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地理“中、高档”试题解答的瓶颈突破

时间:2022-10-02 06:09:26

例谈地理“中、高档”试题解答的瓶颈突破

一、暴露学生解题过程,培养良好审题习惯

不能科学审题从而获取全面准确的有效信息是做题的大忌,这也成为部分学生提高成绩的一大瓶颈。虽然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一再强调认真审题、圈划关键词,学生亦知道很重要,但始终做不到位。

例如,2013年1月常州市高三地理试卷的第5题:某日,80°N纬线与晨昏线相切于A地(80°N,90°E),且A地的地方时为12点。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该日的极昼范围是:

A.北极圈及其以北 B.南极圈及其以南

C. 80°N及其以北 D. 80°S及其以南

笔者所带班级这道题的得分率只有21%,选错的同学中有45%选择C,究其原因是没有注意到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即80°N纬线与晨昏线相切于A地(80°N,90°E),而仅以为相切于A所在的纬线,将光照图想象成图2,从而出现答题偏差,正确的应该是图1。

因此,除了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反复强调审题的重要性之外,更应利用例题选做和评讲过程中,暴露学生的解题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审题习惯,可从以下几方面操作。

?誗给予学生充分做题时间;

?誗投影某学生学案,并评讲解题思路,以及对于题干与图文信息的利用情况;

?誗其他同学根据其信息的圈划以及讲解,评价其对信息的利用情况;

?誗教师点评与评讲,并投影优秀学生的答案。

通过不断暴露学生的解题思维过程,帮助其建立正确而规范的解题思路,长此以往,可突破答题“模式”的瓶颈,遇到一些稍难的题目就不会无从下手。

二、加强图表解读训练,提升图表分析能力

1.注重理解《考纲》直接要求的图表资料

平时的阅卷中发现,很多学生“破译”不了图中各要素含义,提取不出图中的有效信息,对图表信息理解不透彻而失分的现象比较严重。尽管高考试题对考生地图和图表资料的分析能力要求在提高,但每幅图的“根”还是在《考纲》要求的教材中,所以应强化对《考纲》直接要求的图表资料的理解。例如,2013年考纲中有关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对应的考点与重点图表的关系见表1。

2.加强训练《考纲》直接要求的图表资料

在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各种图表的基本要素,把握各种图表的基本方法,学会分析各种地理信息与题目要求之间的联系,从而寻找答题的共性、规律和策略,更要加强填图、绘图训练,以加深对基本原理及图表的理解。

例如,为使学生加深对地球自转意义的理解,可要求学生完成下面的填图:夏至日光照图(图3中阴影表示黑夜)。

要求:

① 画出太阳光线,表示夏至日光照;

② 画出地球自转方向,标注极点;

③ 在图上用A点标注直射点,并写出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④ 在图上写出晨线和昏线;

⑤ 在图中用阴影标出地球上日期较新的一天。

三、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提高地理解题技巧

反思一般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是近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又译为反省、反映。波斯纳(Posner,1989)将教师的成长与其对自己经验的反思结合起来,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意味着,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光有经验的积累是不够的,还须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剖析和研究。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学生,学生做了一定量的题也不等同于解题能力的提升,如果在解题后能及时进行自我反思,找寻出错原因,并能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一定可以不断进步,从而提升解题能力。在每次训练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与总结,并寻找对策(表2)。

上一篇: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教材处理策略 下一篇:中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