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教育救国”梦想的北大校长蒋梦麟

时间:2022-09-27 08:52:24

心怀“教育救国”梦想的北大校长蒋梦麟

蒋梦麟是一个参加过中国传统科举考试的秀才,又是一位留学美国精通西洋文明的博士。他学贯中西,文理兼通,是民国期间在北大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校长,被世人公认为对北大的贡献仅次于北大先驱人物蔡元培的杰出教育家。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人生导师。但在蒋梦麟看来,人生路上,兴趣固然重要,理想却更为关键。他说,“理想、希望和意志可以说是决定一生荣枯的最重要因素。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只有以启发理想为主,培养兴趣为辅时,兴趣才能成为教育上的一个重要因素。”

蒋梦麟1886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一个善于经商的富裕家庭。他5岁多就进了私塾,但是非常不喜欢读书,恨透了那种死板的读书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读书就像坐监狱。他曾经逃学回家,甚至发誓要杀了先生,烧毁私塾。

但是后来发生的两件事,给了年少的蒋梦麟以极大的触动,令他从此发奋读书。1898年,12岁的蒋梦麟到离家40里外的绍兴中西学堂读书。那是一所西式学校,设有日语课。一天,蒋梦麟将作文拿给日文教师中川指教,日文老师对他文章中提到的“中日同文同种”大为不满,毫不留情地批道:“不对,不对,中日两国并非同种,你的国将被列强瓜分,可怜,可怜!”当天晚上,小蒋梦麟想到国家的前途,忧心忡忡,流泪不已。

另一件事发生在1907年,蒋梦麟在堂兄的建议下从上海前往日本游玩,下船后的第一站就是清朝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马关,这不禁让蒋梦麟想起13年前的甲午海战,在那场战争中,中国惨败于日本。随后,他又参观了日本东京博物馆,看到堂堂大清国被一个小小的日本打败的种种历史陈迹,蒋梦麟心里更不是滋味。他后来触目惊心地回忆道,“在一个展览战利品的战迹博物馆里,看到中日战争中被俘获的中国军旗、军服和武器,简直使我惭愧得无地自容……”在日本一个月的考察,让年轻的蒋梦麟意识到“教育使(日本)国民的一般水准远较中国为高,这或许就是日本成为世界强国的秘密所在”。从此,蒋梦麟暗下决心投身教育,期许教育改变中国落后的命运。

次年,为了实现教育救国梦想,蒋梦麟决心自费到美国留学。辞别家人,蒋梦麟从上海坐船出发,在海上颠簸了一个多月,到达了万里之外的美国。起初,蒋梦麟入的是加州大学的农学院。有一天,他准备去农场观看挤牛奶的情形,路上碰上一群活蹦乱跳的美国小孩去上学,此情此景不禁让他黯然自问,“我在这里研究如何培育动物和植物,为什么不研究研究如何培育人才呢?”想到这儿,他兴奋地跑到一个山头,坐在一棵大树下,观看旭日照耀下的旧金山海边的美景,脑子里浮想联翩,眼前仿佛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孩,像凌波仙子一样从海湾的波涛中涌出,要求他给他们读书的学校。一年前在日本激发出来的教育救国的梦想被彻底激活了。蒋梦麟立即要求从农学专业转到教育学专业。在救国理想的激励下,蒋梦麟异常刻苦,1912年于加州大学毕业。随后,又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杜威,攻读哲学和教育学,1917年3月,获得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后即回国。

两年后,年仅33岁的蒋梦麟被北大聘为教育学教授。自1919年至1945年,蒋梦麟在北大工作了20余年。在蔡元培任校长期间,他长期担任总务长,三度校长,1930年冬正式担任北大校长。先后主持校政17年,是北大历届校长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蒋梦麟对于北大的贡献很多,最突出的当属以“中西合璧、文理兼通”的理念对北大课程进行改革。中西合璧,表现在蒋梦麟要求北大学生既重视中文,也重视外语。要求读外语系的学生须有深厚的国文功底,读中文系的学生须有优良的外文功底。文理兼通,则表现在蒋梦麟要求理学院大一学生必须修国文课,文学院大一学生则必修科学概论,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考古等方面的知识。蒋梦麟的此种教育理念,对于现今的中国大学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蒋梦麟没有像父亲和哥哥们一样成为商人,而是不远万里到美国留学,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最后在北大成就了一番事业,支撑他的是从小就在他心底成长起来的一个梦想――教育救国。

上一篇:英国文字狱是怎么消除的? 下一篇:“精益创新”撬动正能量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