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浅析

时间:2022-02-08 07:50:23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浅析

摘要:指出了贵州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包括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原生的自然环境、绚丽多姿的神秘民族文化,为农村反贫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通过分析贵州省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劣势,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意见,以期促使贵州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村经济活跃发展。

关键词: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优势;问题;对策;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592.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135-02

1 贵州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背景介绍

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省内安顺布依石头寨、黔东南上朗德、南花、青曼、西江苗寨等8个民族村寨被选中成为旅游扶贫试点。目前,贵州已有1600多个民族村寨开展了特色村寨游且以民族文化为主要体验项目。形成了农业观光、城郊“农家乐”、歌舞表演、民族节庆、民俗寻踪、古镇探秘等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另外,贵州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属乡村旅游。据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贵州乡村旅游的年收入已逾550亿元,解决就业人数多达230万人。按照计划目标,至2017年,贵州省将建成100个以上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示范村寨、1000个左右重点村寨,突出示范和重点经营户建设,实现农民旅游收入占20%以上的农民的人均纯收入[1]。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是以乡村文化和自然环境为依托的,是具有唯一性的特色旅游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中具有独特竞争优势,无论是对境内游客还是境外游客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对于贵州旅游产品的建设、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加强贵州旅游核心竞争力和调整贵州省旅游业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

2 相关概念

2.1 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山野风光、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状态以及农村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为吸引物,把乡村文化作为内涵,目标市场针对都市居民,为了满足旅游者娱乐、学习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从而开展的融观赏、考学、实践、体验、购物、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2]。

2.2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

我国多数地区的民族村寨的发展都离不开乡村民俗文化,原因在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具有使都市旅游者体验到淳朴乡情以及民俗文化的魅力,带领旅游者了解不同地方民众特有的民风民俗和生活常态。因此可以定义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为建立在一定的旅游设施和异域、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内涵,吸引都市居民并满足其购物观光、娱乐休闲、考学体验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消费体验民俗文化的一种旅游活动[3]。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是乡村民俗风情,其独特的创造性与民族异域性是吸引旅游者的真正魅力所在。

3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特征

3.1 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民俗文化性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的发生地是在乡村地区,乡村的山野风光、生活和生产活动、乡村文化习俗、民族节日等是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所在[4]。

3.2 旅游资源的原生性

乡村地区无论是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抑或文化模式都保持相对自然原始状态。

3.3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性

农村生态系统,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双重属性,景观资源丰富(如农村的民俗文化、婚丧嫁娶习俗、种植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生产生活工具、乡村工艺品等)[5]。

4 贵州省发展乡村民俗文化的意义

4.1 促进居民脱贫致富

如表1所示,贵州乡村旅游的接待游客数量从2011年4458.35万人次发展到2015年的98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从147亿元上升到430亿元,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扩宽纯收入渠道,拉长和延伸产业链条。

4.2 调整贵州农村产业结构

F州省传统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相对单一,而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服务业(食宿等)、物流业、特色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有效的扩展和延伸了产业链条[6]。

4.3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贵州原有经济条件的落后,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缺乏物质支持,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同时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的实现也相应提高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得许多濒危的传统文化在旅游大潮的冲击下得到复苏,并整合融入到旅游市场中重构,得以更新重生。

5 贵州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

5.1 资源多样,内涵丰富,分布集中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兼收并蓄、内涵丰富,涵盖巴蜀文化、粤桂文化、楚文化、滇文化,其核心是少数民族文化。贵州全省分布着49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讫佬族等人口超过10万人,故而素有“文化千岛”的美誉。省域内各式各样的民族节庆、民族艺术、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等文化景观“多元共存,共生共荣”,形成了“好歌村村有,好酒家家有,好节天天有”的多彩贵州民俗风情[7]。

贵州各少数民族分布相对集中于贵州省东南部和西部地区。形成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集中连片的特点,尤以黔东南州、安顺地区和黔西南州最为集中。这有利于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重点布局和重点突破。

5.2 原始性和神秘性

“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由于特殊的地貌背景,贵州省在工业化开发上不具备其他省份的自然优势,工业化程度的落后也使其传统的乡村民俗文化原始风貌保存较好,神秘感强,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渗透较轻。地理环境的相对闭塞导致的人群沟通困难反而促使形成了不同地区形成了形形的民俗文化,造就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原生性、稀缺性、独特性和完整性。

5.3 区位优势突出,旅游市场广,开发潜力大

当前国际国内乡村旅游风生水起,旅游业也从传统的观光阶段向体验休闲阶段过度,独具魅力的乡村民俗更是受到青睐。

从文化的角度看贵州是个大省,是一块高地,是不可多得的瑰宝,对旅游潜在市场的新引力极大。同时伴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尤其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崛起,入黔旅游的便利性大大提升,总之,今天的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处在一个极佳的历史际遇上。

5.4 政府支持力度强

贵州省政府在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和基础旅游设施的改造提升等方面不论资金投入还是心血的倾注力度都较大,2016年起,贵州省旅游局每年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专项资金多达5000万元,同时为贫困户提供贷款贴息,并探索建立旅游投融资平台、担保贷款平台。为了全方面的保护和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8]。

6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开发保护并举

固本培元,坚持以保护和传承文化为第一要务,涸泽而渔的旅游发展模式必不长远。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对于一些具有唯一性特点的民俗文化(民族建筑工艺、悬棺丧葬文化等)要重点研究保护。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坚持完善政策管理和加强技术支撑二者并举,实现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6.2 提高认识,摸清家底,搞好乡村民俗旅游规划

制定科学的全省乡村民俗旅游开发规划,在整体规划指导下,对全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别特征和地域分布进行调研考察、登记造册,对重点文化资源做好完善的开发、发展与保护的旅游规划,同时,各乡村民俗景区景点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具w的实施计划[9]。

6.3 整合资源,挖掘内涵

系统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区域联合,把贵州乡村民俗旅游区与省内颇具特色的喀斯特自然风景区和邻省一些著名景区联合起来,形成旅游网络。如贵阳-榕江-从江-黎平-锦屏-隆里-镇远-凯里-西江-广西桂林的黔东南旅游线;建设以喀斯特自然风貌、历史文化遗址与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风情相结合的贵阳(花溪高坡苗寨、天河潭镇山布依文化村、红枫湖景区)-安顺(龙宫、黄果树、屯堡文化)-安龙、兴义(苗绣、腊染、贵州乡村龙、马岭河风景区)-云南昆明的黔西南旅游线等。同时,对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进行概括、发掘、升华以致凝聚区域特有的个性化精神,将民族文化中别具特色的民间节日、生活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民族信仰等文化挖掘出来,设计和创造出多元化的产品,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6.4 改善设施,提高档次,创建品牌

多渠道融资集资引资,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实施全方位综合开发,确保乡村民俗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的服务完善、合理衔接,特别是要加强乡村民俗旅游区的环卫设施、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旅游公共厕所、交通道路、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建设,完善乡村民俗旅游服务设施,优化乡村民俗旅游区的大环境,使游客能够进得来、留得住、游得好,提高乡村民俗旅游业的层次和综合效益,进而实现品牌效应[10]。

6.5 培养人才,提升管理,完善服务

宏观上引导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如与地方高校合作,定向定点培养专业旅游人才,提高接待能力、接待档次和接待质量,管理体制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制度。

6.6 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贵州由于受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知名度不够响亮,故而应重点利用港澳及沿海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作为促销窗口,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电视、报刊、展览、互联网等进行宣传介绍,提高乡村民俗景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增大吸引力[11]。

参考文献:

[1]张遵东,章立峰.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以雷山县西江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6):66~71.

[2]骆 诚.浅析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11):60.

[3]白 娜.参与型乡村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思路[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14~17.

[4]查爱欢.乡村旅游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影响机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5]邓 位.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乌蒙论坛,2013(4):49~53.

[6]刘 瑞,苏维词.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及其开发模式[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2):167~170.

[7]王丽芳.浅析乡村民俗旅游的深度开发[J].安徽农学通报,2007(11):205,152.

[8]黄欣伟.兴义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3.

[9]李 云,殷志华,韩 笑,等.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4(17):42~44.

[10]贵州省毕节市档案局邓位.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N].中国旅游报,2013-04-12(006).

[11]计晓燕.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构想[J].中国科技信息,2012(16):154~155.

上一篇: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下一篇:浅议静电的应用技术及危害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