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文化的沉寂及唤醒

时间:2022-10-02 06:41:38

浅谈传统文化的沉寂及唤醒

【摘 要】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由于特定的自然、社会和历史环境的共同作用而逐渐形成的文化果实,它演变成了中国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是维系炎黄子孙的根本纽带,并在曾经农业文明时代创造出最为灿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但是,近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小悦悦”等事件,无疑表明传统文化正面临沉寂的危机。如何“唤醒”传统文化,是我国现代社会转型中所应对的一个严峻问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沉寂;唤醒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223-02

改革开放以来,在欧美文化的冲击下,我国传统文化正在逐步消逝,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警惕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不仅需要硬实力的提升,还需要软实力的提升。怎样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潮流融为一体,为我所用,立足于世界之林,这也是现在面临的问题之一。

一、传统文化沉寂的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在历史的沉淀中,除去糟粕留下的精华,是中华儿女五千年来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我们与先辈沟通的渠道,先辈们的生活环境和思想都在这其中反映出来。

曾几何时,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古代创造过举世闻名的中华文明,然而近代鸦片战争以来,它却遭受蔑视、挑衅与打击。二十世纪初,一些怀抱救国存亡的有识之士,在面对西方的大炮舰船时,已清醒地看到本民族文化的种种不足,大力倡导改革变法,于是,西学东渐的风潮开始兴盛起来。虽然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并没有遭受致命打击,但自此以后,它不再占据曾经绝对性的主导地位,被西方文化冲击的四分五裂。随后,新文化运动兴起,因为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和西方文化的强力压制,有很大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严重的误解,导致激进分子敌视一切传统文化,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的价值。于是,儒家的思想在知识阶层中逐渐被摒弃,而此后近四五十年间,更因民间社会而濒临灭绝。

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消逝问题非常严峻,首先,在传统节日文化方面。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孕育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区分他族的标签之一。在全球化下的中国,由于对西方经济技术及文化的盲目认同,使得中国传统节日不断被伤害。“圣诞节”“万圣节”等不断升温,端午节、中秋节等不断降温已是不争的事实;其次,在道德问题方面。从“小悦悦事件”到食品安全问题,从“十岁女孩电梯虐婴”到“老太讹诈三小孩”,每一件事都深深地震慑着每国人的内心。这些问题的根源归根到底,是社会的道德缺失。我们在谴责路人的冷漠的同时,也成为了鲁迅笔下“麻木的看客”,在面对道德的“沦陷”时渐渐地变得迟钝与无感。传统文化再一次沉寂。

二、传统文化沉寂的原因

传统文化沉寂的原因不能单纯的归结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这一点,这个现象的出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沉寂源于传统文化深层次文化内涵的不断缺失。以节日为例,首先是当今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文化相互影响不可避免;再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变高,使得新颖好玩的“洋节”倍受青睐,再加上不少商家借此推销商,媒体的跟风炒作,使得这一现象更加泛滥。其次是节庆文化在节日中越来越被忽视。传统节日是表现传统文化的一种活动形式,各种民俗和民间艺术是传统节日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每一次庆祝节日,都是发展和传承传统文化。节日还是一个民族自我的身份认同,它使得本民族的人民具有归属感,从而增强凝聚。若忽视节气文化的内在意义,则人们的庆祝节气的心理诉求无法得到满足。在无法满足这种心理需求时,人们往往会将焦点放在更远的地方,因此“洋节”便“顺应”了大众的渴望。故而当粽子、月饼、汤圆等传统佳节食物代替传统节日自身内在具有的本质含义时,那些含有一定实质性的内涵的“洋节”,如:鼓励人们尊重长辈的“母亲节”、“父亲节”,倡导人们心存感恩的“感恩节”等就受到越来越多对节日有心理需求的人们的青睐。当剪断了节日与文化的脐带后,节日就会失去本有的生命力。那么一个民族独有的特色也将随着其节气的生命力丧失而消逝。

第二,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政治的转型的表现。改革开放三十几年以来,我国从一个传统的落后的农业社会变为现代的先进的工业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生活方式也得到转变。在这样一个空前开放的背景下,国人的心态和行为都收到来自各方文化的影响。其次,在全面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量具有传统特色的建筑物被拆迁,转而变为更加现代化的建筑物,使得原本城市农村该有的民俗特色被喧嚣的钢筋水泥所代替。民俗特色是一个民族自身均具有的标签之一,是一个民族在精神上的依托标志,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若不协调好“钢筋水泥”和民俗特色之间的轻重,肯定会威胁到传统文化的生存。

第三,导致传统文化沉寂的最重要因素,是当前的教育模式和社会环境所造成的。曾有人对华中地区的15所高校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做过调查,结果显示,34.35%的学生认为教育模式是导致传统文化缺失的最主要因素,38.32%的学生认为是社会环境导致的,例如社会主流和媒介引导。一些大学生思想上不重视传统文化,轻视我国传统文化,认为我国的经济发达程度不及欧美发达国家,崇洋的心里尤其泛滥。部分大学生文史知识匮乏,文化底蕴菲薄,知识结构单一,出现了相当一部分仅有专业知识而欠缺的文史哲学艺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人文教育的缺乏,造成当代大学生内心世界的贫瘠,十二年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都只追求升学率,一味进行应试教育,忽视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的重要性。有些家长更是认为语文、历史等对提高分数没有太大用处,意识不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认为只有数学物理外语等才是最重要的,从而对后代进行了过于“理性”的教育,忽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另外,当前大学语文已从必修课的名单中开除,这无疑是对传统文化教育雪上加霜。加之社会大环境“崇洋”之风之盛,这又必然使大学生不重视自身文化内涵的修养。

三、如何唤醒传统文化

在全球化加速进行的新时期,要实现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必然要求加强发展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势在必行告诉我们,“唤醒”我国传统文化的当务之急,是逐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文化思潮融合,这才是传统文化的未来。

(一)吸收不同文化的精华,锤炼具有现代性的文化。在当前这样一个开放的世界,应该是全方位、多元化的开放。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的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生产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共同的精神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有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亦曾明确地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我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诸如四大发明等早就远传日木、印度及西方国家,并为他们所利用和改造。同样,别的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我们也可以并且应当吸收和借鉴。”其实在历史上有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我国对佛教的吸收和改造。在吸收各种文化时,不仅要吸收欧美国家的历史文化、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还有他们的现代文化。只有吸收和借鉴来自各种不同国土不同民族的文明成果,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的前沿,我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坚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锤炼具有现代性的文化。值得说明的一点,我们只吸收他国文化优秀的部分,对于其中的腐朽东西我们一律摒弃,如:极端个人主义文化、拜金主义文化、暴力文化等。

(二)政府应当成为倡导者,发挥保护、普及和传播的作用。以韩国为例,韩国曾经被日本殖民统治几十年,后又接触来自西方的文化,也经历过因经济发展、社会转型而产生的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也曾痛苦地而对“作为全球化的一个结果,文化也正在迅速地消逝”的事实。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后,韩国政府开始竭尽所能地倡导、保护传统文化。首先,由政府建立了国乐院,该院中有近百名研究者专门从事国乐的研究和发掘工作,同时大力推广和普及传统音乐。98年东南亚金融风暴发生后,韩国政府把“文化立国”订立为其基本国策,对花纹产业加大了投入力度,并开始制定一些十分有效的政策,例如《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促进法》。其次充分运用电视剧或电影进行传统文化输出,将本国的文化传遍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韩剧“在表而纯粹描绘生活的背后,大多隐藏着深刻挖掘传统文化魅力、尽量展现传统文化光明而的良苦用心。在不经意中,洋溢出弘扬民族文化的自觉”。这些都是我国政府现在应该学习的,由政府统一制定政策法规,来保护传统文化和并进行文化输出。

(三)社会、媒体和家庭共同出力,构建充满传统文化氛围的社会环境。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国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不应如出一辙地打造现代化城市,还应该充分结合我国特有的民俗进行构建。社会主流应当在文化导向中发挥作用,例如每逢佳节,将该节日特有的物品呈现得琳琅满目,烘托节日气氛,提醒人们该节日的民俗特色。传统文化中伟大人物的标语和雕塑可多设置一点在公共场合,这样可以悄无声息地对公众进行文化教育和传播。例如,成都市在很多建筑物旁边以及街道路牌上都有建筑物的历史、街道名称的来历。还可以通过举办各色讲座或者表演来向人民群众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例如成都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金沙讲坛》以及成都市锦城艺术宫定期举办的传统的艺术表演,基本上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成都群众艺术馆还曾举办过“人日唐风民俗游”“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等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周婷.今天我们更需要国学[J].半月谈内部版,2005.

[2]李舫.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身份证[N].文艺报,2005-3-22.

[3]李程飞,齐娟.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4]余英时.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M].台湾:三民书局,1992.

[5].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上一篇:中日动漫对比下探析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空间 下一篇:浅谈楚文化对当代漆画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