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资源管理 促进可持续利用

时间:2022-10-03 12:39:32

加强水资源管理 促进可持续利用

摘 要: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和水危机已来临,并且对我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各类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与限制,只有良好的水资源管理,才能保证社会经济健康运行,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内容的关键发展因素。本文主要通过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探讨分析,进一步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以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维护社会经济良好运行。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利用;重要意义

吉安市地处江西中部偏西,位于赣江中游,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3°46′-115°56′,北纬25°59′-27°58′之间,全市国土面积25271平方千米。全市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553.8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24.2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4266立方米,高于我省人均水资源量3446立方米。

1 吉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水资源量:2015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956.0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25.9%,属丰水年份。地表水资源量281.3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25.5%。浅层地下水资源量64.76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8.8%。入境水量364.19亿立方米,是全市年产水量的1.3倍,出境水量626.76亿立方米。

水库蓄水量:2015年末全市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24.40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多蓄水6.66亿立方米。

水资源利用:2015年全市总供水量30.19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10.7%,其中:地表水供水量29.33亿立方米;地下水供水量0.81亿立方米;其他供水量0.05亿立方米。总用水量30.19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21.10亿立方米;林牧渔畜用水量0.86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5.57亿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量0.31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量2.18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0.17亿立方米。总耗水量13.87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46%。人均用水量616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227立方米,渠系水利用系数0.495,灌溉定额533立方米/亩,城镇居民人均日用水量(含公共)197升,农村居民人均日用水量92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含火电)100立方米。

总体来讲,我市水资源量丰富,但开发利用率低,由于降雨存在时空分配不均及年内、年际变化大等特点,我市工程性缺水、季节性、管理性缺水并存。

2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形势分析

当前,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人们更加关注的是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可以说,水资源是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与各方面均产生联系。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前重点课题,能够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重点因素是人口、资源和环境,那么就需要不断调整这三方面工作,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这三大影响因素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发展中,城镇建设水平提高,加大的水污染程度,水资源供需矛盾显得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城市工业化进程速度的加快,是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因素,在工业化发展中水质污染显得日趋严重,人类生存过程也会出现生活废水和垃圾,这些因素也极大的影响到了水资源状况。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法规不健全,利用与保护工作面临较大阻力,虽然推行出台了《水法》,但执行起来不到位,没有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在实际操作中,受传统思维定势和宏观环境影响,对水资源的管理上存在重重阻力,导致法律执行不到位,无法发挥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一是群众对水资源的保护观念落后陈旧,无法形成全民保护的良好意识,使水资源管理长期得不到贯彻。人们以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这种陈旧落后的观念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淡薄。二是利益驱动导致的水资源流失,一部分生产型企业和单位,在使用过程中,严重浪费水资源,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无限制、无约束,常常在生产与生活中违反水资源管理法规相关规定,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严重的导致了水资源的流失。三是经济条件制约,导致水资源管理手段落后。一些管理单位管理能力不强,资金投入不足,使管理手段落后、装备水平不高,不能行使管理职能,严重影响水资源的管理效率,使水资源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与需求。

3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与方法

我国《水法》重新修订并颁布实施后,进一步强化了水资源管理能力,同时也为水资源管理工作注入了全新的动力。法律的实施,全面实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水资源统一管理思路,不断突出对水资源整体综合性的配置,加大了节约和保护观念导向,使水资源管理纳入了法律体系,监督与检查手段初步建立。通过法律制约,全面保障了水资源与人口、经济、环境共同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要想确保水资源管理不断深入与发展,必须由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制定长远规划

经济迅猛发展和城镇建设加快,各地对水的需求量全面增加。把握好治水指导思想,节约用水,实现饮水思源的良好意识,通过对当前水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与反馈,制定好未来发展计划,形成良好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方向;建立明确的治水目标,使水资源保护与保护环境同步推进,提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保证社会经济良性协调发展。

3.2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实际开源节流并举

当前水资源使用不合理,用水管理不善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我市农业是主要用水户,约占用水总量69.9%,但目前渠系水利用系数仅0.49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程度不高,因此要加强用水管理,对农业用水要实行计划用水,推广微灌、喷灌、滴灌等节先进灌水技术,搞好渠道衬砌,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对工业要进行设备更新和工艺改造,提高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3.3 不断提高水资源行政管理能力

创新治水手段,加强水资源管理执法力度,把用水安全放在首位,形成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全面综合治理工程,满足全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形势要求。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充分运用法律武器、行使法律赋予职权,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在检查时,要敢于碰硬、勇于担当,对严重影响水资源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必要时形成媒体攻势,加大曝光力度,确保执法能力。

3.4 形成良好的宣传导向

要从全社会范围提高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多方面宣传,不断贯彻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微信、自媒体等多种形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工作导向引领,以重点节日如"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为节点,形成集中宣传攻势。把握好面向领导、面向基层、面向用水户的宣传原则,加大水法规相关法律的宣传,提升全民忧患意识和用水户守法意识,彻底改变陈旧观念,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检查与处罚,不断减少利益驱动导致的水资源浪费,为全面实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5 减轻水环境污染

只有全面对水资源进行保护,才能确保水资源开发与利用,这是水资源利用的必要条件。只有全面调整规划工业生产,加强控制,才能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工业结构,使工业生产用水更加科学化,加强对生活用水的管理,避免出现工业与生活用水对环境的污染,全面节约水资源。

4 结束语

水资源关系到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是城市进程中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只有不断强化对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力度,形成刻不容缓的危机意识,才能保证未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更好地发挥水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服务。

参考文献

[1]窦秀东.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几点认识[J].北京农业,2012.

[2]陈凯飞.水资源管理模式与方法研究[J].开发研究,2013.

[3]毛边秀.加强水资源管理方法探究[J].北京农业,2011.

上一篇:路基路面沉降施工措施 下一篇:关于发明专利实质审查中修改超范围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