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批改

时间:2022-10-02 01:58:34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批改

作文批改是作文前指导的继续和深入,也是作文讲评的基础。作文批改能够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作文进行直接而具体的帮助。

作为读者的教师,是批改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生生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并制定有效的组织措施和监督措施,确保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质量,防止对话流于形式。

一、要尊重学生思想,褒贬恰当

创造心理学认为:“创造活动最危险的敌人是胆怯。”教师若将学生的文章改的“体无完肤”,势必损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尊重学生文章的思想就是不要大删大改,不包办替代,不只是找毛病找缺点,而是尽量指出可取之处,建议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修改。教师对学生评语要恰如其分,肯定优点,不要轻易用“淋漓尽致,妙笔生花,具有独特风格,不可多得的好文章”这类字眼;指出缺点,也不能用“空洞之极,满纸废话”之类的字眼。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人都有被赏识、被激励的需要。”学生作文本身就是一件并不轻松的劳动,我们老师应十分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并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个用得精彩准确的词,一句具体生动的话,都应该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坚定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作文的批语未必需要多长,但一定要让学生感到春天般的温暖,努力让学生获得心理、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使学生产生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亲近作文,然后喜欢上习作。在激励的同时适当地指导、引领、甚至是委婉的批评也是有必要的。

二、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能力

学生在写完一篇文章一般都会有自我感觉,下面笔者谈一下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能力的步骤。

1.学生完成初稿后提出自己作文中不满意的地方,包括构思过程中的问题和成文时的问题,如词语的选用等等。

2.教师在学生上交的作文稿上对学生所提出的疑问一一加以解决,同时还就文章中学生没发现的问题进行批注。

3.作文返还给学生后,如有必要,学生可以对教师所加的评论进一步质疑,然后根据自己从老师的评论中得到的启发再写出第二稿。

4.老师对学生进一步提出的疑问加以解答,特别留意学生通过自我监控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文章中出现的问题。

这种批改方法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在构思、成文以及修改中产生的问题。让学生自我修改和评价的目的正是让他们熟悉与运用他们所选择的批改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批改标准的心理训练。这种批改方法着意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之间就作文进行了有益且有效的交流。

三、优秀学生带动,优秀作品展示

从部分学生开始,逐步扩展至全体学生,是激发起所有学生的批改兴趣的一种方法。在作文批改中,教师会发现一批写作能力和批改能力强的学生,这些学生就是其他同学的“伙伴导师”。他们对于运用某种批改标准的自觉意识得到了部分体现,不仅在他们的写作中,也可以在他们的批改中体现出来。这样的学生,必须保证每个小组里有一个,这样他们就可以担负起一个以小组为单位的某种批改类型的成员之间的批改任务,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也能训练他们的批改能力,而且可以更好地帮助其他同学进行同种类型的批改。

优秀作品展示是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资料,如平时表现、学习兴趣、作文潜能、自我反思、他人评价等信息,建立档案袋,这样的评价法能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和成就感。作文档案袋评价可以有两种形式:(1)佳作展示型和习作进展型。这两种档案袋评价方式都着眼于学生个人,其实不仅学生个人可以用档案袋来展示自己的佳作,显示作文水平的进步,对于整个班级来讲,也可以制作班级优秀作文档案袋,让更多的学生作文得以展示,在作文中获得一种成就感,得到心灵的愉悦,从而产生写作的兴趣。(2)档案袋评价法。用档案袋收集好的评语,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择优展示。在档案袋中将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一并收入。这种评价法是以班级优秀作文档案袋和优秀批改评语档案袋的形式,展示学生优秀作文和优秀评语,来提高学生的批改兴趣、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活动,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他们热爱写作,启迪学生的主体意识,对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让那些把作文当成是拦路虎的同学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这样引导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教师批改着也会顺手顺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的批改负担,达到学生教师共同爱上作文写作的目的。

上一篇:让英语写作不再是“拦路虎” 下一篇:低年级识字教学雏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