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时间:2022-10-02 09:08:49

低分子肝素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低分子肝素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90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普通肝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死亡率。结果 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死亡率差别不明显,但观察组死亡率较低。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与普通肝素效果相似,但不良反应更少。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普通肝素

我们对45例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并选择使用普通肝素的另45例进行比较,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7月的90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22~71岁,平均46.36岁,急性白血病14例(M3 6例;M5 5例),严重感染8例,肝脏病6例,肿瘤7例,其他10例,临床表现有出血表现27例,血小板(PL丁)下降31例,凝血酶原标准化比值(PT-INR)延长32例,纤维蛋白原(FIB)下降30例,3P实验阳性24例,器官功能障碍14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1~72岁,平均44.02岁,急性白血病13例(M3 6例;M5 4例),严重感染9例,肝脏病6例,肿瘤7例,其他10例,临床表现有出血表现25例,PLT下降30例,(PT-INR)延长30例,FIB下降27例,3P实验阳性23例,器官功能障碍13例。24 h内死亡患者、存在肝素使用禁忌患者、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以及外伤大出血致凝血因子稀释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予入组。两 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积极治疗原发病因,预防和处理并发症以及输注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等以维持凝血功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2~5d,平均2.98d,总用量1~2.4mL,平均1.43 mL;对照组皮下注射普通肝素2~5d,平均3.27d,总用量5000~20000 U,平均14327.57mL。用药期问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监测PT-INR在2.0~3.0。

1.3疗效标准[1] 经治疗后:①出血、休克以及各脏器功能障碍等DIC临床表现消失;②DIC特异性体征如低血压以及淤斑等消失;③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以及其他凝血功能相关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患者为治愈,符合上述3项中2项的患者为有效,经治疗后病情无好转甚至恶化、死亡的患者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 SPSS13.0 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量资料用x±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观察组中治愈例,有效例,无效例;对照组中治愈例,有效例,无效例。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死亡比较,见表1。

3讨论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往往病情急剧恶化,导致死亡,预后极差,除病因治疗外,补充血小板、冷沉淀及新鲜冰冻血浆等支持止血治疗是关键[2]。肝素是临床常用的抗凝剂,其主要通过对于AT-Ⅲ的活性增强作用抑制凝血过程,若循环血中AT-Ⅲ的水平低于50%,则肝素的抗凝效果会受到明显影响,并可能导致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低分子肝素为普通肝素经过裂解或分离产生的低分子碎片,其抗凝血因子Xa与抗凝血酶活性比高达4:1,抗血栓形成作用强,且由于低分子肝素去除了与血小板结合的部分部位,对于血小板计数及功能影响较小,同时其对AT-Ⅲ的依赖性较低,当循环血中AT-Ⅲ的水平低于50%时,仍能保持较好的抗凝作用。本组资料内使用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的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死亡率差别不明显,但低分子肝素的一组不良反应明显较少,P

参考文献:

[1]黄晓春,李小蜂,秦丽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5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4(8):761.

[2]冯秀茹.辅以丹红注射液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5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3):377-378.

上一篇: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肺部CT的影像探究 下一篇:ECG—6151型心电图故障4例故障分析及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