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包腔置管治疗渗出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

时间:2022-10-03 02:24:20

分析心包腔置管治疗渗出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探究心包腔置管治疗渗出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09月-2013年0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渗出性心包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心包腔置管术治疗。结果:30例渗出性心包炎患者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心包积液全部被吸收。对所有患者进行三个月随访,患者的康复情况良好,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心包腔置管在渗出性心包炎的治疗中,不仅减少了并发症,而且创伤小,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心包腔置管;渗出性心包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29.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153-01 心包疾病的常见病是渗出性心包炎,心包炎有感染性心包炎和非感染性心包炎两种,尿毒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都属于非感染性心包炎。根据病理变化,可以将心包炎分为渗出性心包炎和纤维蛋白性心包炎两种。近年来,心包腔置管术逐渐应用于渗出性心包炎。本次研究重点探究心包腔置管治疗渗出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并选择2011年09月-2013年0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渗出性心包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09月-2013年0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渗出性心包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13例,最大年龄为57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为(35.6±12.7)岁。患者病程最长为2个月,病程最短为2个月,平均病程为(1.0±0.2)月。有3例患者属于肾功能衰竭,有5例患者患有肿瘤,有21患者属于肺结核,还有1例患者原因不明。其中没有明显心脏压塞临床表现的有7例患者,表现出慢性心脏压塞综合征的有13例患者,还有表现出急性心脏压塞的有10例患者。

1.2 方法: 经皮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患者取半卧位,医务人员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和常规消毒。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后,医务人员通过套管穿刺针一直穿刺到患者的心包腔,积液较多的能够看见针管里面有积液,积液较少的可以把积液抽出来。接着把导丝置入,需要注意的是,置入的位置一定要足够深[1]。医务人员左手固定导丝,右手将套管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让导丝脱落,然后用皮扩器把肋间肌和皮下组织扩开,接着把皮扩器拔出,护理人员采用氯化钠注射液把中心静脉导管冲洗干净,再把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最后关闭导管夹并进行消毒[2]。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30例渗出性心包炎患者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心包积液全部被吸收,有1例渗出性心包炎患者总共抽出4560毫升,在21天之内全部心包积液全部被吸收。6例肺癌患者中,有2例患者在治疗15天后仍是血性,其余4例患者在治疗15天后患者的血性心包积液呈现淡黄色。有1例患者原因不明,但是治疗15天后心包积液完全消失。有2例属于肾功能障碍,其中1例患者接受治疗16天后心包积液完全消失,另1例患者接受治疗20天后心包积液完全消失

2.2随访: 渗出性心包炎患者出院后,医务人员对其进行三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都没有复发的迹象。其中6例肺癌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院后死亡,其余5例患者接受B超检查可见1~3厘米液性暗区。有1例原因不明的患者出院后三个月内都没有心包积液。有2例属于肾功能障碍接受B超检查发现1~2厘米液性暗区。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心包缩窄、增厚、粘连,而且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3 讨论

心包炎分为渗出性心包炎和纤维蛋白性心包炎两种。渗出性心包炎轻者引发急性心脏压塞或者慢性心脏压塞,严重者引起死亡,因此患者必须要及时接受治疗。心包腔置管有很多优点,首先是损伤小,其次是价格低,进而是抽液方便,再次是感染率低,最后是心包腔所置的导管是硅胶管,一旦遇到热溶液硅胶管就会软化,对心肌没有刺激性,因而没有副作用[3]。在本次研究中,30例渗出性心包炎患者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心包积液全部被吸收,有1例渗出性心包炎患者总共抽出4560毫升,在21天之内全部心包积液全部被吸收。其中有6例肺癌患者、2例肾功能障碍患者、1例原因不明患者,接受治疗10~20天后心包积液完全消失。渗出性心包炎患者出院后,医务人员对其进行三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都没有复发的迹象。而且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心包缩窄、增厚、粘连等情况,也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患者的康复情况良好。由此可见,心包腔置管在渗出性心包炎的治疗中,不仅减少了并发症,而且创伤小,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4]。

参考文献

[1] 邹雪燕,张小娟.经导管心包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心包炎60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5(03):555-556

[2] 胡登科,蔡烈凤,吴新高,文良军.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65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12,4(04):366-367

[3] 杨光忠,王树岩,陈瑾,那开宪,陈文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胸闷气短20天伴血清酶学异常及心包积液的病例讨论[J].中国临床医生,2013,5(04):957-958

[4] 梁瑞霞,刘新.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结核性心包炎4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6(03):347-348

上一篇: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一篇:急性闭塞性脑梗塞介入溶栓术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