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要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时间:2022-10-02 01:36:34

语文课堂要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沉闷,缺少活力的现象,而活力语文课堂的构建必须要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有效地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注重体验;享受体验;联想;拓展体验空间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平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分析得多,揣摩得少;讲得过多,感受过少。“阅读”变“讲读”,“精读”变“精讲”,学生、教师、家长对这这种方法很不满意,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有效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优化方法,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一、注重情感的体验

在语文课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课堂变得很沉默,“你讲我听”,“你说我写”。学生虽然能专心上课,但大多数学生面无表情,态度漠然。尤其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原有的热情和好奇逐渐淡化,使整个语文教学变成了一潭死水,缺少了活力。而这时候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也就随之侵入,如何使课堂更有激情,更充满活力,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思考。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固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在教学中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能使学生感受情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使学生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优美、形象、富有智慧、情感与情趣的情境创设,以唤醒学生的情感与经验积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全身心地拥抱语言,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

二、深入阅读,培养丰富的体验态度。

学生阅读理解文学作品,需要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才能进入作品的内涵,即“披文入情”。“披文入情”的过程就是深入阅读,充分思考,逐步领悟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学生的独特的感悟,丰富的体验才会源源不断地生成。朗读,是激活、唤起学生感受体验的根本方法,一次次的朗读,就是一次次地拥抱课文语言,就是一次次地感受内容、进入情境、体验情感的过程。在学习中,还要注意挖掘课文的情趣特点。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和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如学《幸福是什么》这课,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将《幸福是什么》改编成课本剧,分角色排练,学生们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积极参与,使得课堂气氛异常热烈。经过老师点拨,演出效果很好,对课文理解也较深刻。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习惯,还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语文独特的美。引导学生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通过读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升华。

三、运用现代化手段,享受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实际教学中,综合其他的艺术手段,会起到良好的功效。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也更加具有时代性的特点。

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为例,通过直观的课件,让学生在观看录像和图片的同时,感受到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对西沙群岛有个深刻的印象。多媒体课件充分展现美的形象,把“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海水”,把“见都没有见过想都想不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鱼”把“颜色艳丽,形状奇特的珊瑚”把“千奇百怪的贝壳”,把“成百上千的海鸟”以及“庞大的海龟”“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等等,都形象的展现在学生们眼前,从而增强了美的感染力,也让学生有了独特的视觉享受和情感体验之后,对课文有了更好地理解。

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利用联想和想象,拓展情感体验空间。

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经常面临着很多无法绕开的障碍,例如时代背景相距甚远,学生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有限,解读时有很大的空白需要填补等等。于是,很多老师都是先介绍背景、解析意思,然后分析课文,梳理脉络、总结主题,学生则忙于死记硬背,被动接受、被动积累。这样的教学没有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激荡,总给人一种隔靴搔痒或是隔岸观火之感。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需要学生合理地利用联想、想象,主动参与,完成教与学的互动。一方面外延文章的内涵,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随着课文中一次又一次点燃火柴,学生们也跟着小女孩一块幻想“火炉、烤鸭、圣诞树、奶奶”,想象,使得学生的体验与文本的距离更近,当学生的感情投入到达高潮时,让学生再展开一次联想:“假如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我们会怎么做?”丰富的联想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丰富了语文课思想的内涵,当然也激发起课堂的精彩。

总而言之,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文课感性的一面,更好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用自己的情去挖掘文中之情,让文中之情感染学生之情,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充分体验文中的情感,从而使自己的情感活动得到激发,学生定能留下深刻的情感体验,也能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充实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情操。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怎样学好语文》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3月

[2]石涛《如何阅读一本书》 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2月

[3]乔桂英《阅读方法指导论》 语文出版社2013年7月

[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2001年教育部颁布

[5]王义堂等著《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3年7月

上一篇:如何突破高中学生数学思维的障碍 下一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