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探讨

时间:2022-10-02 08:08:00

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探讨

【摘 要】在当前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设计技能,造就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成为本类专业目前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素质;高技能人才;以赛促学

针对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对广告设计毕业生专业素质的要求,本人就如何增强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等问题进行了如下分析。

1 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特点

1.1 学生个性特征比较鲜明

一般来说艺术专业学生都有一定的专业特长,个性明显,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接受新事物快。艺术生比其他学生更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特征。

1.2 文化素质相对较弱

随着艺术院校招生的急剧增加,在专业合格的情况下对文化课的要求较低,因此导致这些学生入校后不仅公共文化课跟不上,专业的学习和发展也受到很大制约。

2 我院艺术生现状分析

我院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分美术高考生和对口考生两类。按省教育厅有关规定,美术高考生需取得美术专业高考本科合格证后方有资格报考我院,因此本类学生有一定的美术专业基础。对口考生是在中等职业学校不受专业限制录取的非艺术生,此类学生没有美术基础或只是爱好艺术设计专业。在校生中,两类学生所占比例基本持平。

针对上述生源状况,我院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分类辅导措施,对刚入学欠缺美术基础的对口新生“开小灶”加班辅导。在老师们的积极努力下,对口生专业基础课得到了提高,缩短了与美术专业生的差距。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3 对广告设计专业教学的一点感受和探索

本人现在教授广告设计课程,从学生时期就与广告行业密切接触,熟悉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各个环节与操作流程,加之长期的学习和积累,摸索了一点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有关广告设计的许多方面更新特快,往往我们刚接触到一种新的设计理念、新的制作方法、或新材料、新工艺等,却同时已经被更发达更超前的国家或地区淘汰,因此,我们更应该多交流经验,多沟通信息,为提高我们的高职广告设计教育共同努力。以下是我对广告设计教学的一点感受和探索,分别从三个方面来谈。

3.1 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强烈的学习热情

教师首先有明确的培养方向,才能给学生指明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广告设计行业可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广告设计贡献一份力量。设计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敬。这是一个令人自豪、让人羡慕的行业,充满了挑战性和创造性。设计已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捷和舒适。那些贴近消费者和市场的优秀设计,为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很大的贡献。为了提高我们的艺术设计整体实力,为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而设计,创造新的消费概念,引导社会消费方向,提高大众的消费水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之一。

通过激发自豪感和责任感,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强,创意的灵感会不断涌现。有了远大的目标、再给予科学的指导,教学目的能够达到,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3.2 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

目前,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所设置的课程,都能结合实践进行学习,许多优秀设计作品都是由最基础的构成演变而成。基础课结合实案例扎扎实实系统学习,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充分展示优秀作品,分析画面设计构成、解剖包装结构、研究印刷工艺和制作方法。广告材料的选择搭配、消费者接受程度、销售的目标对象,以及广告宣传所能达到的效果等,都要综合考虑以培养学生整合优势资源的能力,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加强原创能力的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也不容忽视,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与当地企业接触,发动学生积极主动与周边企业联系,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和服务意识,热情、真诚地与客户合作,亲身参与到商业之中,在服务商业和市场的过程中学习、提高,了解专业性质特点及理论和实践的差距,感受商业竞争的激烈和残酷。当学生的设计作品被商家采纳、被媒体公开发表,会对其他学生很大促进,形成良好的学风,提高学院的社会声誉,提升学生就业质量。所以,我们不能停留在教学、研究阶段,甚至对商业性太强的设计作品持否定态度。许多没有深人生活的作品,设计者自己感觉非常满意,投放市场后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被客户否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先了解市场,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产品的性能,关注商业发展的状况,掌握市场潮流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其实,多数学生也想与深人生活参与项目设计,老师的引导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与市场链接的成功与否。

为此,我在授课过程中穿插很多开展业务的细节问题,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理论与实践自然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从寻找信息、联系谈判、市场调研、创意构思、确定设计方案、发排打样、印刷加工全过程。通过多次强化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快速提高,自信心倍增。平时强调除专业能力外,高度的责任心、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诚实礼貌、吃苦耐劳等等,都是设计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只有经过实践才切身感受到它们的重要性。几本教科书无法给学生提供全面、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要带给学生经过市场检验的、被商家认可的、受消费者喜爱的好设计。

3.3 “以赛促学”,改革教学模式

我院对各类大赛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参加竞赛,通过大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仅是传统专业教学环节的运用,更多的是要从启发式教学出发,从传统的讲解授课转向动手训练,从课堂教学转向实际操作。这些特点都要求教师的自身知识结构要以能力型为主,能够胜任从传统的通用型教学到专业型教学的转变,同时要具备良好的专业实践知识与能力。

通过参与设计竞赛,很多学生靠自己的设计脱颖而出,在获得竞赛奖励的同时他们也增强了自信,并且对其他学生起到很好的激励效应。同时这种高强度、严要求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纠正了学生轻视动手能力的学习态度,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例如,在指导学生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过程中,我给学生们集中解读大赛主题要求、时间安排、教学难点与重点等,重点以争夺竞赛奖项为目标开展突破性教学实践,增强学生的设计竞争意识,选拔具有良好设计素质的参赛选手。在三个多月的高强度训练过程中,我和学生们天天讨论创意稿以及设计方案,每进行一个选题的设计,通常要进行大量的反复修改与调整。在这过程中,每位同学也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付出了多倍的努力。最终,我院学生作品在全国60000多件作品的评比中,获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优秀奖13个,山东赛区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4个、优秀奖40个,成绩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总之,“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强烈针对性与高度逼真性是其他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在提高了艺术设计教学质量与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同时,也必将培养出大量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性与创新性人才,为学生将来就业铺好了道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2]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会.工学结合与艺术设计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3]苑振柱.“以赛促学,以赛代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上一篇:关于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问题 下一篇:保护遗传学方法在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价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