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互动性教学

时间:2022-10-02 02:47:14

浅谈高中数学互动性教学

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了解、领会、掌握知识的过程。数学教学中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不是两个简单独立的过程,而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统一于一个共同目标,这就是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一方面数学老师要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反馈信息来教授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必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数学教学的互动性。高中数学“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互动性在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单纯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不掌握高中数学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死记硬背不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尝试,那么这种缺乏互动性的教学必然会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并搞好高中数学教学的互动性。

一、明确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

搞好高中数学教学的互动性,首先要明确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

(一)教材的特点

相对初中数学而言,高中数学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加之数学课时紧,因而教学进度一般较快,从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二)教法的特点

数学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教学进度快,知识信息广泛,题目难度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不易掌握。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去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注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三)学生自身的特点

1.心理特点。我国现行学制的高中学生一般是1 6岁以上,在生理上,正处在青春时期,而在心理上容易产生闭锁性,给教学带水很大的障碍,表现在学生课堂上启而不发,呼而不应。

2.学法特点。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果学生围着教师转,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满足于你讲我听、你放我录,缺乏学习主动性,必然会造成数学学习的困难。另外,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兴趣;性格、意志品质、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数学学习。

二、从以下方面入手,搞好数学教学的互动性

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教材、教法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搞好数学教学的互动性,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中老师应以良好的情绪面对每一个学生,指导学生操作,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使学生乐于和老师交流,主动参与学习;在教学中老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和观点,引导学生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形成师生合作,共同探讨的学习氛围。

(二)培育学生学习的兴趣,自动性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可通过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数学方面的伟大成就,阐明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来引导诱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把每条定理、每道例题都当作习题,认真地去证明或解答,并适当加以批注,特别是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讲解分析,最后要抽象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另外,老师要鼓励学生独立解题,因为努力求解过程,也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

(三)教师要随时把握教学的脉搏,因地制止地及时调整教学对策。

1.创设新奇情景,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大量事实表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这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新奇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这样学生整堂课都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学习,从而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保证学生自我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将自己对问题的新想法、独特的理解展示出来。新奇的情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感染学生,利用有趣的习题和生动的教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进创造思维的培养。如:集合的概念,可以这样引入:“某同学第一次到商场买了墨水、日记本和练习本,第二次买了练习本和钢笔,问这个同学两次一共买了几种东西?学生会回答应是4种,然而为什么不是3+2=5种呢?这里运用了一种新的运算,即集合的并的运算:{a,b,c}U {c,d}={a,b,c,d)。

2.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通过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揭示数学美,让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并通过自己的解题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3.及时查缺补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难点。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辅导下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特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的思路和方法,这种互动性的教学,必将促进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

总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互动式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的产物,它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可以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操作能力。

上一篇:浅谈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下一篇:浅议高中数学之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