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毕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8 03:29:00

医学院毕业总结

医学院毕业总结范文第1篇

系部名称: 护理系

专业名称:护理专业

所在班级:级4班

实习单位:三门峡市卢氏县人民医院

一、实习单位情况简介

二、实习过程及内容(时间、内容)

普外

普外是我实习的第一个科室,一切都感到很陌生。我第一次面对患者、第一次面对临床操作,都觉得无从下手,总感觉到书本上的知识与临床实践距离很大,总是很小心的观察老师们是如何操作,如何与患者沟通,询问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技巧;总是跟在带教老师的屁股后面,生怕出差错。带我的老师理论超棒,遇到不懂的我向老师询问,老师总能给我细细解答,不仅做好了自己的本分工作还负起了带教的责任,我笨手笨脚的,很怕给老师惹麻烦,不过她总是让我做一些操作,而且会告诉我哪些地方不对该怎么做。渐渐的我做事越来越进步了,并且越来越有条理,也懂得该怎么与患者沟通,老师也会放心的把事情交给我做。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我慢慢的也有了信心会把每件事情都做好。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一步步掌握了生命体征的测量及异常观察,有人床整理,晨晚间护理,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及输液,采血等基本护理操作技术,为我以后在其他科室顺利完成实习奠定了基础!

胸脑外科

胸脑外科是一个大科室,这里的工作量大,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在这个科室,我的基础临床知识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熟练的掌握了打针、输液、导尿、皮试、备皮等操作。每天都很累、很忙,但是收获最大。同时也见到了很多在第一个科室没见过的药物和操作。到胸脑外科得第一天,带我的老师就和我说明了病区的分类及我们的任务。胸脑外科不同于普通病房,在这里住的病人多数是重症患者,护理这些病人需要更多的耐心更加的细心。他们的病情随时都可能有变化,需要我们不时的观察和记录,一个个夜班,我们眼睛不眨一下的盯着心电仪器天亮,直到他们的病情稳定康复。我们是辛苦的,但是我很快乐。在这里,我学会了观察,能及时发现问题汇报老师,能单独给做简单的护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在给病人做基础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给病人造成伤害。这里,他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身体的护理,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关怀。当我和科室的医护人员一起把一个个在死亡边缘挣扎的病人抢救过来时,我的内心是高兴和激动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他们在接受了我们的护理和关怀之后,相信他们以后会好好的生活,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也希望他们能意识到生命的珍贵。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科室,发病快。我至今还清楚的记着一次对一位肺心病病人抢救的全过程.那位患者是因为自己下地上厕所而导致的暂时缺氧.听到报警,老师和值班医生还有我立刻跑向病房,老师快速让病人平躺,给他带上呼吸面罩,监护仪,并且关注他的血压和氧饱和度.与此同时,又有几个医生也赶到病房开始会诊.病情在不断变化发展,抢救计划也随着病情而灵活多变,所有人的神经都绷紧着.我一会儿盯着心电监护仪的表情,一会儿看看病人的表情,为病人揪心.药物进入病人体内,所有人都在观察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此时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医生们缜密判断,护士们熟练操作,紧张而不慌张,病房里除了呼吸机的声音,安静极了.病人家属把病人的生命交到了医生和护士手中,把亲人生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医生护士们的肩膀上此刻承载了多大的压力,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呼吸,心跳,血氧饱和逐渐恢复正常,病人从死亡线被拉了回来,所有人都松了口气.由此,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精湛的护理操作技能,同时还必须有敏捷的思维冷静的头脑,熟练的与医生默契配合.医护配合至关重要,医生和护士的职责是高度统一的,目标都是为了给病人缓解或解除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只有当医生和护士做到密切配合,才能给病人带来最大利益.内科系的疾病的发生与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密切相关,所以平时在与病人接触的治疗与护理中,我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鼓励病人调解好心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并针对不同病症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赢得了病人及家属的认可.

骨科

骨科是一个比较大的科室,这里的工作量也比较大,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在这个科室,我的基础临床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尤其是皮试及皮试液配置这一块,以前在老师的指导下只是了解了很少一部分,在这个科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又了解了好多,甚至能较熟练的自己独立完成皮试液的配制及皮试。骨科病区的安排不是很合理,治疗室和病房的距离相对比较远,所以我们会把配好的药液放在治疗车上在病区的楼道里等候换液。在输液量大的时候,老师和我几乎是小跑着换液的。虽然很累,但是我很开心,感觉很充实。

儿科

两条勤劳的腿在儿科病房也显得尤为重要。有时候不止一个老师叫你,不止一个家长叫你,每个孩子都是宝贝呀,家长当然希望有需要找护士时,我们能随叫随到,甚至一点都不能耽搁。所以我们常常觉得两条腿不够用的,因此我们要经常巡视病房,尽量减少家长来喊我们的次数。一张会说话的嘴在护患关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往往祸从口出就是说话没注意引起的。在儿科病房,我们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病人,更是家长,她们关心自己的孩子,甚至很紧张护士操作会不会给孩子带来痛苦,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跟家长好好沟通,解释操作的必要性,方法以及意义,希望得到她们的配合。我们曾经见到过一个小孩因为一次头皮静脉穿刺时,帮忙扶针的老师按住孩子阻止其乱动时,家长不乐意了,觉得这样很“暴力”,甚至上前阻止的。最终穿刺失败,孩子哭闹不止,家长还有意见。后来是老师耐心地解释,扶针对穿刺来说非常重要,否则穿刺难度更大,孩子只会更痛苦。最终家长理解了,并能主动配合老师打针。 一个严谨的大脑思维更加明显地体现在配药中。虽然儿科很多要是不让实习生动手加的,但是老师还是在操作过程中对同学很好的介绍了。儿科用药和成人有很大的差别,主要是剂量上,有些药要经过严密的计算,很容易出差错,当然小心谨慎地核对当然是少不了。在儿科,和老师所学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是技术,是技巧,是沟通,更是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因为这里的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榜样。

神经内科

当我步入神经内科时,由于性质完全不一样,我感到了陌生。对病房的陌生。对仪器的陌生。实习的最大及最终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种护理工作能力。所以在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带教原则下,我们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如导尿.插胃管.床上插浴.口腔护理,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等各种基础护理的操作。我知道护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与杂乱的,尽管在未入临床之前也有所感悟,但是真正进入病房后,感触又更深了。 医院不可能没有护士,这就说明了护士的重要性。医生离不开护士,病人离不开护士,整个环境都离不开护士。这琐碎的工作,有着完整的体系,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发挥其独到的作用,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有了临床的实习,我们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护理工作,更具体而详尽的了解这个行业。进入临床的第二个收获:正确认识护理,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养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度。这个科室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它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让我知道,作为一名护士,不仅仅要学会最基础的扎针技术,也要会例如,导尿,灌肠,吸痰,鼻饲等等之类的很多东西。

在之后的几个月的实习生活里,我又明白了很多,又多了一些新的想法与感受。我觉得,护士这个职业很平凡却又很伟大,一个好的护士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要耐心,细心,胆大。护士会得到病人尊重的同时,也会时常受气,受累,但是也必须用笑脸去面对病人。护士长常教导我说,我们护士也算是服务行业,就算你再累,再气,也要脸上充满笑容。实习让我明白,实习阶段对于我们即将跨入社会走上护理岗位的护士新生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段经历。现代社会激烈地市场竞争,新的医学护理模式,以及人们对健康与服务意识的增强,对我们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学习和锻炼,在实践中进一步充实完善了自己的理论,规范自己的行为,为自己将来的独立操作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 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做一名合格的医护工作者 。

三、存在的问题

1.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学习,了解到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好不够牢固。

2.临床实践和理论知识联系不到一起

3.做事不够果断。

四、对学院的建议

1.希望学校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

2.希望学校在各大医院设立见习场所,让学生课外就可以去医院观看或参加护理工作。

医学院毕业总结范文第2篇

作为刚进入医院药房的基层员工,我认真地向前辈学习,处处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药物的调配是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疗效甚至是生命。因此,我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熟记每种药品的名称、规格、用法、外观特征、摆放位置等等,以细心、耐心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完成每一份工作。每逢节假日,身边的朋友都放假休息了,而我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病患能早日康复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精神病患者,也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同样的需要爱,然而却长期地受误解和歧视。他们内心的黑暗与寒冷需要我们用阳光般的温情去驱散。他们比普通人更渴望被理解、被关爱。在门诊药房的工作中,我深深地感受了到这份暖暖的爱。在这里,我和同事们坚持以热情的笑容,负责的态度服务每一位患者。遇到特殊的用药,例如逐渐的加量、减量,还有小份量用药,我们都会耐心地叮咛,直到患者明白为止,同时考虑到小份量用药会影响药物保存时的稳定性,我们会将药物装进药瓶,细心地嘱咐患者要防潮防湿。当患者告诉我们这里的医护人员很亲切的时候,我们都会由心地感到自豪。有些患者是常年累月地来我院就诊的,每个月都能看到他们精神饱满、健康快乐,我们也会为他们能回到正常的生活而感到开心。人们常将医护人员比作天使,在患者心里,我们就是一团希望之火,让他们在孤独的黑夜里感受到了温暖也看到了美好的新生活。这一刻,我感到自己的工作是那样的有意义,我的青春也因此绽放着美丽的光芒。

说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知识,给予进步源源不断的力量。对于学习,我一直是学而不厌,孜孜不倦的。在平日里,我会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学习医学、精神药理学、体内药物监测等方面的知识。临床药师的职责是让病患的用药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要求。一名优秀的临床药学工作者应具备系统的临床药理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有着对知识不断追求、对学术乐于奉献、对工作精益求精、对病患严谨负责的态度。而我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前进着。

2013年6月,我很荣幸地成为了我院“五邑廉洁清风”先进集体事迹报告的宣讲人。拿着一份三千多字的宣讲材料,而且比赛就三天以后举行,我倍感压力。我和自己说,我肩负着使命,一定要漂亮地完成这一次任务。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拿到材料之后,我根据自己对医院的了解,理解并熟悉稿子,一段一段地背诵,然后又一遍接着一遍地默写。一天一夜的时间,我将稿子完整地背了下来。第二天,在医院会议室里进行了第一次的试讲。感谢院领导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宝贵的意见。下班后,我在家里模拟宣讲的过程,然后将试讲录下来,反复地听录音,修正自己的错误。第三天,我来到比赛的现场,第一次接过这么沉甸甸的任务,我必须给自己好好的打气,告诉自己一定行。我以从容的笑容,自信的脚步走上了演讲台。当听到宣布我获得预选赛第一时,我激动万分。那一刻,我懂得了:勤奋实干,会让一切都成为可能,让青春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2013年7月,我荣获了XX市市直卫生系统“诵读经典 礼赞中华”诗文朗诵比赛的三等奖。回想起准备比赛的过程,感触很深... ...

当时来三院工作已经一年了,我被医院人文关怀的气氛深深地感染着。在这里,每位医护人员都在为患者的安康奉献着力量,处处都能感受到人性中最易触碰的温暖。他们对患者真情的关爱与患者舒心的笑容共同构成了我心中最美丽的画面。

接到医院选拔赛的消息后,我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马上就报名参加比赛了。

因为在三院有着一群白衣天使,他们是中华的好儿女。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精神病患者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因为他们的付出,精神病患者重新被社会所接受所理解,因为他们的奉献,侨乡变得更加的和谐美好。我自豪,我是这个温暖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梦,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看过这样的一段话:“一个人的一切都不会永葆青春,不能象公共事业那样万古长存。在为实现人类最大幸福的斗争中,要做一名永不掉队的战士,这就是最光荣的任务和最崇高的目标。”是啊,这就是永葆青春的秘诀!每当想到,在这个和谐的社会环境里,有着自己一直奋斗着的身影,这样的青春多美丽啊。

作为三院的一员,我希望可以借助这次比赛的机遇,让社会了解我们医院,感受精神专科医护工作者这份特殊的爱,同时也让社会各界走近精神病患者,理解和关爱这群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为了准备比赛,我整整忙碌了一个月。我借阅了我院近年来的年鉴,更深入地去了解医院的历史和整体运作;一一地走访了老年精神科病区、开放式精神病区、心理科门诊与社区防治科,虚心地咨询了他们日常的医护工作;四处打听了我院医患间的感人故事,收集写作材料、图片,制作幻灯片。我还拜访了母校的诗朗诵指导老师。老师说,我在做着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她很乐意参与其中。她细心地教会我朗诵的技巧,我都一点一点地做好了笔记。接着,我上网搜索了诗朗诵的比赛视频,让自己的表演技巧更加成熟,还学习了音乐剪辑的软件运用,为朗诵稿配制背景音乐。那一个月里,每到晚上的八点,就会从我的房间里传出这样的声音:“是谁,忘记了疲惫,日夜守护在患者的身边,为他们拨去心中的阴霾...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医院的选拔赛中我获得了第一名,并代表医院参加市卫生局的比赛,获得了三等奖。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我是那样的幸福。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拼搏中的青春,是那样的美丽。

你看到了吗?

医学院毕业总结范文第3篇

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日本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医学教学模式改革开展了积极探索,并将一直推崇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转变到“培养临床能力型”的教学模式上来。结合西方的医学教学改革经验,日本一些高等医学院校开始逐步推广样板核心课程和“PBL”教学模式。从2001年4月起,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医学教育模式和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指南》,供全国各医学院校参考应用。样板核心课程的实质就是要课程之间的联系系统的进行课程整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挑选和改革,重点在加强临床教学,其总体目标是培养优秀临床医师。根据2005年的调查,日本有66所医学院校已经实施了《医学教育模式和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指南》。另外,日本一些医学院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始追求教授内容新颖化、考试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从根本上革新了教学理念、学习理念。PBL教学法病案是线索,问题是平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偏重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只充当认知学习技巧的教练角色。其设计思路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PBL教学法的主要优势在于:首先它能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其次可使有关课程的问题尽量当场暴露,并在讨论中加深印象;另外它能锻炼学生文献检索、逻辑推理、查阅资料、总结陈述等多方面能力。1990年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率先实行了PBL教学法,一些高等医学院校紧跟其后,其中79所医学院校中有63所(80%)已将PBL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另有13所院校正在计划之中,各医学院校PBL教学时段不同,但所有PBL方案均为与讲座相结合的杂交型。PBL在注重培养临床思维、强调实用性知识的传授、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效果十分显著。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对本科生临床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开始重视起来,率先引进了PBL教学方法并进行大力地应用和推广,随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对PBL教学方法也开始积极探索和尝试,但由于教学资源和教学体制等多方面的限制,目前仍没有统一的模式。对于如何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开展和推广PBL教学模式,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热点话题,也是难点问题,这需要一批高等医学院校和学者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以及一些部门的大力支持。

二、科研能力培养。

日本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十分重视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部分院校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机制。本科生的科研培养计划被作为必须课安排到第四年进行,各院校首先向每位本科生介绍各个实验室的科研内容、导师及实验员的科研方向,本科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后,实验室安排导师介绍自己的实验研究,并与本科生相互交流,本科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导师和相应的研究方向。然后在导师安排和指导下,本科生进行一些简单实验以熟悉实验过程、实验仪器及设备。之后本科生通过对实验的熟悉和文献学习,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开始实验。实验过程中,每周实验开始前本科生都被要求汇报自己本周试验计划,并且实验室将定期举行研讨会,会上学生向导师和其他实验老师汇报自己实验进展,听取导师意见并进行总结。第四年结束后,院校将组织专家以答辩的形式对每位本科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本科生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我国教育部和各高等医学院校对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也比较重视,专门设立了“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基金”等多项基金支持本科生的科研项目,并且部分高等医学院校设立自己的基金支持本校学生的科研项目。本科生首先需要自行联系一位或多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老师作为自己项目的导师以及数名本科生形成科研团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自己的项目计划书,包括项目内容、时间、预期效果、经费预算等,并向学校组织的专家团进行汇报,经专家审核通过后学校发放经费开展项目,项目周期一般为一年。项目中期,专家组将对项目实行情况听取本科生汇报。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并须向专家组递交结题报告书,专家根据审核该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来决定是否给予结题。另一方面,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活动不作为必修课,而是在课余时间进行,这大大限制了医学院校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的提高。但随着国家和各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视和在资金投入上逐年增加,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本科生会参加到科研项目中去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三、临床技能培训。

日本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见习一般在第四年,实习在第五年。由于在第四年、第五年仍然穿插着基础课程学习,所以临床见习和实习周期相对较长。日本法律规定未获得医师资格的公民禁止进行医学操作。各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只能在学生和学生或者学生和老师之间模拟医生与病人进行操作。这明显限制了本科生对临床诊断技能和操作方法的掌握。近年来,随着标准化病人(StandardPatient,SP)的出现,日本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经过培训后的正常人在临床教学或考试中充当病人,医学生在模拟病人身上进行相应的诊疗操作,病人做出相应的表现,整个过程中,模拟病人担当了评估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在我国,第三年下学期进行临床技能培训,临床见习在第四年与专业课一起进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和二十世纪初,由于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不十分严格,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的见习和临床技能培训部分可以在病人身上进行,但随着2002年4月4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关于“举证倒置”的观点提出以后,患者的权益开始得到充分维护的同时,本科生的见习和临床技能培训资源缺乏的问题也凸现出来。临床技能培训也从科室走进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SP教学法开始推广和应用。但由于需要临床经验丰富的人充当模拟病人而且培训资源缺乏,目前只有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以及汕头大学医学院等少数院校开展,且大多数是以“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StandardPatient,SP)的形式进行。

四、临床实习。

日本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要求本科生在第五年开始进入临床实习。平均为40周,共计1100学时左右。从2005年12月开始,日本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经过临床技能培训后,必须通过公共成效考试(TheCommonAchievementTest,CAT)考试才能进入临床实习。CAT包括计算机考试(Com-puter-basedtesting,CBA)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两部分组成,其内容根据样板核心课程而定。日本的临床实习分为三种:诊疗见习型、模拟诊疗型和诊疗参与型。日本的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临床实习以诊疗参与型为主。住院医师与实习生组成诊疗小组,实习生参加实际的日常诊疗活动中以提高实习生的临床能力。各高等医学院校对实习生采取观察记录、共用考试和OSCE进行考核。其中半数以上学校采取网络版医学测试(NationalBoardofMedicalExamination,NBME)进行。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结束后,学校将组织学生参加临床技能考核,考核通过者才能进入临床实习。医学院校本科生一般第五年进入医院实习,时间为一年。实习采取轮转制,学生轮流在各科室实习,每个科室实习三个星期左右。在各科室实习期间,实习生由带教老师一对一指导,并参与到带教老师所在的诊疗小组中,且实习生需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病史询问、病历书写、病人处理和一些常规操作。在每科室实习完毕后,经过出科考试,带教老师给予评定并提出意见,然后科室负责人给予评定合格后,实习生方可转往下一个科室实习。在一年实习结束后,实习医院根据实习生表现,给予评定,评定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五成绩考核和学位授予。

日本各高等医学院校在第六年末自行举行考试,一般为书面考试,也有OSCE形式,但考试内容不同,通过考试者将会颁给学士学位。在我国,各高等医学院校在第五年结束后组织考试。大多数院校都有自己的规定,一般要求在五年内各科考试平均成绩及格、实习合格者准予毕业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后安排。

在日本,当年毕业的本科生可参加当年举行的国家医师考试。国家医师考试一般在每年的2月举行,时间为3天,要求必须有完成本科医学教育的证书才能报名参加考试。考试多以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分为必答题和选答题,必答题必须正确80%以上,选答题根据当年形势而定。考试合格者后授予国家医师执照。根据日本厚生省颁布的法令,强制要求所有获得国家医师执照者参加毕业后临床培训(man-datorypostgraduateclinicaltraining)或称住院医师培训。毕业后培训一般为期2年:第一年培训内科(不少于6个月)、普通外科(不少于3个月)和急救医学(包括麻醉);第二年培训儿科(不少于1个月)、妇产科(不少于1个月)、精神医学(不少于1个月)和社区医疗服务(不少于1个月)。培训机构分为独立医院、协作医院和行政医院。独立医院为各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或者教学医院,可单独负责毕业后临床培训,而协作医院和行政医院必须联合培训。经过毕业后临床培训后,他们可选择攻读研究生而进行专科培训成为一名专科医生,也可以直接进入社区作一名全科医生。

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在第五年1月份可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研究生入学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并被报考的高等医学院校院校录取者,可于本科毕业后进入该院校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未参加“研究生入学全国统一考试”和参加考试但未被录取者可选择参加临床工作。选择参加临床工作者可在所选择医院进行住院医师学习,并参加“全国职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分为笔试和临床操作部分,两部分均通过者,相关部门授予医师执照和处方权,准予参加临床工作。近年来,一些高等医学院校结合国外经验,形成了系统的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培训时间北京为5年,上海为3年。2013年起,我国将全面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过培训者颁给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证,受训者通过“全国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后方可参加临床工作。

总之,日本医学教育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规模和体系,建立了比较实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并且更加重视本科生临床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拥有比较成熟的医学改革经验。我国和日本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生教育有着明显不同。而且我国正处于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吸收日本医学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并根据我国医学教育的具体实际进行积极地研究和探索,那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也能走出一条符合自己的、成功的医学教育改革之路。

医学院毕业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医学院校;基层就业;就业形势

0 引言

近些年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鼓励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走向基层,学以致用,为基层服务,尤其是医药卫生人才下基层的计划,这样既解决了日益紧缺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缺失的大问题,也为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大提高了就业率。因此,各类高等医学院校,尤其是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适时调整办学方针、与时俱进,开展教学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基层培养计划。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等项目的启动,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考研加分和机关事业单位选聘时实行优先录用等优惠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就业。

1 办学方向倾向于为基层服务,为基层就业垫好基石

许多高等医学院校审时度势,依据现有及将来医药卫生人才的缺口及就业趋势,合理改进办学方针及方向,适时进行教学改革,修改适合基层卫生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为基层就业人才适应基层环境提供了保障。以牡丹江医学院为例,目前正开展“基层应用型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立项课题研究,该项目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该项目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全面落实《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培养出“留得住、用得上”应用型卓越医学人才。牡丹江医学院的办学方向确立为“为农村办学、为基层服务”,这一办学方向在1997年学院迎接原国家教委专家组本科评估时被总结为“二为”办学特色,并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一办学方向实实在在的体现在学院的各项工作中,尤其是就业工作。学院坚持这一办学特色,计划将用4~5年时间,完成特色应用型医药学本科人才培养试点的周期实践,形成比较成熟的特色应用型医药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适宜基层工作的高质量人才,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2 目前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现状

2.1 人力资源总量不足

目前,我国大力推进农村医疗改革,加大了农村医疗、社区医疗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部门的投入,扩大了基层医疗的规模,与此同时产生了一个严重的人员缺口。能适应基层服务特色的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社区的公共卫生人才更是缺口较大,一些社区医院、乡镇医院的护士比例没有达到标准配备,低于正常。

2.2 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基层卫生人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能力低的现象。本科以上人才占比例不高,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专科人才,甚至无学历人才。由于近年新进人员较多,中级以下职称人数较多。另外,基层工作人员任务较重,没有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所以能力上肯定不足。

3 影响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因素

3.1 学生自身择业观

很多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基层就业根本就没在他们的选择范围内。以牡丹江医学院为例目前我院,毕业生的择业价值观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视野较狭窄,缺乏创业创新的精神准备,更不能适应艰苦条件,一味追求大城市、高收入。多数毕业生看好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把择业定位在城市、大医院、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反映出毕业生追求高薪、追求舒适、追求名气的心态。通过我们这次调查发现:在全校医学专业抽样调查的800名毕业生中,93.5%的毕业生倾向于在省、市级单位就业,6.5%的毕业生愿意在县级单位就业,而乡级以下单位则无一人考虑;76.6%的毕业生倾向于在三级(三甲,三乙)医院就业,23.4%的毕业生愿意在二级(二甲,二乙)医院就业,而一级医院则无人问津;89%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刚毕业月薪就应该在1500元以上,甚至2000元以上。

3.2 用人单位需求转变

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日趋饱和,医学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接纳毕业生时考虑的问题已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大中城市的综合性医疗机构、经济发达地区的县级医疗机构原则上都需要硕士,其次就是获得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证书。基层则相对要求较低。可是由于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过高,造成了就业难现象。医学专业毕业生人数在增加,就业难度逐渐加大。由于高等医学院校扩大了招生规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加剧了就业竞争。另外,目前基层的绝大多数医院的发展重点不在扩大规模而是以急需的、具备一定资历的专业人才为主,大量接收毕业生的状况是不存在的。因此,医学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

医疗卫生人才基层就业是大势所趋的,要如何处理好基层就业用需之间的矛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要出台相应的政策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更要为医学专业毕业生营造适合的空间。作为毕业生也应考虑到主动适应基层环境,为基层老百姓服务,到缺医少药的地方去,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的实际需要的地方去,实践救死扶伤的崇高理想。相信通过全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吴磊.医学院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38-40.

[2]邹小荣.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困境与出路[J].孝感医学院学报,2011(6):76-78.

[3]闫珂,孟晓红,常淑香.高职临床专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问题的调查及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23):75-76.

[4]裴丰庭,齐玉龙.新医改政策下医学生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建设[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5):66-68.

[5]王红漫,包鹤龄.医学生赴基层医疗机构就业意愿探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2):184-187.

[6]艾丽娟,山世泰.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不足的原因与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11(9):56-57.

医学院毕业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校 360度 就业

近年来,赣南医学院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就业工作新模式、新方法,经过多年的学生就业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摸索出“360度就业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思路,全力塑造自身特色,很好地实现了毕业生“充分就业、公平就业、体面就业、安全就业”;形成了“全员关心就业,关心全程就业”、“分类指导,热情服务,搭建学生与招聘单位沟通渠道”、“专业队伍与教师良性互补共同推进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一、360度就业工作模式的理论内涵

“360度就业工作模式”主要突出全校上下总动员,挖掘与整合各方资源,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尽最大可能性发挥各方力量。

――数量概念:360意指“全员关心就业,全员参与就业”、“全员充分就业,全员体面就业”。

――时间概念:360意指“全天候、全年就业与指导”。

――空间概念:360意指“全覆盖、全方位就业”。

“360度就业工作模式”的实质就是就业工作服务理念的高度概况:人人参与就业,时时都有就业服务人员与就业岗位信息,处处都有合作就业医疗单位。

人人――学校所有教职员工、在校生、毕业生、校友以及关心学校发展的一切人员。

时时――全天候均有专门就业服务工作人员对就业政策的咨询与解答;同时随时通过飞信、qq群以及博客等通讯网站与更新单位招聘信息。

处处――“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全国各级省、市、县或乡镇等相关单位建立长期人才合作关系,同时依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以及学生就业心理倾向,在就业单位的地域选择上,力图涵盖所有生源地所在县市各个企、事业单位。

二、360度就业工作模式的应用―以赣南医学院为例

1.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各年级积极配合和协助

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生毕业前一年学院就确定了就业联络员,专门负责毕业年级学生的学生管理、学生就业工作,把毕业年级学生实习、学生管理与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根据就业政策研究制定出符合我院实际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并积极抓好贯彻和落实。

2.整合多方资源,搜集就业信息,拓宽就业领域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赣南医学院就业工作小组将就业引导工作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把宝贵的校友资源和单位资源纳入到学生培养过程。

(1)走出去,请进来,主动与全国各省市几十家用人单位及校友进行走访与沟通,掌握足够的信息,以有利于学生异地生实习的安排和毕业生就业率的不断提高。

(2)积极主动,提供并创造优质就业环境与机会。

为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与机会,学校利用校友与合作医疗单位等各种资源,主动邀请全国各地相关医疗卫生单位来我校招聘人才,为广大毕业生的安心就业、体面就业提供了保障。

3.关注全程化职业辅导,引领学生做好自我探索和职业规划

首先,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指导咨询等方式,积极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避免期望值过高的现象。

其次,加大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使他们真正成为能吃苦、乐奉献、勇创业的新时代合格人才。对于文化课成绩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考研或进一步深造;对于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学生,通过临床技能操作大赛、实践教学等多种手段加强他们实践能力和技能的提高,要求他们参加各种活动,争取多拿一些奖证,为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同学们基本上能找准定位。

第三,针对家庭贫困以及拿不到学位证书等就业困难的个人与群体,首先注重日常就业心理的咨询,帮助他们排解心理障碍,缓解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建立就业自信心;其次根据每个贫困生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为他们组织专场招聘会,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面试成功率;再次,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档案,向急需人才的用人单位优先推荐。

三、总结

实践表明,赣南医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360度多元化多层次的就业工作模式,已经在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进一步在理论与实践中并不断完善360度就业工作模式,争取取得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龙惠萍.以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促进就业率的提高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J].2012(15).

[3]黄贞贞.就业观念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分析[J].金田(励志),2012(07).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0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 ,课题编号:JXJG-10-16。

作者简介:

邓寿群(1975-),男,江西石城人,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管理学硕士,讲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陈S琪(1973-),男,赣南医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黄洪强(1976-),男,赣南医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学。

医学院毕业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就业;思路

据预测,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49万,比去年增加22万人。而随着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医学院校的办学条件快速改善,医学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总量持续攀升。医学生就业呈现专业性强,学历需求高,基层发展路径窄等情况,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等医学院校应积极破解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大胆探索就业工作新模式,进一步推进毕业生就业。

一、医学院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分析研判不足,招就培养联动不紧

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重要反馈。就业数据监测分析的完备性、准确性、及时性是就业质量的坚实依据。医学院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数据监测大部分还停留在就业率,毕业去向,就业分布,满意度等表面要素上。而毕业生求职行为、价值观、意向状况,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评价和建议,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化等深入分析不足,就业工作的总结也多为数据研判不足的经验之谈。

(二)就业服务模式传统,信息平台建设滞后

医学院校由于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性高,就业渠道狭窄,跨专业就业困难。学生专业水平成为最重要的就业力评价指标,课业负担相对较重,医学生接受综合素质锻炼的机会远没有综合性高校多。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数量不足,整天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无法满足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以上情况造成了就业服务的开展以迎合毕业生专业领域就业为目标,无暇进行更深入的生涯规划辅导和就业能力提升服务。就业服务停留在举办招聘会,发放就业手册,进行模拟面试等传统方式,缺乏创新性和个性化。

(三)思想认识有所偏差,创业工作推进乏力

2014年12月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15号),将大学生“创业”提到了一个新高度。而由于受医生社会使命、医学生培养目标和成才途径等因素影响,学生和家长仍然将在医疗机构工作视为学生的最终出路。医学生不愿转行,承受家庭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创业意识比较淡薄,创业能力十分有限。还有教师认为创业教育与医学培养目标不适应,医学院不适合开展创业教育,创业工作得不到应有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创业工作推进乏力。校园缺乏创业文化土壤,创业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有待完善,创业教育师资不足,任课教师几乎都没有创业经历,难以对医学生创业实践进行指导。

二、就业工作转型新思路

(一)由强调就业率向高质量就业转型

由于我国医药卫生人才总量不足与局部饱和的情况并存,医学生市场需求稳定,就业工作定位逐步从提高就业率转变为保持就业率,提升就业质量。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学校需加强就业指导的全程化、规范化建设,从职业指导转向生涯规划。构建政府领导、高校指导、社会引导、家庭疏导、学生主导的“五导”服务模式,自觉自愿将个人的长远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协调起来,积极参与“三支一扶”“选聘选调”“乡镇卫生院工作”计划。另外,在社会资本办医的快速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医学生进入优秀非公立医院、企业工作,甚至自主创业,切实发挥医学生潜力,实现自我价值。

(二)由内部核查向外部监督转型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高校要回应社会关切,每年制定就业质量年报。除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外,还要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深入分析,研判就业趋势,反馈就业对招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影响。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将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大计紧密结合。建立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导高校优化招生和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可委托第三方评价,对院校的教学和就业工作进行专业、客观、准确的评估,从而找出自身发展建设的挑战和机遇。三是吸引社会关注,倒逼就业工作。促进就业工作建立数据监测研判机制、加强科研建设、凝练打造特色工作,进一步提高就业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品牌化水平。

(三)由传统服务向“指尖上就业”转型

随着90后成为就业创业的主力军,原有的招聘模式也紧跟时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智能招聘和求职也成为了新时尚。医学院校应着力构建整体互动信息化服务平台,充分利用门户网、易班网、微博、微信、QQ等网络资源,通过手机客户端,将经过筛选,针对性强的就业政策,需求等信息分类推送到毕业生手中,让毕业生实时了解就业动态,打造“指尖上就业”。

(四)由忽视创业向就创业并重转型

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总理表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于是,2014年被誉为“中国创业元年”以及“创业最好的时代”。教育部2014年12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高校加大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力度。鼓励引导大学生创业,是一项长远国策而不是权宜之计。医学院校要拓展对人才培养标准的狭隘理解,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组织、协作、竞争的能力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这与创新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是一致的;要继续加快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培养,规划设立医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医学生创业实战活动,大力推动医学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林诗文.新形势下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新思路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0(7).

[2] 覃克强.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中的几个认识误区分析[J].华夏医学,2013(4).

医学院毕业总结范文第7篇

提升医学教育水平,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是我国在改革不断深化新时期下的重要课题。研究比较中美医学院校建制、医学教育体系构成、医学生培养环节以及医学人文品质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对我国医学教育的改进措施,对于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疗的整体水平提升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医学教育;医学院校;中美比较;诊断;治疗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大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不断提高,社会对医学教育的探讨也倍受重视和关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学教育经验,培养具备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有利于我国医疗质量的整体提升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美国高等医学教育是西方医学教育的代表,近两年,笔者通过走访留学生、查阅文献,并先后赴美国哈佛医学院、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等医学院校进行交流访学,对美国的医学教育体系有了深入认识。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中美两国高等医学教育在建制、教育体系构成、医学生培养环节以及医学人文品质等方面的差异,以期对我国的医学教育有所借鉴和启示。

1中美医学教育的比较与分析

1.1中美医学院校的体制存在差别

中美医学院校在建设、筹资和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现有医学院127所,其中州立76所,私立51所,而我国医学院校均由政府建设。美国医学院校经费来源主要包括有偿服务、研究经费、政府拨款和校友捐赠等,筹资能力较强,而政府拨款则是我国医学院校较为主要且单一的经费来源。美国医学院校的质量评估主要由非政府的第三方组织高等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进行,联邦和州政府通过教育拨款和科研资助等形式对各医学院校略加影响,我国医学院校由政府统一领导,全国实行基本一致的学制和课程[1]。从上述方面可以看出,中美医学院校在办学性质和宗旨上存在本质差异。美国医学院校实行“精英教育”,旨在提高医学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院校具有很大的自,可以自主调整办学方向,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因此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较强的灵活性。我国医学院校推行“大众化”教育,旨在在较短周期内培养能满足于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医药卫生工作者,但受制于院校隶属关系的差别,或由于区域间的政策差异造成的资源分配不均衡,较容易导致不同医学院校间办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出现差异。值得指出的是,这一差异从根本上是由中美两国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适应了本国国情。

1.2中美医学教育体系存在差别

美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较为完整性,通常由“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部分组成。其医学教育起点较高,报考考生须完成4年大学本科学习且修过医学预科教育课程,通过医学院入学考试后才能就读。美国医学院校教学大纲为4年制,成绩合格者授予医学博士(medicaldoctor,M.D.)学位。M.D.的学习课程与医师执照考试挂勾,学生在前2年学习医学基础课,结束后要参加执照考试的第一部分,后2年进入教学医院,临床课程、见习和实习结合在一起,结束后参加执照考试的第二部分,合格后才具有申请住院医生的资格。M.D.毕业后须经过年限不等的培训(包括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等),完成执照考试的第三部分后方可获得行医执照。美国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法律规定医生须接受知识更新教育和考核,合格后才能获准更新执照[2]。相比之下,历史原因造成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院校医学教育”的学制和培养模式较为复杂,主要有五年制临床本科、八年制本硕博一贯制、三年制临床型或科研型硕士、三年科研型博士等。“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较为薄弱松散,我国的医学本科生毕业后工作1年以上即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硕士、博士在读期间只要有单位挂靠,也可以申请考试,通过后即可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工作。医学教育体系所导致医学生专业素质的差别较为明显。美国医学院校的培养模式要求所有具备行医执照的医生都有在大型教学医院的从业经历,保证了医生都具备较为扎实的临床功底和较为一致的专业水准。对基础科研感兴趣的医学生在校期间还可申请攻读生物医学哲学博士学位(philosophiaedoc-tor,Ph.D.),毕业获得M.D.和Ph.D.的双学位。双学位博士除了临床知识学习和实习以外,还需要在实验室接受长时间的基础科研训练,发表一定质量的科研论文后才能获得学位[3]。相比而言,我国医学院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现阶段通常难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且不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水平差别较大。在研究生层面,由于我国医学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学术型研究生阶段进行科研的同时,往往不能兼顾临床技能的训练,毕业后存在到了临床“不会看病”的问题,而专业型研究生虽然临床技能娴熟,但由于缺乏基本的科研培训,创新能力难以提升。

1.3中美医学教育实施的各环节存在差异

首先,中美医学院校的生源存在差异。如前文所述,美国医学院学生的入学条件严苛,只有成绩拔尖、素质全面的本科毕业生才能通过,相当于研究生教育。从医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在学医前就接受了高等教育知识体系的训练,并选修了医学相关课程,保证了在进入医学院后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可以说,在美国上医学院绝非一时冲动的想法,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学生的稳定性和成熟度也更好。相比而言,我国的医学院校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由于每年招生数量较多,竞争不太激烈。尤其在近年,医学院校报考人数还有逐年下滑的趋势。对于我国的医学生来说,多数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对于未来职业的认识度和责任感并无感性认识,以致在今后求学时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失去耐心和热情。其次,中美医学院校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存在差别。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医学教育将基础课程进行学科间交叉整合并集中安排授课,不仅能减轻学生负担,更能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客观、整体地学习和思考,知识体系搭建得更为牢固。美国医学教育还注重基础与临床学科间的联系,在基础学科教学中密切联系临床,在临床见习、实习中继续强化基础学科知识。临床实习时,科目设置除“内、外、妇、儿”等常规科目外,还设置了急诊医学、老年医学和家庭社会医学等科目,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4]。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基本框架仍然遵循着基础、临床、实习的“三部曲”,三个阶段过分明确和独立,加之学科界限明显,把完整的人体和生命现象人为地割裂,医学生在学习过程感觉较为枯燥,也难以对医学体系形成综合、整体的认识。再者,中美医学院校的教学目标设定存在差异。美国医学高等教育一方面强调培养在高校或医院中兼具基础性与临床性的专门医学人才,另一方面强调培养科研机构的研究者和传播知识的医教人员,目标设定较为清晰,能够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5]。我国医学生培养的目标较为模糊,按教学目标要求,本科毕业的医学生应该具备较为基本的临床技能,但实际情况却无法满足医院需求,促使毕业生纷纷考研。而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学业培养本科化,课程设置专业化,过于强调专业性的学习训练,导致研究生知识结构单一,综合能力不足。部分医院的专业培养并未能融入临床实践,甚至有些学生仅会做课题写文章而与临床脱节较严重,导致临床能力较差。此外,中美医学院校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存在差异。美国医学院较早开展标准化病人和计算机模拟系统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我国医学院校,受制于发展水平和经费投入等客观条件限制,教学手段相对落后。美国医学院校中已普及“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PBL)”和“以社区为基础的学习方法(CBL)”等教育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也有所裨益[6]。我国的医学院校现阶段仍然维持传统学科型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堂理论知识灌输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得我国培养的医学生多是会考试的学生,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最后,中美医学院校在学业考核方面存在差异。美国每个医学院都自主建立了考核体系,除了对读写综合能力、与病人交流能力和标准化病人的评估,还需要评估学生对医学道德、医疗法规以及循证医学等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此外,还要评估学生对待病人的耐心程度和紧急状态下对病人处置等能力[7]。我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考评通常是考多评少,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核为主,考核方法也较单一。此外,对医疗法规、医德人文等方面则较少考评,使得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得不对这部分内容重新补课。

1.4中美社会医学人文品质的差异

中美两国教育体系的差异,以及两国文化经济等国情方面的不同,直接反映在两国医学生在能力、个性、气质等方面。美国医学生交流能力强,无论是同患者交流和与同事交往,都能够从容应对、侃侃而谈。讨论问题时,美国医学生常能提出不同见解,能够有理有据的进行辩论。在课题研究进展汇报时,即便是进展不多或者不顺利,往往也能娓娓道来。我国的医学生大多生涩腼腆,交流和沟通能力有所欠缺,和病人接触时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专业性和信任感。在学术场合,我国医学生提问和发言也不够积极,反映出学生在校时这方面能力较少接受训练。美国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愿强烈。在美国院校的实验室,假期经常可以见到高中生来见习实验技术并参与学术活动。由于学生较早接触科研活动,创新的理念也较为超前,使得他们与我国的同龄学生相比思维更活跃,求知欲和创新欲也更强。我国医学生通常接触科研较晚,往往在研究生阶段才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不少医学生把临床和科研对立起来,对科研活动疲于应付,实用主义明显,创新的动力和后劲都明显不足。美国医学生职业远景明晰,加之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入职后享有的丰厚薪酬和崇高的社会地位都使得医学生精益求精、发奋学习,而我国的医学生临近毕业时往往境况较为窘迫,为寻找工作或升学等大费周折,养家糊口颇有压力,难以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学习业务中去。

2美国医学教育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中美医学教育的比较,不难发现中美历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与差异。美国的医学教育体系和模式中不乏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方面。

2.1改革医学院校体制,完善医学教育结构

在当前市场经济和改革深化的机遇下,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模式应当体现出向“政府宏观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鼓励自主办学”的新体制模式转变,从宏观上推动医学院校质量提升,突显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在医学教育体系结构不均衡、不完善,一使得医学院校在有限的时间内负担了过重的教育任务,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高等医学教育体制,在加强和规范医学院校教育;二是在缺乏完善的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情况下,使得医务人员过早地专业化、专科化,因此必须着力加强和完善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

2.2明确医学教育目标,优化医学生培养模式

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实际上是短时期内的高度专业化教育,虽在较短时期内缓解了医疗资源短缺的状况,但却影响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和对医学生兴趣潜能的培养。因此,我们亟需探索和设定适应我国国情的医学教育目标,适当简化医学生的培养模式,并提高医学生相关待遇。我们可以参照美国的医学生培养模式,明确不同年制、不同学制医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让医学生能根据自身兴趣进行职业规划,选择不同的职业道路。

2.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

在医学教学中,我们应当秉承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应当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培养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应当鼓励医学生尽早接触临床,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感性环境。应当及时升级教学硬件,引进标准化病人和计算机模拟系统等方式进行教学、训练和考核。应当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推广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当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建设,培养医学生的社会医学能力,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3结语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学教育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喜的是,近年来全国医学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医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信在汲取、总结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后,我们能够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医学教育体系,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凌保东.中美高等医学教育比较及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33-35.

[2]吴春丽,RichardS.BaeMD.美国医学教育体系运行简述[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4):676-680.

[3]朱洪英.美国医学教育的特点与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4):2207-2208.

[4]丑赛,赵峻,杨萍.浅谈美国医学教育的临床教学反馈[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35(10):1440-1442.

[5]周蓝波,周国平.美国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3):470-473.

[6]刘隽,赵周彦,舒静.新一轮技术变革中的美国医学教育[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6):107-114.

[7]李京红.美国医学教育中的医患和医际关系[J].中国医学人文,2016,2(11):41-42.

医学院毕业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医学信息类专业;高等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对加强健康医疗(卫生)信息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使得卫生信息化人才能力培养得以强化。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信息类专业作为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及时调整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缩小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差距。本文通过调查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信息类专业教学情况,总结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并对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发展提出建议。

1研究对象

在宏观了解全国高校医学信息类专业设置情况的基础下,根据专业开设时间,从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域选取9所高等医学院校,分别是中国医科大学、新乡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以这些医学院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分析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

2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医学信息类专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目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向下涵盖专科教育,向上发展为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教育体系[1]。

2.1培养目标

9所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基本情况及培养目标见表1[2~10]。可见,各高校在该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均体现出了专业性及行业应用性。

2.2师资队伍

通过调研发现[2~10],各校师资队伍有一定保障,专职教师10~25人,学位以硕士学位及以上为主,大多数院校博士所占比例大于学士所占比例,另外通过调查了解到部分学士学位教师正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专业背景方面,以管理学、情报学为主,也有医学、法学、理学等专业背景,较广的专业背景使得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复合型得到强化。

2.3课程设置医学信息类专业的交叉性和综合性

决定了该专业课程设置的复杂性,如何将管理学相关课程、计算机类课程、医学相关课程合理安排,成为医学信息类专业面临的问题。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类专业开设以下课程:(1)医学基础知识课程:包括人体形态学、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综合机能实验、诊断学等课程;(2)计算机技能课程:包括计算机编程、网络架构等课程;(3)信息管理知识和技能课程:包括信息检索、信息组织等课程;(4)外语技能课程;(5)数学和统计学课程。新乡医学院医学信息类专业开设以下课程:(1)医学课程: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课程;(2)情报学课程:包括信息管理、信息组织、医学情报分析研究、医学文献主题标引、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检索等课程;(3)信息技术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课程;(4)社会实践。湖北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类专业开设以下课程:中医学基础、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管理学原理、卫生经济学、运筹学、信息管理学基础、信息组织、信息分析、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卫生信息管理、病案信息管理学、网络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XML与电子病历、数字医学图像、数据统计分析、医院信息化项目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信息类专业开设以下课程:数据统计与信息分析软件包、卫生信息资源、医学信息分析、C++、数据库技术与医药管理应用、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卫生信息安全管理、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病案信息学、国际疾病分类、医院信息系统、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信息检索、多媒体技术、预防医学、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卫生经济学。

广东药科大学医学信息类专业开设以下课程:信息学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西方经济学、运筹学、管理学原理、管理统计学、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Java企业开发、医学决策分析、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挖掘、企业资源计划、临床医学概论、药学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训、数据库工程师实训。西南医科大学医学信息类专业开设以下课程: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卫生事业管理学、医学统计学、普通物理学、电路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图形图像处理、管理学原理、运筹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医院信息系统、医学信息收集与信息处理等。辽宁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类专业开设以下课程:基础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卫生事业管理、管理学基础、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行政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医院管理学、战略管理、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安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类专业开设以下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相关课程以及管理学、信息管理学、卫生信息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以及计算机技术、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等。川北医学院医学信息类专业开设以下课程:管理学原理、运筹学、统计学、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技术与应用、医院信息流程学、数据库原理、SQLServer数据库应用技术、网站建设与维护、医院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医学信息分析。可见,早期(2000年以前)医学信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特点是医学基础课程体系较完善,以计算机技能和信息管理技能课程为主;中期(2000—2008年)医学信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特点是医学基础课学习以概论为主,以医院信息系统课程为主;近期(2009年至今)医学信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侧重于数据库系统、卫生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课程。

2.4教学条件

9所院校均设有一间及以上实验室,大多安装了虚拟医院信息系统。在实践教学方面,各院校均有服务于实践教学的数量充足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以医疗机构为主,还包括医学院校图书馆、医学信息研究所、公司企业、医学编辑部门、疾控机构等,可以较好地满足正常实践教学需要。

2.5医学信息类专业现状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看出,医学信息类专业在师资队伍方面有一定的保障,但存在地区差异性;在课程设置方面,不同时期开设医学信息类专业的高等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侧重点不同;在学制方面,基本以四年为主,学位类型以管理学学位为主;大多以图书馆和附属医院作为实习基地,虽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保证,但实习基地的范围还需拓展。通过实践教学,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念,掌握技能,增强实践能力,促进就业。

3建议

3.1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

强化能力培养,在教学中注重创新思维培养;创建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如医院信息系统等),加大医学信息组织、信息检索、数据结构等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所占比例,强调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培养;重视专业见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在毕业论文中增加系统设计的题目与内容,同时避免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工作流于形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2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紧跟学科教育发展步伐,重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管理科学等基础学科,重视实践教学,构建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宗旨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3培养医学信息类专业教师,改革课程体系

以培养医学信息类专业带头人为重点,提高医学信息类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改革课程体系,与时俱进,打造特色课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3.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升毕业实习效果

在调研毕业生就业方向的基础上,丰富实习基地类型,扩大实习基地的地域范围,提高专业影响力,重视毕业实习方案的制订,以使学生通过毕业实习提高岗位胜任能力。

参考文献:

[1]曹高芳.医学信息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EB/OL].

[3]新乡医学院2017年招收专业介绍[EB/OL].

[4]信息工程学院[EB/OL].

[5]本科专业介绍[EB/OL].

[6]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工][EB/OL].

[7]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EB/OL].

[8]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EB/OL].

[9]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EB/OL].[1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EB/OL].

医学院毕业总结范文第9篇

日本高等医学院校本科学制为6年。在日本,报考医学院校的考生较多,但录取人数较少,日本共有80所医学院校,每所院校每年招生100名左右,共招生8360名左右[1],竞争激烈,难度较大,因此生源质量相对较高。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学制设置为5年,部分院校有7年本硕连读、8年本硕博连读。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相对多一些,每个院校每年招生在100-500名不等,且根据国家扩招政策,招生人数每年增加,但随之生源质量在下降。

二、教学改革

(一)基础与临床教学。

日本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从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两个方面开始对本科生医学教育改革进行了尝试。但为了加强临床教学,培养和提高本科生的临床能力,部分院校通过减少或者压缩基础教学课时和内容的方式目前尚有争议。另外,“楔形”教育在日本医学院校之间开始普及,“楔形”教育是指将专业课学习楔入基础课学习当中,提前开始专业课学习,并在高年级重新对一些基础课程复修,这样既能满足低年级医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渴望,也能满足高年级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需求,同时将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的教学计划统一起来,就某一器官、系统和组织等从生理、组织胚胎、系统解剖、病理等方面横向集中讲授。我国一些高等医学院校虽然在本科生基础和临床教学改革方面做过一些尝试,但受到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深度不够,力度不强,决心和信心不大,不能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未能突破基础加临床的“分担式”教学模式的限制,即两年半基础教学,一年半临床教学和一年临床实习的模式。

(二)样板核心课程(themodecorecurriculum)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

日本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医学教学模式改革开展了积极探索,并将一直推崇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转变到“培养临床能力型”的教学模式上来。结合西方的医学教学改革经验,日本一些高等医学院校开始逐步推广样板核心课程和“PBL”教学模式。从2001年4月起,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医学教育模式和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指南》,供全国各医学院校参考应用[2]。样板核心课程的实质就是要课程之间的联系系统的进行课程整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挑选和改革,重点在加强临床教学,其总体目标是培养优秀临床医师。根据2005年的调查,日本有66所医学院校已经实施了《医学教育模式和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指南》[3]。另外,日本一些医学院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始追求教授内容新颖化、考试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从根本上革新了教学理念、学习理念。PBL教学法病案是线索,问题是平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偏重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只充当认知学习技巧的教练角色。其设计思路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PBL教学法的主要优势在于:首先它能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其次可使有关课程的问题尽量当场暴露,并在讨论中加深印象;另外它能锻炼学生文献检索、逻辑推理、查阅资料、总结陈述等多方面能力。1990年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率先实行了PBL教学法,一些高等医学院校紧跟其后,其中79所医学院校中有63所(80%)已将PBL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另有13所院校正在计划之中,各医学院校PBL教学时段不同,但所有PBL方案均为与讲座相结合的杂交型。PBL在注重培养临床思维、强调实用性知识的传授、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效果十分显著[4]。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对本科生临床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开始重视起来,率先引进了PBL教学方法并进行大力地应用和推广,随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对PBL教学方法也开始积极探索和尝试,但由于教学资源和教学体制等多方面的限制,目前仍没有统一的模式。对于如何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开展和推广PBL教学模式,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热点话题,也是难点问题,这需要一批高等医学院校和学者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以及一些部门的大力支持。

(三)科研能力培养。

日本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十分重视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部分院校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机制。本科生的科研培养计划被作为必须课安排到第四年进行,各院校首先向每位本科生介绍各个实验室的科研内容、导师及实验员的科研方向,本科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后,实验室安排导师介绍自己的实验研究,并与本科生相互交流,本科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导师和相应的研究方向。然后在导师安排和指导下,本科生进行一些简单实验以熟悉实验过程、实验仪器及设备。之后本科生通过对实验的熟悉和文献学习,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开始实验。实验过程中,每周实验开始前本科生都被要求汇报自己本周试验计划,并且实验室将定期举行研讨会,会上学生向导师和其他实验老师汇报自己实验进展,听取导师意见并进行总结。第四年结束后,院校将组织专家以答辩的形式对每位本科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本科生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5]。我国教育部和各高等医学院校对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也比较重视,专门设立了“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基金”等多项基金支持本科生的科研项目,并且部分高等医学院校设立自己的基金支持本校学生的科研项目。本科生首先需要自行联系一位或多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老师作为自己项目的导师以及数名本科生形成科研团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自己的项目计划书,包括项目内容、时间、预期效果、经费预算等,并向学校组织的专家团进行汇报,经专家审核通过后学校发放经费开展项目,项目周期一般为一年。项目中期,专家组将对项目实行情况听取本科生汇报。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并须向专家组递交结题报告书,专家根据审核该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来决定是否给予结题。另一方面,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活动不作为必修课,而是在课余时间进行,这大大限制了医学院校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的提高。但随着国家和各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视和在资金投入上逐年增加,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本科生会参加到科研项目中去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四)临床技能培训。

日本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见习一般在第四年,实习在第五年。由于在第四年、第五年仍然穿插着基础课程学习,所以临床见习和实习周期相对较长。日本法律规定未获得医师资格的公民禁止进行医学操作。各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只能在学生和学生或者学生和老师之间模拟医生与病人进行操作。这明显限制了本科生对临床诊断技能和操作方法的掌握。近年来,随着标准化病人(StandardPatient,SP)的出现,日本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经过培训后的正常人在临床教学或考试中充当病人,医学生在模拟病人身上进行相应的诊疗操作,病人做出相应的表现,整个过程中,模拟病人担当了评估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在我国,第三年下学期进行临床技能培训,临床见习在第四年与专业课一起进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和二十世纪初,由于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不十分严格,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的见习和临床技能培训部分可以在病人身上进行,但随着2002年4月4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关于“举证倒置”的观点提出以后,患者的权益开始得到充分维护的同时,本科生的见习和临床技能培训资源缺乏的问题也凸现出来[6]。临床技能培训也从科室走进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SP教学法开始推广和应用。但由于需要临床经验丰富的人充当模拟病人而且培训资源缺乏,目前只有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以及汕头大学医学院等少数院校开展,且大多数是以“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StandardPatient,SP)的形式进行。

(五)临床实习。

日本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要求本科生在第五年开始进入临床实习。平均为40周,共计1100学时左右。从2005年12月开始,日本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经过临床技能培训后,必须通过公共成效考试(TheCommonAchievementTest,CAT)考试才能进入临床实习。CAT包括计算机考试(Com-puter-basedtesting,CBA)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两部分组成,其内容根据样板核心课程而定[7]。日本的临床实习分为三种:诊疗见习型、模拟诊疗型和诊疗参与型。日本的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临床实习以诊疗参与型为主。住院医师与实习生组成诊疗小组,实习生参加实际的日常诊疗活动中以提高实习生的临床能力。各高等医学院校对实习生采取观察记录、共用考试和OSCE进行考核。其中半数以上学校采取网络版医学测试(NationalBoardofMedicalExamination,NBME)进行[8]。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结束后,学校将组织学生参加临床技能考核,考核通过者才能进入临床实习。医学院校本科生一般第五年进入医院实习,时间为一年。实习采取轮转制,学生轮流在各科室实习,每个科室实习三个星期左右。在各科室实习期间,实习生由带教老师一对一指导,并参与到带教老师所在的诊疗小组中,且实习生需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病史询问、病历书写、病人处理和一些常规操作。在每科室实习完毕后,经过出科考试,带教老师给予评定并提出意见,然后科室负责人给予评定合格后,实习生方可转往下一个科室实习。在一年实习结束后,实习医院根据实习生表现,给予评定,评定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六)成绩考核和学位授予。

日本各高等医学院校在第六年末自行举行考试,一般为书面考试,也有OSCE形式,但考试内容不同,通过考试者将会颁给学士学位。在我国,各高等医学院校在第五年结束后组织考试。大多数院校都有自己的规定,一般要求在五年内各科考试平均成绩及格、实习合格者准予毕业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七)毕业后安排。

在日本,当年毕业的本科生可参加当年举行的国家医师考试。国家医师考试一般在每年的2月举行,时间为3天,要求必须有完成本科医学教育的证书才能报名参加考试。考试多以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分为必答题和选答题,必答题必须正确80%以上,选答题根据当年形势而定。考试合格者后授予国家医师执照。根据日本厚生省颁布的法令,强制要求所有获得国家医师执照者参加毕业后临床培训(man-datorypostgraduateclinicaltraining)或称住院医师培训。毕业后培训一般为期2年:第一年培训内科(不少于6个月)、普通外科(不少于3个月)和急救医学(包括麻醉);第二年培训儿科(不少于1个月)、妇产科(不少于1个月)、精神医学(不少于1个月)和社区医疗服务(不少于1个月)[9]。培训机构分为独立医院、协作医院和行政医院。独立医院为各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或者教学医院,可单独负责毕业后临床培训,而协作医院和行政医院必须联合培训。经过毕业后临床培训后,他们可选择攻读研究生而进行专科培训成为一名专科医生,也可以直接进入社区作一名全科医生。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在第五年1月份可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研究生入学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并被报考的高等医学院校院校录取者,可于本科毕业后进入该院校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未参加“研究生入学全国统一考试”和参加考试但未被录取者可选择参加临床工作。选择参加临床工作者可在所选择医院进行住院医师学习,并参加“全国职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分为笔试和临床操作部分,两部分均通过者,相关部门授予医师执照和处方权,准予参加临床工作。近年来,一些高等医学院校结合国外经验,形成了系统的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培训时间北京为5年,上海为3年。2013年起,我国将全面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过培训者颁给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证,受训者通过“全国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后方可参加临床工作。总之,日本医学教育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规模和体系,建立了比较实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并且更加重视本科生临床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拥有比较成熟的医学改革经验。我国和日本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生教育有着明显不同。而且我国正处于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吸收日本医学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并根据我国医学教育的具体实际进行积极地研究和探索,那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也能走出一条符合自己的、成功的医学教育改革之路。

医学院毕业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医改;医学检验;就业前景

2012年教育部学科目录调整,医学检验专业由临床医学二级学科转变为医学技术一级学科,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学位授予由医学学位变为理学学位。面对这样的医学教育改革(以下简称“新医改”),医疗系统看到了既能满足临床需要又符合新时期特点的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而最后一批五年制医学检验学生则多了一分就业焦虑与迷茫。而作为改革之初的最后一届医学检验毕业生面临两届学生一同毕业的巨大就业压力。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批医学检验毕业生进行就业分析与指导并且也应更贴合实际,找到更适合他们就业的对策。

1材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针对牡丹江医学院校2017届医学检验毕业生,在其大学最后一年实习期间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79份,有效率93.0%。(2)材料。牡丹江医学院校2014—2016年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调查资料,根据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筛选并总结适合目前医学检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3)统计分析。用统计图进行描述,表达统计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

2结果

(1)2017届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2017年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选择中三甲及以上医院,二甲至三甲之间医院,考研分别占25.4%,24.4%,18.0%,居毕业生择业方向前三位。(2)2014—2016年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调查结果,牡丹江医学院过去三年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方向大多集中在二甲及以下基层医院,民营医院,考研成功升学的比例比计划考研的小,进入三甲医院工作的毕业生在当年毕业生中所占比例也较小,进入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近三年在逐年增加。

3讨论

(1)基于2012年医学检验毕业生恰逢医学教育改革,2017年医学检验两届毕业生同一时间毕业,毕业人数的增加必然导致2017年医学检验专业就业岗位激烈的竞争,无形中增添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第一,调查研究发现,2017届医学检验毕业生对于自身的求职方向期望偏高,分析往届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和研究培养服务基层医疗为办学宗旨的某高等医学院校,显示目前对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以二甲及以下基层医院,民营医院为主。这些医疗机构正处在发展壮大中,需要新鲜的血液注入到基层医疗与民营医院中。这些地方对于检验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不断,恰好是解决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大助力。结合当前医学检验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也为高校办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注重办学质量的同时也应结合当前发展趋势,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养出符合当下就业行业发展的、多元化的人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而毕业生偏爱的三甲医院等工作也并非望而不及,只是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学历水平、户籍所在地等主客观条件对于最后的录用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是导致毕业生大多未能如愿在这些医院工作的原因。第二,独立医学实验室在国内的兴起,出现了迪安诊断、金域检验等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这一新兴行业的出现,随之而来的是对医学检验人才的大量需求。结合近三年某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在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工作的就业情况以及校园招聘会走访调查的结果显示,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对于医学检验毕业生的需求数量是可观的。第三,当传统就业模式遭遇挑战就会衍生出新的就业方式,毕业生们的工作选择不仅仅局限在应用专业知识的医疗领域,还开创了新的出路。“创客”成为了毕业生身上的新标签,创业为处在当前就业紧张形势下的医学检验毕业提供了新的就业选择,能让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这是对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选择的革新,是一场转变思路的变革。第四,在对2014—2016年医学检验毕业生的就业流向调查中发现,有极小部分医学检验毕业生也会考取公务员进入到事业单位工作,拓展自己的就业渠道。(2)要想缓解医学检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仅可以发掘、拓宽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还可以转换新的招聘形式。通过走访和网上调查等方式了解到的医疗机构对于检验人才的要求是注重经验。浙江省一些医院招聘医学检验毕业生,是委托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由其派遣机构内的工作人员进入医院工作,直接解决了医院检验科的人才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医院认为在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工作的员工,较之刚从学校走出来的毕业生具有经验优势。这种机构提供岗位应聘人员们需求的方式可以被很好地借鉴。刚出校门的医学检验毕业生进入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工作,医院与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合作,当医院检验科缺少人员时,由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派遣人员进入医院工作。这种新颖的就业应聘形式的实施,应该会提高医学检验毕业生的就业率,缓解新医改背景下医学检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上一篇:毕业生晚会总结范文 下一篇:技校生毕业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