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欣赏教学

时间:2022-10-02 03:56:44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欣赏教学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欣赏教学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因素,从小学生的美术欣赏心理入手,对美术欣赏中的教学策略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教学;美术教育;欣赏教学

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美术欣赏教学在欣赏能力、情操陶冶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意义,建立一种基于学生自身学情的美术教学模式,是小学美术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工作中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小学生的美术欣赏心理

从美术教学的自身特点来看,欣赏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对事物的了解过程进行引领的一种有效措施。在对小学生的美术欣赏心理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生理状况两方面入手,对美术欣赏心理问题进行探究。从色彩因素给小学生所带来的影响来看,红色、黄色等色彩较为鲜艳的颜色往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在对绘画艺术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画面中的一些细节要素也有可能成为学生欣赏艺术作品过程中所关注的一大因素。除此以外,在对绘画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入

手,对绘画作品进行感知。对于一些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有关联的绘画作品,学生会表现出一种较为欣赏的态度。

二、美术教育中的欣赏教学策略

在对小学生的美术欣赏心理进行探究以后,我们可以发现,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视觉记忆与听觉记忆的综合作用,是对美术欣赏教学进行优化的有效措施。在一些学校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将音乐伴奏应用于美术欣赏教学的做法,就是通过对课堂气氛进行强化的方式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从美术教学对小学生的影响来看,为了使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进行优化。

1.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专题欣赏课主要指的是围绕某个欣赏美术课题进行欣赏的美术课程。这种专题欣赏课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课程中往往占据着较大比重。在美术专题欣赏课的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对课堂所需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材过程中要遵循从学生欣赏水平入手选择的原则。例如在“外国儿童美术作品欣赏”这一专题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的运用,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首先,在这一节美术欣赏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对与本课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预习,进而在让学生在查找一些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的基础上产生欣赏兴趣。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在展示一些国外的优秀儿童绘画作品以后,可以让学生在对作品进行欣赏的基础上,与其他学生一起分享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知。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模式的应用,发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

2.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

在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课程中,教师为学生展示艺术作品后,往往会对作品进行较为细致的讲述。这就使得美术欣赏课堂中,学生对教师所讲述的教学内容缺少新奇感,漠然的态度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利因素。为了让学生的自主体验因素在教学中得到强化,在美术欣赏课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操作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例如,在“民间竹编工艺”这一美术欣赏课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对竹编工艺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对竹编的制作过程进行展示,指导学生进行竹编工艺品的创作,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竹编工艺品的艺术魅力。在学生完成竹编工艺品创作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制作的工艺品与自己在课堂上所欣赏到的工艺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参与动手活动的过程中对竹编工艺有所了解。

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自主发展是美术教育中的欣赏教学所要遵循的一种目标。对学生自主体验的注重是教师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庆敏.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J].好家长,2016(34):223.

[2]於炜.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素质教育[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3]杨惠玲.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实践和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5(8):64-65.

[4]路茂玲.\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6(6):219.

[5]赵晶.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几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5):229-230.

上一篇:借阳光数学教学 铸阳光数学心理 下一篇:小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