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的导入艺术

时间:2022-10-03 01:49:25

初中数学课堂的导入艺术

如何将课堂导入设计得更精致,更有趣?这是每位数学教师都十分关心而且会用心去做的事。数学课堂的导入也许会更新颖鲜活、更人性化、更精彩纷呈,学生的学习质量会因此提高很多。下面三点是我平时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单一方法走向多元结合

导入方法的单一性和刻板性往往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能使学生兴致盎然地学习,我在教学中常会将多种导入方法联合使用,这就像舞台灯光一样,单一的色调无论如何也不容易产生奇妙的舞台效果,而五彩缤纷的灯光就能够很好地调动观众的胃口。同样,多种导入方法的有机结合无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也有力地证明,多元结合的导入向学生打开的是兴趣的大门。莎士比亚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布鲁纳也有类似的言语:“所有人都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和需要,这个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后就会产生有力的动机。”比如学习《勾股定理》,我这样引入:“数学来自生活,生活需要思考,思考就有发现。同学们已经看过书本上毕达哥拉斯关于勾股定理的观察和发现,我们是否通过大屏幕来看看这位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在朋友家里到底发现了什么?”这时,我轻轻移动鼠标,黑板前面的大屏幕上就出现了如书本第64页的图案,红蓝两种颜色构成的图案给同学们留下了惊奇、疑问和思考。导入没有结束,这时,我又点了下鼠标,屏幕上又出现了三国时期吴国数学家赵爽的名字和他的勾股圆方图。这时,什么是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告诉了我们什么?生活中勾股定理有哪些作用?这些问题在同学们的脑海中很快地出现,求知欲望就在这样设置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几种方法的有机糅合构成了这堂课精彩的导入,学生通过听、看、说,不仅被图形吸引、被数学家的智慧折服,而且产生了强烈的参与意愿,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反过来说,如果我在教学预设时,仅仅用一种方法来导入的话,其效果绝对要差好多好多。

二、提高兴趣还须联系实际

可能有的老师认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不少专家学者对此有过相当精辟的论述,一线教师也深有体会,但是如果兴趣离开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这种兴趣会很快淡化。曾经听过一位老师的汇报课,那节课讲授的是《用列举法求概率》,对初中生来说,概率是第一次接触,相对陌生。这位老师在导入时,没有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错误进行点评,虽然课件的运用创设了不错的氛围,学生也蛮有情趣,但进入新授后,学生在知识的衔接上明显地出现了问题,听课的兴趣陡然下降,最终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虽然这是个个案,不能以偏概全,但是,我觉得导入是联系新知识和旧知识的纽带,提高学生兴趣不能生生地将纽带扯断,而应该将这两者紧密联系起来。我也曾有过这方面的体会。那次,我讲的是《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批改学生作业时,我发现学生对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中各字母的意义,哪个是常数,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函数还显得模糊,所以,我在导入地设置了学生在生活中常遇到的一道题,让学生在兴趣中去辩论,弄清这个知识难点。由于导系了学生学习实际,进入新授后就不存在衔接的问题了。

三、讲究预设更要精彩生成

导入的预设可能比较完美,但是,课堂上施行起来常会有变化,这时,教师是生拉硬拽到自己的预设方案上来还是顺势引导呢?答案当然是后者。如果处理得当,也许就会有比预设更为精彩的生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其奥秘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我认为,关爱学生的教育理念、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是改变预设、生成精彩的思想基础。又如我准备讲《概率》,考虑到学生对概率接触不多,我精心预设了课堂导入,但是,当我刚开始上课,有李姓学生就举手说:“老师,我有问题报告。”他站起来后指指他的同桌,说:“他掐我。”三个字立刻引来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一下子破坏了我原先的导入预设。我不动声色,想好了对策。我让他的同桌发言,他同桌举报,他先掐我的。李姓学生笑着承认了。我说:“你的同桌性格内向,主动进攻你的概率几乎为零。你生性活跃,进攻他的概率高达80%以上,你举报你同桌时我就怀疑这一点。”在这里,我有意运用了概率这个数学概念,接着,我又说,“这件事不追究了,就当是我们上课前的‘开心三分钟’吧,既然讲到概率,我们今天就跟大家一同学习新的知识《概率》。”预设的导入虽然没有施行,但是,我得体地处理了偶发事情,创设了和谐的氛围,还巧妙地引入了新课,应该说,这样的应对还是成功的。

导入,大有讲究。导入,不仅有方法,更渗透着人文关怀和教师的职业道德。从这个角度上看,说导入是艺术,并不过分。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新桥中学)

上一篇:创设问题情境助推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浅析 下一篇:转变教学理念,上好高三数学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