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村民自治的成效

时间:2022-10-02 04:05:29

村民自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层出不穷,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便应运而生,在这一大背景下,从更深层次上推进村民自治的发展,加快村民自治的理论研究,正确认识和了解村民自治取得的成就,对推动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政治民主化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首先,农民是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因此实行村民自治制度,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不仅有利于让农民充分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而且有利于党的政策真证体现民情民意,集中民智民力,使党组织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参与的农村村务管理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是我国逐步发展和不断完善的一项民主政治制度。它使广大农民当家做主的民利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切实的实践和检验。实行村民自治,将村务管理的权利交于农民自己,广大村民直接参与管理自己本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其次,政治民主化是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政治民主化程度越高越能显示出政治发展的速度。村民自治的快速发展,对人们思想中的民主基本理念进行了一次新的洗礼,对民主的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广泛传播,使村民形成民主的理念、民主的认可、民主的意识、民主的信仰,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民主氛围,基层社会的民主管理秩序更加有序。而且随着村民自治的深层次开展,广大村民越来越具有公民意识,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活动极大的调动了村民参与农村自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村民的守法、参政等意识得到了逐步的培养。

农村经济基础相对来说进一步巩固

村民自治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投身到农村经济建设当中,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村经济基础更加稳固,村民基层民主管理更加优化。首先,村民自治吸引了一批年轻有为、实干的人才加入到农村基层管理当中,成为了村民自治的领导者,带领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当中,从而达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后带动全村的经济发展。其次,村民自治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积极投身到农村建设之中。农村建设的主体就是农民,发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村经济便得到了快速有效的发展,而且农民通过基层自治,管理农村,增强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效处理了村里的公共事务,促进了公益事业的发展。最后,村民自治有效规范了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农村的土地使用权和管理权更加合理化,村民的合法财产得到了有效保护,村民各种利益的维护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社会稳定程度进一步提升

村民自治是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大呼唤下应运而生的,二十多年的发展使其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减少非制度化参与、增强制度化参与的方式,不仅使农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负担大大减轻了,而且减少了危害农民利益的不良决策,重新建立了有效的农村组织工作,使农民能够亲自监督和约束民主管理的行为,使村庄内部的矛盾等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有效约束了村干部的不良行为。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广大人民的希望和向往,是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农民安居乐业的大背景。而村民自治的发展和完善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促进了农村社会充满活力和民主平等的秩序的建立,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奠定了全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从改革中得到巨大实惠,成为支持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前提条件。

村民自治的法律体系得到逐步完善

在法治国家的状态中,法律与国家、政府之间,运用法律约束国家、政府的权力;法律与人民之间,运用法律合理地分配利益;法律与社会之间,运用法律确保社会公共利益不受权力和权利的侵犯。因此,在我国这样一个法制化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特别注意法律制度的建设、发展和完善,只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的权益才能得到法律保障,人们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会建设当中,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才会早日达到。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府十分重视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正在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国家法治建设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有关村民自治制度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并付诸实践,接受了实践的检验和洗礼,理论研究不断丰富,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律保障村民自治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村民也了解了许多的法律法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法制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上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 下一篇:房产税与抑制房价关系之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