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时间:2022-10-02 08:53:06

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摘 要: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紧密的联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应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循序渐进,养成良好习惯,形成阅读技能,教给学法,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要重视读与写的结合,以写促读,以读促写。

关键词:阅读循序渐进课外素养结合

阅读能力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是一项特别特别需要加强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必备素质。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生活常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关联。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尤其是语文教师更需要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的常规训练来培养。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我们过分地重视了语文“技能”的训练,因此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落到实处。

一、循序渐进,养成良好习惯,形成阅读技能

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和训练,应该以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形成的感受为基础,才能取得真正长远的成绩和效果。新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认识心理方面有了更多的体现。尤其是现代文阅读教材,在语言文字的训练的逐步推进和深化方面显得更加的合理与科学,从一线教师的语文教学的阶段性效果我们发现,这种安排是值得推广和提倡的,因为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阅读能力的培养无章可循的弊病。

因此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在以课堂阅读为中心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大阅读视野,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在阅读阅读对象和目标的确定的选择上做有效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不断的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精神的增强,使学生慢慢的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我认为根据实践中对阅读能力的形成过程的分析,要注重阅读的内化活动的形成。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习惯,形成阅读技能。在中学生语文学习活动中,我觉得需要通过一定的艰苦努力使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只有使中学生形成了有效的语文阅读技能和技巧,才能有效地提高定期时间的阅读数量。在学会对问题进行思考的同时,善于动笔也要善于动脑,经常思考也要不断进行同学之间的辩论和讨论,相互交流,在互相的合作中提高。比如通过认真的推敲回味文中的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提高自己对语文阅读和写作的理解能力;通过对语文阅读的长期专注,学会快速的读书快速的阅读文本,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效率阅读能力水平;通过对文中重点的语句词语的分析对文章的思路做到心中有数,里中有一个整体的结构。

二、教给学法,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要有整体观念,有顺序地进行,在教学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目标和教材的具体特点进行融会贯通,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一定的指导。语文教师要注意对学生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步的阅读方法的训练与指导:如何进行句子的理解和分析、如何进行理解词语、如何对段落进行分段以及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而且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学习其他的课程有良好的积极状态。“教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今教育教学流行的口号和先进理念,同时也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给学生分类整理了一整套适合自己学习实践的解答一些阅读题的方法,再次与各位进行磋商。如:对文章的开头备份、正文、文章最后部分等典型句子进行研究,理解它们在文章中的地位和发回的作用;对文中出现的那些特别生动的句子进行分析,探讨发现其修辞手法是什么;对于包含着中心句、文前有总起句、文中有过渡句以及照应句等的文章进行自己划线,找出重要的句子;这样经过长期坚持和整理传授,学生每次一遇到相同或者类似的文章就犹如有了固定的公式,做题手到擒来,各种类型的题目一眼就可以看穿题目的本意,难题一般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章可循的,关键是自己有没有善于去总结反思,因此我们要善于指导学生总结学法经验,摸索规律技巧。

现在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大多是内容和思想都属上品,这些优秀作品大多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深刻的哲理,包含的各种感情不但真挚而且动人,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中的思想与哲理,可以有效地陶冶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做到感情与能力的同时提高。语文阅读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要鼓励大胆质疑,促使多想勤思考。因此教师使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鼓励学生对问题勤于思考,敢于对老师的见解提出有价值的质疑。学生对新鲜的东西一般都充满着好奇的心理,喜欢进行各种各样的联想。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实践经验对文章进行多层次的跨时间和跨越空间的联想,使我们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贴近现实社会,更具有立体感和现实感,达到借形传神,由此及彼的良好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分析与思考中讨论,在自我的摸索中中提高阅读的能力。

三、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激发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课外阅读教中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将一些课外阅读内容和任务强行传给学生的手中,不考虑实际情况,学生的课业负担只能是越来越重,只会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厌恶,要使学生的阅读从消极的被动的状态转向积极的主动的状态,就必须给学生以一定的科学读书指导,加强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组织与指导。

首先要根据教学进度,有目标的进行选择读物。教师的课外书推荐,一定要根据课外阅读计划,认真地选取高品位、高质量的读物,尤其是那些中外名著,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大力的推广和介绍给学生。作为语文老师阅读的范围和涉猎的科目更要宽泛,及时了解当今教育形式下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到底新增了什么文章和读物,这样会更有利于与学生交流,对其进行引导。

其次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容易受到自己情感的支配,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点所决定了的。所以我们要根据这些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对学生进行适合中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具体引导,采用如文学欣赏课、演讲赛、诗歌朗诵会的形式等等丰富多彩的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另外要对学生读书的方法进行良好的指导,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为了提高阅读数量和阅读的速度,必须引导学生用科学健康的读书方法进行有效地阅读,切实解决学生泛泛而读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习惯。阅读方法包括读书的方法和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传授这些方法要指导学生在具体运用时要根据自身状态,根据自己的实际恰当的去运用。

四、要重视读与写的结合,以写促读,以读促写

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不仅要重视读也要重视写,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本子取名叫读书反思,可以随时记下课外阅读时对文章的一些点点滴滴的即时感悟,在阅读中遇到了优美的句子和段落时可以随时进行抄写积累,养成读书就要动笔的素养,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每一个星期的班会上教师应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赏析从而使学生能够持之以恒。通过一年多的训练,学生已经积累下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作文时都能够比较容易的写出通顺的文章了。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学策略的讲究就显得很重要,在新课标下关键在于重视和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觉习惯性,尊重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唤醒、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使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学生作为主体真正的参与到自身全面发展的阅读活动之中去。(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学权.《浅议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07年第49期.

[2]阙玉琼.《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年第24期.

上一篇:浅谈新民事诉讼法修改后国内民事诉讼应诉管辖... 下一篇:一种适于教学的正交曲线坐标单位矢量偏导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