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信社不良资产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2-10-02 07:35:01

浅析农信社不良资产成因及对策

【摘要】农信社积累的大量不良资产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巨大的金融隐患,也是制约我国农村金融制度转变的巨大障碍。农信社不良资产的生成在我国经历了萌芽、产生、扩张、减缓四个历史阶段,究其形成原因,既有政治经济体制变革方面的因素,又有产业金融政策调整方面的因素;既有金融监管不力的因素,又有银行自身机制缺陷的因素。要解决农信社不良资产问题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防范新增不良贷款,二是处置存量不良资产。

【关键词】不良资产;农信社;体制变革;资产证券化

农信社不良资产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不良资产是高悬在农信社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不良资产问题不仅必须解决,而且必须尽快解决。不良资产问题解决得成功与否,既关系到农信社能否生存、发展下去,更关系到我国农村金融安全能否有所保障。因此,此时研究农信社不良资产问题,无论是从农信社自身发展的角度讲,还是从宏观经济安全的角度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农信社的发展历史出发,概括农信社不良资产形成的四个历史阶段,分析其形成的具体原因,找出症结所在,最后结合农信社的实际操作,提出几条防范及处置不良资产的具体措施。

一、农信社发展历史及不良资产形成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即建国后至1980年,是不良资产生成的萌芽阶段

1950年代,人民银行在农村的网点就改为了农村信用社,这段时期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造就了一个高度集中的“大一统”银行体系,在这种“大一统”格局中,金融机构的存在和发展受到了外来的限制。在很长时期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惟一的银行,它既是金融行政管理机关,又是经营具体业务的经济体,是国家计划经济系统的一个分配和管理货币资金的部门。在纯计划经济时期,银行业充当了财政部门的出纳角色,是国家整个投资计划的执行者、落实者。这段时期农信社的信贷规模很小,基本上没有形成不良贷款。

2.第二阶段,1980年至1996年,是不良资产的产生阶段

1980年至1996年,农村信用社开始由农业银行管理。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开始走一种渐进式的改革道路,但与其他垄断行业纷纷打破垄断、引进外来资本及竞争不同的是银行业继续照抄其计划经济时期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模式,并没有随着经济模式的变革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农信社也不例外。80年代中后期,由于银行业自身的业务扩张愿望,贷款的超规模发放成为一种极其正常的现象,而银行对于发放出来的贷款也没有任何硬性约束措施可以保障安全收回,在缺乏必要的自我约束和风险意识的情况下盲目的扩张规模,促成了不良贷款在这期间集中产生。

3.第三阶段,1996年至2004年,不良资产急剧扩张阶段

从1996年国务院决定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开始,农村信用社开始走向自主办社的道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信社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开始支持新成长起来的涉农经济组织、个体农户等。此时的涉农企业及个体农户,它们的经营观念开始迅速发生变化,从谨小慎微的小额借款到明目张胆的大量借款,为了套取农信社资金,甚至不惜使用非法手段,大量所谓“人情贷款”、“关系贷款”便是这一时期的农信社的一大特色。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许多农户及村委会组织甚至因为要交农业税、提留款等税费,也到农信社借款,农信社成为当地农村的“钱袋子”、“第二财政”。同时,农信社内部管理混乱,机制欠缺,责任不明,官僚化严重。在金融生态及农信社自身双重作用影响下,大量贷款形成逾期,构成不良贷款。

4.第四阶段,2004年至今,不良资产虽仍在增长,但已有减缓迹象

2004年,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历程开始,农信社以省级管理模式为主要特征开始交由各省级政府管理。省级政府管理后,面对迅速打开的国门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政府和农信社自身都意识到农信社不良资产问题不仅必须解决,而且必须限时尽快解决,此时,贷款的发放审查才开始有章可循,并逐步走向规范化。

二、农信社不良资产形成原因

通过对农信社整个经营历史过程的揭示,我们发现农信社不良资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综合起来分析,形成农信社巨额不良资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经济体制变革与产业政策调整是原因之一

农信社巨额不良资产有相当一部分是由经济体制和产业政策等因素所带来的,着重表现在一些乡镇企业上。这些企业在建立之初因为各方面原因,体制不是很健全,底子薄,但要发展,必然寻求农信社信贷支持,这也是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但经过十几年发展之后,尤其是进入市场经济后,随着产业的调整,技术的更新,产品的升级换代,那时为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后来成了关停淘汰的对象。这些企业被关停后,农信社的贷款资产自然也就成了呆坏帐,而国家又没有对农信社的这些呆坏帐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从而使国家和企业的风险自然地转嫁到了农信社头上。

2.农信社贷款管理制度及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是原因之二

一方面,农信社的管理制度中缺乏一套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造成事前规范不足。一些基层农信社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均是以短期贷款的形式贷出去的,但却长期被借款户占用,短期贷款的长期化,增加了银行贷款回收的风险。另一方面,农信社信贷自我约束机制不尽合理,资金与规模脱节,信贷人员素质低,放贷不计成本,贷款审查制度流于形式,贷款发放的随意性强,“三查”不够严。信贷人员不能对贷款项目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估,甚至发放人情贷款,违规放贷。

3.社会信用基础脆弱,信用观念淡薄是原因之三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经济主体的经济往来主要由政府来调节,经济组织之间没有多少信用关系。改革开放后,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意识及信用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于改革的进程,以至于企业与银行间、个人与银行间不讲信用的现象比比皆是。许多企业利用改制之机,通过不规范的破产、分立、兼并、承包、拍卖等方式逃废悬空银行债务。另一方面,不少个体农户文化素质偏低,信用意识淡薄,认为农信社的贷款就是国家的财政救济金,造成“国家的钱,不需归还”的错误理念。同时,许多地方政府出于局部和自身利益,偏袒保护逃债者,致使逃债之风盛行一时。

4.农信社风险准备金计提不足、呆坏帐核销渠道不畅及手续过于繁杂是原因是四

长期以来,农信社财务会计制度不规范,未严格按资产的风险分类结果足额计提风险准备金,农信社随意提取的风险准备金与巨额不良贷款相比,显然不够。同时,不良资产核销渠道也不畅通,核销条件苛刻,手续过于繁杂,致使大量的呆坏帐长期悬空挂帐,得不到冲销,形成了有增无减的态势。

总的来讲,我们可以把农信社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归纳为三大类:体制原因、政策原因、经营管理原因。农信社的组织体系和经营模式都说明,它是一个半官方的行政性机构,但行政性还不是它们的根本缺陷,根本缺陷则在于它的官僚化与体制僵硬;在业务运作方面,它是以政策为指导的,政策变动的随意性加大了投资风险,因此,政策的误导也对不良资产的形成负有一定责任。事实上,除了体制和政策两个主要的外因,农信社内部的经营管理混乱则是最大的内因,也是形成不良资产的最主要原因。

三、农信社不良资产化解对策

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在不良资产拖累的情况下任何一家银行都难以取得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面对农信社如此庞大的不良资产,我们有必要找出足够有效的应对措施。本文认为解决农信社不良资产问题主要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防范新增不良贷款,二是处置存量不良资产。下面将就这两个方面应采取的具体措施予以详细展开。

1.防范新增不良贷款的主要措施

(1)采取措施,严把贷款审批关

农信社应进一步规范业务操作流程,严禁违规操作,严禁人情贷款,加大对新增不良贷款的责任认定和追究力度,并逐步推行贷款质量与领导和员工的职务升降、资格准入、绩效考评密切挂钩制度,防范道德风险,确保新发放贷款的质量不断提升。

(2)调整信贷结构,加强对健康中小企业的支持,缩减对大企业贷款的数额。

农信社应吸取以往对大企业贷款数额集中而导致的风险压力过大的教训,制定进入、维持、退出的行业和客户基准与风险限额,严格确定单一客户的信贷限度,以避免信贷集中的风险。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优质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积极发展个人住房信贷等低风险消费信贷业务。

(3)实施谨慎的财务会计制度,严格按资产的风险分类结果足额计提风险准备金。

对于不同类别的资产分别提取不同比例的风险准备金,并采取减少资本盈余及动用业务净收入等方法消除不良资产对资产负债的影响。风险准备金仅限于冲销新增坏帐损失,不能挪作他用。风险准备金的提取可以增强农信社消除新增贷款损失的能力。

2.处置存量不良资产的主要措施

要彻底化解农信社如此规模的存量不良资产,仅依靠行政的力量是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和过时的。处置这些不良资产主要还必须依靠市场化的方法,对这些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使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不良资产问题。下面我们将重点探讨不良资产市场化处置的主要模式。

(1)不良贷款重组

不良贷款重组是指对构成不良资产的各项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无法按原合同还款时,银行给予企业适当的折让或减免,使之符合银企双方的共同利益。不良贷款重组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减少不良贷款的损失,其重组的主要方式有:

①“一次性了断”债务。贷款银行与借款人修改原还款条件,同意借款人以低于贷款本息的现金偿还到期的债务,即贷款银行豁免借款人部分本息,其余部分一次性或分次以现金方式偿还,豁免的债务部分成为贷款银行的损失。

②“以物抵贷”或“债权互换”。贷款银行与借款人修改原还款条件,同意借款人以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非现金资产抵偿到期贷款本息。银行还可以利用自身联系面广、信息灵的特点,将借款人的部分债权划转到银行,银行行使代位权,追偿到的款项抵偿银行贷款本息。

③“混合”重组。“混合”重组方案也称“一揽子”贷款重组,是指借款人以现金、非现金资产、债务转为资本和其他条件等组合方式清偿贷款本息。

目前,农信社只能减免企业贷款利息,还无权豁免企业贷款本金,应在实践中予以突破,大胆创新。

(2)不良资产的出售

①债权的出售。传统的做法是大银行利用自身的信誉和信息集成的优势,将债权出售给中小银行,类似于建筑业的“转包”。现在,国际上债权的出售对象已扩大到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我国不良贷款债权的购买者只能是有债权管理资格的金融机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信社、非银行金融机构,建议应尽快向有资质和购买实力的民间各类投资者开放。

②实物资产的出售。以物抵债是银行债权受到威胁时采取的一种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办法。应改变“不动产应在一年内予以处置,动产应在半年内予以处置的”硬性规定,处置权交由银行根据各自情况自行安排。

③不良资产打包出售。打包出售不良资产是指不分债权与实物资产,而是按照所在地区、资产种类或其他标准把具有相同类型的若干不良资产进行归类打包,经过中介机构评估后,采取协议、公开拍卖、暗盘投标等方式出售给中外投资者。

(3)债权转股权

债转股是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或银行,把原来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与企业间的控股(或持股)与被控股关系。债权转为股权后,原来的还本付息就转变为按股分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或银行实际上成为企业阶段性持股的股东,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重大事务决策,但不参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在企业经济状况好转后,通过上市、转让或企业回购等形式回收贷款资金。1999年以前由于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法律不允许银行向企业投资,故无债转股现象。1999年,国务院决定在601家重点企业和商业银行(含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间实行债转股,但到现在为止,客观地说,我国实施的债转股仍然还停留在政策性的阶段,毫无市场化突破,今后应允许实施市场化的债转股。

(4)不良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指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预期未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汇集起来,形成一个资产池,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资的过程。证券化的实质是融资者将被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而金融资产的所有权可以转让,也可以不转让。在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对现有的贷款进行资产证券化,例如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等,这样有利于防范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的是,它可以对存量不良资产进行整合,以不良资产担保证券的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出售,由于此种证券本身能够产生现金流,又经过权威机构的评级,更容易为投资者所接受,故能够最大限度的回收存量不良资产。下面将就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予以简单介绍。

①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要有与之相配套的法律作保障。按《民法通则》有关规定,银行在转让资产时,不仅不能从中牟利,而且需要经得原始债务人的同意,事实上,银行在实行不良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必然会得利,要经得原始债务人同意也不现实。因此,要使不良资产证券化成为可能,就有必要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与完善。

②组建特设信托机构,实现真实出售。特设信托机构是一个独立的以资产证券化为唯一目的的信托实体。农信社对特设信托机构的贷款出售行为必须是一种“真实出售”行为,转让时,特设信托机构必须支付一定的价格,双方在办理出售时要签订有关的金融资产书面转让协议。通过这种“真实出售”行为,把农信社的破产风险与众多的投资者相隔离,达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

③选择可证券化的资产并组成资产池。特设信托机构在收购农信社的不良资产之后,应将不同种类、期限、利率的贷款组合起来,尽量形成未来现金流量稳定的贷款组合,尤其要注意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贷款组合,形成不同的资产池,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④信用评级。为了增加不良资产担保证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对证券进行信用评级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构成不良资产担保证券的资产大多是信用贷款,这给信用评级带来很大的困难。在我国,对不良资产担保证券进行信用评级时,可以考虑增加政府担保、银行出具担保函、保险公司提供保险等措施,以降低信用评估的难度,提高其信用级别。

⑤证券的发行和服务。特设信托机构委托证券公司进行不良资产担保证券的发行。不良资产担保证券存在较大的风险,要求投资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往往不敢问津,因此主要目标群应定位于基金、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

四、结语

本文探讨的农信社不良资产问题解决措施仅仅是理论上的,具体的还得在实践中予以不断探索、完善。解决农信社不良资产问题是我国银行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农信社不良资产问题将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相信只要农信社积极正视不良资产问题,在现行法律框架内不断尝试新的存量不良资产处置方法,并积极防范新增不良贷款,不良资产问题就最终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参考文献:

[1]何泽荣.《入世与中国金融国际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2]庄乾志.《银行发展:市场化和国际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3]沈城.不良资产快速堆积―――透视银行坏帐生产线.财经周刊,2003年11月期

[4]巴曙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金融运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5]涂永红,刘柏荣.《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8月版

[6]吴德礼.《银行不良资产化解方式方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4月版

上一篇:煤炭企业如何积极应对当前困境 下一篇:探析房地产融资的多元化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