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长理论在指导学困生学习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2 08:40:19

伴长理论在指导学困生学习中的应用

在目前学困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伴长理论对学生的成长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尤其是学困生会从中受益匪浅。伴长理论所研究的内容包括思想导向策略、学习规划策略、行为控制策略、习惯训练策略、心理沟通策略、方法引领策略、分析诊断策略等。伴长理论的指导作用的发挥必须以教育诊断为前提,只有正确教育诊断才能采取恰当的伴长方式,才能成为学困生健康成长的助力。伴长理论思想导向学习规划心理沟通伴长就是陪伴成长之意,伴长理论就是关于陪伴学生成长的理论。在学生成长的教育实践中我发现学生都需要伴长理论的指导与服务,尤其是学困生更需要伴长理论的指导与服务,有了伴长理论学困生就有早日脱困的希望。那么,伴长理论包括哪些内容呢?我所研究的伴长理论从学生的思想、学习、行为、习惯、沟通、方法和诊断等方面进行,因此其研究内容包括思想导向策略、学习规划策略、行为控制策略、习惯训练策略、心理沟通策略、方法引领策略、分析诊断策略等。思想导向策略就是要对受教育者(学生)的思想进行方向性的培养与引导,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国家教育目标所希望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形成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具有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富裕而努力奋斗的献身精神的新时代的青年的一种教育活动。思想导向是教育者希望受教育者成为什么样的人并鼓励受教育者朝向目标努力奋斗的一种思想方面的驱动力。思想导向策略包括思想动机、思想目标和思想表现三个方面。学习规划策略是指教育者或学生本人根据学生的学习客观实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规划性指导并通过学生的自身努力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的过程即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目标之间的具体实际,把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发展方向分解为总目标和若干个子目标的过程,可以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逐步实现的一个个的子目标,随着子目标逐个的实现,总目标自然也就会实现。学习规划策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指导性规划、自主性规划和管控性规划,指导性规划是教师或家长的指导行为;自主性规划是学生自身的学习行为;而管控性规划是学生在老师或家长的管理和有效地控制下所进行的规划性学习,也称为过渡性规划学习,这种类型的学习是伴长理论研究的重点。行为控制策略是家长或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目标对学生的各种行为施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与控制,希望学生根据一定的规范内容去规范自己的行为,达到教育者所希望的目标的一种教育策略。行为控制策略包括强制型行为控制、过渡型行为控制、自我行为控制。习惯训练策略是指通过制度化的管理方式使学生经过漫长的训练逐步养成有利于学习的某种习惯。习惯养成要经历强制养成阶段、习惯初步形成阶段和形成自觉阶段。强制养成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学生完全不具备某种习惯,为克服习惯养成中的各种困难,完全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才能慢慢克服习惯养成中的各种诱因的消极影响,为习惯顺利养成必须不断调整习惯养成的诱因,不断调动习惯养成中的积极因素的产生,这样才会最终使良好的习惯得以养成。心理沟通策略是指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行为表现出的结果,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沟通,并对受教育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确保受教育者通过必要的排解方式达到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沟通的程序包括心理诊断、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三个方面的内容。方法引领策略即教师、学生或家长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密度和学习难度而采取的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方法或根据一段时间的学习内容所总结出的规律性的知识和为获取新知识而形成的能力和技巧等。分析诊断策略即教育者、家长或学生本人根据学生在学习发展上的需要,对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依据教育规律进行卓有成效分析与研究,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适时进行解决的一种教育方法。伴长理论的产生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伴随教育实践因学生教育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必然结果。这些伴长的内容出现在某个学生的身上时并不一定是孤立的,至于具体情况如何,要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就是要事先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诊断,根据诊断的结果来确定采取哪种伴长的方式,分析诊断的结果直接影响伴长方式的抉择。那么如何根据伴长理论来选择相应的伴长策略呢?首先,家长要和老师取得联系,在彻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思想状况、学习上的行为表现以及发展潜质等情况后;再进行综合分析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诊断;最后才能确定采取哪种方式伴长方式较为恰当。例如,八年(2)班的晓英同学,家长和老师都认为她是一个在学习上可以说很有发展的学生,可是无论如何就是不见她在学习上进步,而且多数学科总是不及格,是一个典型的差生,为彻底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对她进行了教育诊断,深入到晓英同学的课堂、课间、同学以及朋友中间了解情况、分析各科的测试卷并进行考试结果分析、综合各任课教师对她的课堂学习效果的反馈意见、家庭访问等等,分析诊断的结果如下:(1)晓英同学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谓的学习只是为完成作业而已。(2)课上不会听课经常出现溜号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不会记笔记、课下学习不够。(3)在思想上始终认为自己是好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认识不到位,家长也一直认为她是优秀的学生。(4)家长没有及时和老师沟通,督促不到位。(5)学习上缺乏意志力和目标意识,也就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6)学习只是停留在表面,属于浅层学习状态。鉴于晓英同学的表现,首先要从思想上入手,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纠正学习中的不良的行为如上课溜号、注意力不集中,并教给她正确的听课方法和学习方法等,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管控,在管控初期以家长的管控和老师的管控为主,逐步过渡到自己部分管控,再到学习行为完全自我管控,在达到学习行为完全自我管控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师和家长的管控进行,坚决不能在学生没有形成学习行为的完全自控能力之前就彻底相信她的学习的管控能力而导致管控失败,使家长和学生的努力付之东流。因此,晓英同学的伴长方式主要应该采用思想导向策略、行为控制策略、学习规划策略与方法引领策略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再如,八年(1)班的小浩同学,好几位老师都很看好他,可是学习成绩就是不见提高,经过教育诊断发现他思维敏捷、课上所学的东西都能学会,可是考试成绩始终不高,查找的原因是:(1)学习不够努力,每次学习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已,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2)学习上缺乏动力,课堂学习的随意性较大;(3)学习密度不够,练习量不足,学习效果差;(4)基础知识巩固不到位,做起题来感到力不从心。根据教育诊断的结果小浩同学应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精心规划设定学习目标,采取恰当的学习方法,课上认真听课、课下及时复习所学课程并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做好新课的预习,根据设定的学习目标进行学习,来不断实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标。因此,小浩同学的伴长方式主要应该采取学习规划策略、习惯训练策略等。上述两个案例中的两位同学目前的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晓英同学的思想上有了明确的认识,在课堂上的听课质量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能够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进行有效地管控,并逐步由他人管控开始慢慢过渡到自我管控,并结合一定的学习规划与相应的方法引领使其学习效果非常显著;小浩同学经过伴长理论的指导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动力,并运用学习规划策略与习惯训练策略使其学习上的随意性有所改善,规划性相对较以前有所加强,学习习惯也正处于初步形成阶段。综上所述,伴长策略在学困生的成长中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怎样选择恰当的伴长方式还必须以教育诊断为前提,只有在正确教育诊断的前提下才能选择正确的伴长策略,但是无论采取哪一种伴长方式,其目的只是为了解决学困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困生回归到正确的成长轨道上来,使学困生健康成长、成才,这才是伴长理论产生的直接动因。

上一篇:试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下一篇:男人凭啥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