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时间:2022-09-17 05:55:15

蚌埠医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395.6 R 47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8-0989-02

【关键词】 精神卫生;对比研究;学生,护理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护理专业大学生作为未来工作压力很大的一个群体,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1]。为缓解心理问题对护生的困扰,笔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问卷的形式分别对蚌埠医学院本科、专科和高职护生进行调查,拟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蚌埠医学院护理学系护理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排除躯体疾病及精神病史,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00份。其中本科200人,专科200人,高职300人;城镇学生474人,农村226人;独生子女123人,非独生子女577人;一年级300人,二年级400人。年龄在17~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57±1.36)岁。

1.2 方法 首先向护生说明心理健康调查的意义和填写要求。消除其思想顾虑并明确测试目的,然后将症状自评量表(SCL- 90)[2]发给护生进行测试。要求被调查者根据1周的实际感受按统一指导用语独立完成,当场收卷。量表收回后统一编号,并进行统计分析。以SCL-90总分≥160分或任意1个因子≥3分考虑筛查阳性,即视为有心理问题。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护生组SCL-90因子得分比较 表1显示,在校护生 SCL-90各因子得分在1.34~1.94分之间,本科、高职护生得分高于专科护生,经t检验多数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农村护生躯体化、焦虑得分均显著高于城镇护生(P值均0.05)。

表1 蚌埠医学院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护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x±s)

人口统计学指标人数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

学历本科2001.57±0.51**1.94±0.56**1.83±0.59**1.67±0.56*1.60±0.53**

专科2001.34±0.321.78±0.511.64±0.451.54±0.451.41±0.39

高职3001.52±0.68**1.74±0.481.70±0.511.54±0.511.70±0.54**

F值9.369.572.354.6620.36

P值

生源城镇2261.44±0.441.76±0.511.71±0.551.59±0.541.56±0.49

农村4741.57±0.741.83±0.511.72±0.511.57±0.481.66±0.54

t值2.891.690.240.492.38

P值0.05>0.05>0.05

独生子女是1231.53±0.701.75±0.551.70±0.561.53±0.541.54±0.53

否5771.48±0.521.82±0.511.72±0.511.58±0.491.59±0.50

t值0.981.360.391.000.99

P值>0.05>0.05>0.05>0.05>0.05

年级大一3001.52±0.681.74±0.481.70±0.511.54±0.511.70±0.54

大二4001.46±0.441.86±0.541.72±0.531.58±0.491.60±0.49

t值1.413.050.501.584.96

P值>0.050.05>0.05

年龄/岁17~191361.57±0.641.76±0.481.70±0.501.54±0.471.62±0.51

20~225091.49±0.541.84±0.551.73±0.531.60±0.511.59±0.53

23~25551.39±0.421.79±0.461.63±0.421.56±0.571.53±0.43

F值2.261.981.010.820.59

P值>0.05>0.05>0.05>0.05>0.05

【基金项目】 蚌埠医学院教学研究资助项目(编号:BY0706sk)。

【作者简介】 吴雪红(1957- ),女,浙江宁波人,大学本科,讲师,主管护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

【作者单位】 蚌埠医学院护理学系, 安徽 233030。

(续表1)

人口统计学指标人数敌对恐怖偏执精神总均分

学历本科2001.63±0.59**1.55±0.571.61±0.531.54±0.53**1.66±0.56*

专科2001.48±0.451.46±0.491.55±0.511.35±0.411.50±0.45

高职3001.67±0.50**1.56±0.441.61±0.591.45±0.461.61±0.53**

F值8.542.720.758.255.07

P值0.05>0.05

生源城镇2261.63±0.511.55±0.491.58±0.641.44±0.451.58±0.50

农村4741.58±0.501.52±0.491.55±0.471.46±0.491.61±0.54

t值1.230.750.690.520.70

P值>0.05>0.05>0.05>0.05>0.05

独生子女是1231.60±0.591.47±0.521.51±0.471.45±0.431.57±0.54

否5771.60±0.511.54±0.481.57±0.541.44±0.461.60±0.50

t值0.001.451.140.220.61

P值>0.05>0.05>0.05>0.05>0.05

年级大一3001.67±0.501.56±0.441.61±0.591.45±0.461.61±0.53

大二4001.51±0.471.55±0.521.51±0.531.45±0.461.58±0.50

t值3.071.331.960.000.23

P值0.05>0.05>0.05>0.05

年龄/岁17~191361.69±0.551.54±0.481.58±0.501.44±0.451.62±0.54

20~225091.59±0.511.54±0.511.56±0.551.47±0.481.62±0.54

23~25551.56±0.461.47±0.411.57±0.491.47±0.451.58±0.47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F值2.280.500.080.000.14

P值>0.05>0.05>0.05>0.05>0.05

注:与专科护生比较,*P

2.2 不同学历护生SCL-90阳性项目状况比较 表2显示,不同学历护生SCL-90总分≥160分者有199人,总阳性检出率为28.42%;各项因子分≥3分的有333人,占总人数的47.6%。见表2。

表2 不同学历护生SCL-90阳性因子检出率比较

学历受检人数因子分≥3SCL-90总分≥160

本科200109(58.5)60(30.0)

专科20076(38.0)54(27.0)

高职300148(49.3)85(28.3)

χ2值11.5690.445

P值0.05

注:()内数字为检出率/%。

3 讨论

在校不同层次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及医学院校其他专业女生差[3-6],本科、高职护生症状较专科护生严重,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抑郁、焦虑和敌对是困扰在校护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护生心理问题发生的原因除与护生的人格特质、早期生活经历、现实不良客观刺激有直接的关系外,还有护理专业自身特点的因素。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护生长期处在清一色女性的环境中,缺乏与异性和其他人群的有效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健康;受传统习俗和社会偏见的影响,社会对护理专业低期望值的评价,常使护生对未来职业产生困惑或动摇,从而产生心理压力[7];部分本科护生过于理想化,自我评价和要求社会承认的愿望强烈,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及在遇到困难时加重了她们的无助感,引起心理矛盾的冲突;部分高职护生由于学习困难、家庭条件、经济背景不如他人而感到自卑,直接导致对外界刺激敏感和脆弱,引起心理矛盾的冲突。而这些心理问题造成在校护生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甚至产生心理疾患,严重影响护生的正常学习及日常生活。因此,高校心理咨询教师与年级辅导员应及时对筛选出的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护生进行心理疏导、干预,并分层次进行健康教育,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关心护生的成长,提高在校护生对心理危机的应对能力,发挥教师心灵向导作用。

农村护生躯体化、焦虑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城镇护生;一年级护生在焦虑、敌对方面症状较二年级护生严重,二年级护生在强迫症方面较一年级护生严重。分析原因可能是,本次调查有67.71%的护生来自农村,家庭条件、经济状况相对较差,较高的学费和生活开支增加了护生的心理压力;一年级护生对大学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和高年级护生的学业、考试和就业、竞争压力等,均是造成护生心理问题相对较多的主要原因。为此,关注护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迫在眉睫。在新生入学时,应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护理教育过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请心理学专家及时进行心理矫治,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使护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和自我调控的技能,提高护生人际交往和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促使他们自我完善的意识不断增强。

4 参考文献

[1] 谢晖,陈刚,孙雪芹,等.护理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31(3):305-306.

[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84-287.

[3] 杨珍.高职院校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1):116-117.

[4] 曹枫林,厉萍,高庆岭.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护理学杂志,2003,18(2):84-85.

[5] 范宇莹,李秋洁,盛兵,等.护理本科生与专科生择业期间焦虑程度及其相关因素的对比性研究.护理研究,2007,21(5):1167-1169.

[6] 许红,王春桃,龙芳.护理专科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8,23(9):68-70.

[7] 叶建琴,李勤,彭歆.国内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09,23(4):857-859.

(收稿日期:2010-05-3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聋哑中学生324名负面身体自我状况调查 下一篇:武汉市1 423名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