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变应性疾病与变应原检测结果分析

时间:2022-10-02 12:21:52

儿童变应性疾病与变应原检测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和分析内蒙古地区儿童变应性疾病的可能常见致敏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9年5月-2011年4月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考虑是变应性疾病的患儿722例,采用德国Mediwiss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进行致敏变应原的筛查。结果 变应原阳性检出率为86.98%(628/722);吸入组阳性448例,食物组阳性300例,混合阳性120例。鸡蛋、牛奶、羊肉,牛肉、尘土,花粉,河蟹,海虾等阳性检出率较高。结论 变应原检测可明确变应性疾病致敏原,对临床预防及诊治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变应原检测阳性率的高低与当地植被、气候及饮食生活习惯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儿童变应性疾病;变应原;致敏原

【中图分类号】R765.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26-01

近年来儿童变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该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2009年5月-2011年4月我们采用德国Mediwiss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对内蒙古地区722例变应性疾病患儿进行了吸入性变应原和食物性变应原过筛检测,检测的结果与疾病有密切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5月-2011年4月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考虑是变应性疾病的患儿722例,其中男416例,女306例,年龄7个月-15岁,平均5.08岁,病程3个月-6年。原发病:过敏性皮炎187例、支气管哮喘306例、过敏性鼻炎229例,所有患儿检测前1w均未服用抗组胺药及皮质类固醇药物。

1.2 方法:清晨空腹抽静脉血2ml,运用Mediwiss reader 100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采用免疫印迹方法,定量检测人血清中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变应原,吸入组包括:尘土、花粉、皮毛、螨虫等;食物组包括:鸡蛋、羊肉,牛肉、牛奶、淡水鱼蟹、海鲜等。

2 结果

722例做变应原检测的变应性疾病患儿,阳性者628例,阳性检出率达86.98%,其中吸入组阳性448例,占62.05%;食物组阳性300例,占41.55%;混合阳性120例,占16.62%。对鸡蛋、牛奶、羊肉,牛肉、尘土,花粉,河蟹,海虾等阳性率更高,见表1。

表1 各种变应原阳性检出率

3 讨论

变态反应(allergy)又称过敏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免疫病理反应。随着环境的变化、饮食结构改变,生活中抗原性物质的增多,人们长期食入及接触这些变应原后受到刺激,引起皮肤、黏膜的肥大细胞过度活化,是导致变应性疾病的根源,儿童变应性疾病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患病率逐年增高[1]。研究表明,儿童哮喘中至少80%由过敏因素诱发,如果能准确找出变应原并根据其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就能有效地控制哮喘[2]。因此,测定变应原对变应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测定变应原能改变传统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对症治疗变应性疾病的历史,减少了药物副作用对患儿的影响。

本组研究所用的变应原均为生活环境中最常见的物质,每一个人都有接触的可能,在722例进行致敏变应原的筛查的患儿中,阳性者628例,阳性率达到86.98%。吸入组变应原中尘土、花粉居多,阳性率分别占38.23%、15.10%,这是因为内蒙古地区属于草原带,植被丰富,草木生长繁茂,木本花4月份开始大量开放,借助风力四处飘散,各种花粉随之增多;而近年来由于过渡放牧,草原退化、沙化严重,沙尘天气频发。故建议家长让孩子在有花粉季节及沙尘天气减少外出或戴口罩。近年来,食物性变应原在Ⅰ型变态反应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食物变态反应也称为消化系统变态反应多见于儿童,与小儿的消化道黏膜柔嫩、血管通透性高,分泌型IgA水平较低,消化道屏障功能发育不成熟有关[3、4]。本组病例中,以鸡蛋、牛奶、羊肉,牛肉、河蟹、海虾阳性者稍多,分别为5.96%、7.06%、6.93%、5.26%、5.82%、5.54%,与内蒙古地区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密切联系。食物过敏的患者尽量减少或避免食入、接触过敏原,大多数情况可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多数变应性疾病经变应原检测可明确其变应原种类,对临床诊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且操作简便、快捷、特异性高,不受技术操作影响,可为患者采取预防措施及临床采用特异性脱敏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本组结果亦表明,变应原检测阳性率的高低与当地植被、气候[5]及饮食生活习惯有密切联系。本次调查也为内蒙古地区变应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黄穗,王全华,黄顺开,孙丽红,等.广州市社区儿童哮喘发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7):3240-3243

[2] 邱晓梅,罗芳,李孟荣,等.哮喘、变应性鼻炎59例对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9):657-659,+667

[3] 林书祥,潘春莹,卜华.儿童血清变应原体外检测结果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6):109,+97

[4] 周卫刚.170例小儿常见过敏原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1):1294-1295

[5] 刘萍,周雅燕,郑跃杰.儿童支气管哮喘变应原检测与防治[J].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19(2):102-104

上一篇:长期发作肾病儿童接种多糖性肺炎球菌疫苗的资... 下一篇: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极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