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创作的必然趋势

时间:2022-07-05 05:29:12

杂技创作的必然趋势

【摘 要】杂技艺术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但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杂技艺术面临着一定的变革与挑战。本文基于杂技发展的现状,对杂技创作的未来必然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杂技艺术;创作趋势;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222-01

随着杂技艺术的国家化趋势,传统的杂技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市场需要,在杂技艺术的创造过程中必然受到市场背景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对此,在今后的杂技创作过程中要适应时代环境,充分的掌握市场需求与大众心理以及杂技自身的艺术特征,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杂技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创作大背景下,我们对杂技创作的必然趋势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

一、杂技创作的必然趋势

(一)创新性是杂技创作的必然趋势。21世纪人们已然步入到信息时代,人们对艺术审美以及视觉体验的追求越来越高,传统杂技艺术表演过程中的简易道具或者舞台布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欣赏水平,因此在现代杂技的创作过程中要充分地融入高科技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加强杂技技术的舞台效果。在进行杂技编排创作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杂耍表演形式,通过故事情节、情感内涵以及表演氛围等形式带入表演,运用舞台布景、灯光明暗等设置加强杂技表演的主题,从而提高杂技表演的高雅优美的艺术性。

(二)“多元化”是杂技创作的必然趋势。在进行杂技作品创作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其他艺术的表现形式,开拓杂技创作的表现形式,提高杂技技术的多元化特征。杂技技术具有“杂”的本质特征,因此在进行创作过程中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充分的融入多种艺术形式的优点,提高杂技作品的内涵与品质。杂技创作中的多元化的基本意义在于要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率。现代杂技技术表演过程中充分的借鉴了歌舞剧、戏剧以及其它演艺元素,加强了杂技艺术的表演形式。

二、杂技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杂技创作要充分融入民族元素。中国杂技表演过程中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刚柔相济,给人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杂技艺术向人们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这也是我国杂技艺术的独特魅力所在,因此在日益激烈额市场竞争下,要想持续发展杂技艺术,就要将“中国精神”充分的融入到杂技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赋予杂技艺术全新的生命力,将我国传统文化与杂技艺术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加强我国杂技艺术的民族性,不断弘扬我国传统的民族杂技。

(二)杂技创作要符合观众主流审美。在现阶段的杂技创作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惊险性,要加强其艺术性、观赏性,提高杂技的整体艺术感。杂技表演在舞台上的形式美是及其重要的,对此,要加强杂技的舞台感染力,把握杂技表演过程中的节奏、动作、服装以及灯光等的一致性,将杂技艺术的思想形式、艺术表现形式与观赏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加强杂技艺术的整体性。

(三)杂技创作要综合其他艺术形式。在杂技的创作过程中要秉持着“创新性”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要充分的融入其他艺术形式的精华,加强杂技艺术的魅力。可以通过对古典艺术表现以及西方艺术表现形式的运用,提高杂技的创作的艺术性。如在杂技艺术表演中充分的融入舞蹈艺术特点。杂技在表演过程中注重的是舞台技巧的表现,追求的高难度、惊险以及极限的挑战,而舞蹈艺术将内在情感、故事、精神与内涵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这两种艺术可以互相弥补,给观众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提高整体的艺术表现能力

(四)加强杂技技巧的创新。杂技技巧是杂技艺术的关键部分,在杂技表演过程中,杂技技巧在加强舞台表现,引起公众共鸣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杂技技巧特别重视杂技学员的腰腿顶功的训练,表演过程追求险中求稳、动中求静、平中求奇的表演特色,通过刚柔并济的软硬功夫增强杂技艺术的舞台气氛,将力量美与技巧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形成拙而不笨的风格。因此在进行杂技技巧的创新过程中要充分的将古典的杂技艺术与最新的工艺美术、形体技巧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提高杂技艺术的美感。在杂技创作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借鉴舞蹈、柔术、魔术等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杂技艺术的表现张力。

(五)重视杂技艺术人才培养的创新。中国杂技有着严格的师承传统,因此杂技艺术相对于其他艺术来说其系统化、规范化化较为落后。要想真正做到杂技创作的创新,就要加强对杂技教育的重视,加强对杂技演员杂技、表演技能、相关科学文化知识以及艺术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根本上重视杂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才可以为杂技艺术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杂技创作明确发展趋势。

三、结束语

在杂技艺术发展过程中,要明确杂技创作的必然趋势,要通过对杂技艺术的创新、融合多元化表演艺术、加强人才培养等渠道赋予杂技艺术新的内涵与品质,提高杂技艺术的观赏性与灵魂性,全面的促进古老的杂技艺术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平.中国杂技艺术的发生、演进、类分与美化[J].艺术百家,2011,(2):12-13.

[2]韩纬.试论杂技创作的必然趋势[J].杂技与魔术,2012,(1):44-45.

[3]甘婷.舞蹈与杂技表演的舞台融合性探究[J].美与时代・城市,2014,(10):102.

上一篇:基于改进型DOB的电液伺服力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中日动漫对比下探析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