明地方医学院校教学经费不足,从而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跟不上实际的教学需要。

二、地方医学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

(一)打造一流的师资梯队

一门课程能成功申报精品课程,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师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力,名师是精品课程的形象代表,也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教学效果好且相对稳定的教学梯队。一支优秀的教学梯队要把握三个方面: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兼职教师。1.在课程负责人遴选方面,选用教学科研成果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将课程负责人作为二级学院重点技术岗位,进行岗位聘任,校内津贴分配向课程负责人倾斜,激发其课程建设的积极性。2.主讲教师遴选方面讲究梯队组合,课程主讲教师的年龄、学历、学位、学缘、职称、专业方向进行合理搭配,互为支撑。3.充分利用兼职教师资源。积极鼓励和支持聘请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水平专业人士承担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

(二)修订教学大纲,强化教材建设,精选教学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教学内容,而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组织课程组教师修行教学大纲,根据“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大纲”的标准选用“十一五”规划教材和国内优秀统编教材。鼓励教师出版著作、编写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建设特色教材、创新性教材,组织教师编写与现有教材配套的学习指导或习题解答。

(三)将精品课程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充分利用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和科研所等部门的特殊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将课堂知识讲授和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强调将先进的科研成果,临床实践经验转化为教学内容,讲授给学生。这样精品课程的教学更贴近现实,使学生从精品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收到实效。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制度,形成校、院、教研室三级监控机制

教学管理部门定期组织督导专家对精品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状况、教学内容先进性和合理性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程科研成果进行跟踪评价。如果发现在原来的基础上没有进一步提高的精品课程,根据情况不一,给予警示、限期整改或取缔等处理结果,督导其加强后期建设。

三、结语

精品课程建设关系到地方医学院校的教育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质量工程。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四种资源对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其中,人才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教材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网络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环境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力[2]。建设精品课程最终的成果应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的就业率、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和学生为社会所能创造的价值上。只有达到这些目的,我们的精品课建设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上一篇:区委建省级示范卫生机构工作方案 下一篇:局长在铁路部署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