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措施

时间:2022-10-02 03:36:36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学校德育紧跟时代步伐,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已初具成效。德育工作总体上是好的,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德育低效,实效性不佳的问题尚未根本改观,本文就当前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

关键词: 学校德育 实效性 探讨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我国的学校德育紧跟时代的步伐,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改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加强爱国主义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等等,这些改革措施都产生了一定的成效,因而德育工作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与人们对德育的关注程度相比,与对德育工作的各种资源投入和产生的实际效果相比,与社会、时代对学生应具备的道德素质要求相比,德育的低效,实效性差等问题尚未根本改观。

德育实效性差,不仅意味着投入的德育资源无法产生应有的效益,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了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不讲求实效,是德育形式主义的表现,这样的德育不会有生命力,而且会使人对德育的地位和作用产生怀疑。因此,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中一项十分紧要的任务。笔者认为当前存在以下四点因素影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一、德育目标存在偏差

德育目标与德育实效性之间有直接关系,当前,学校德育目标设定的不合理之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标准过高,没有考虑学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以及公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现实情况,制定的政治和道德标准过高,致使学生丧失了实践的信心、兴趣和动机,甚至养成言不由衷地说假话和说空话的习惯。二是顺从取向,即把是否“听话”、“顺从”作为衡量学生品行的价值尺度,这种价值取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德育的被动受体,导致他们选择能力的退化。

二、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不可否认,我国学校德育在内容上存在着过于强调道德知识的体系化和逻辑化的倾向,而将很多与社会实践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又很感兴趣的社会道德现象排斥于课堂之外。这样,由于德育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割裂,德育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三、德育方法过于简单

长期以来,学校在德育方法上形成了一套简单化的基本定式。主要表现为:注重单向灌输而轻视启发引导,突出统一要求而忽略个别差异,强调外在管理而弱化主体作用。这种简单化的方法无法激发学生道德认知的积极性,很难引起道德情绪体验,进而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

四、德育工作者素质不高

与转型期社会发展对德育的要求相比,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德育工作观的滞后,与学生平等对话,提高学生道德选择力,引导学生作出价值判断和洞察学生心理问题等方面能力的欠缺,是目前普遍存在于德育工作者身上的主要问题,这也阻碍了德育实效性的提高。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旨在增进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措施,具体内容包括:

1.加强德育的科研工作。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德育规律,在德育目标的设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应用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德育科研推动德育工作的改进。

2.抓紧德育的质量管理。德育质量管理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措施,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克服“智育是硬指标,德育是软指标”的错误思想,特别要抓好这几项工作:制定具体明确的德育工作质量指标;做好德育工作的检查、督促,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认真总结德育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

3.提高德育队伍的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是搞好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要把好德育工作者选聘关,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合理的待遇,同时要提供各种培训的机会。

4.完善德育工作网络。德育工作网络包括学校内德育组织机构,校外的社区、教委、关工委、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三位一体网络,在校内外形成一种沟通机制,实现校内校外教育联动的德育格局。

5.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通过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来提高德育有效性。

基于上述五点有效措施,在具体德育实践操作中,我们应该本着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崇高理念,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形态,看成是我们的同伴,是一种德育资源,认真审视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实现以下三种转变,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实现由“德育工作队伍”向“全员德育”的转变。

1995年颁布的《教师法》中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显然,德育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归宿,既然教育的目的是德育,那就是说全体从事教育人员的目的,即“全员德育”,但这在具体实施中并没有这样做。从学校的德育管理组织中,每所学校都建立这样德育管理线:校长(书记)——分管德育副校长——政教处(德育处)正副主任——团委——年段长(年级组长)——班主任——政治老师——团队干部——学生会干部组织的德育工作队伍,具体负责学校德育,从实施层次上看,学校德育也是由这支队伍组织实施,贯彻落实。这样就有意无意地把学校德育“工作化”,成了德育工作人员的工作,妨碍了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学校德育,造成对学校德育的忽视和削弱,从而不能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在学校中往往存在这种现象:课堂中学生违纪,科任老师交由政教处;课余生活学生犯错,交给班主任;学生行为失范,由值日行政干部、政教处教育等等,这就表明,在基层学校并没有真实现“全员育人”。

要实现由“德育工作队伍”向“全员德育”的转变,应强化德育的“目的意识”,淡化德育的“工作意识”,重建“全员德育”机制,实施“全方位德育”。本人认为,学校的一草一木,校园的景物乃至学校历史文化的积淀,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富含德育资源,我们应充分发掘这些德育资源,重新构建德育文化,营造一种浓厚的德育氛围,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德育”,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实现由要求统一形式向多样个性形式的转变

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又一原因是组织实施要求统一,除学科教育外,大多数学校都是沿用计划、组织、实施、总结的组织形式,用成年人的眼光设计和控制,统一要求和实施,同时用成年人的观点评价与总结,难免与学生的现实状况,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有一事实上的差距。

学校德育,从功能上看,具有三个层次(理想教育、道德规划教育以及道德原则教育),相应的就有三种不同的功能(激励、约束、指导功能)。显然,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对学生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但是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却大多是不分层次的统一要求,甚至形式、内容错位,从而导致教育功能丧失。

在实践中提高德育实效性,应实现由统一组织、要求的形式向多样化、个性化形式的转变,又因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而异。其途径可以是小组讨论、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为主,方法上有情感陶冶、榜样示范、说理疏导、品德实践等等。并且有机配合、灵活应用,将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实现由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转变

在传统德育中,老师体现了权力,忘却了民主,语言通道是单向传输的,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自私的吸收和排他性的竞争上,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个人主义的意识和习惯,这就是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症结所在,而现代德育倡导的是“双向式”的,即语言信息传输是双向、交流、互动的。如小组讨论、社区调查等,这种德育方式要求老师应充分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关注学生的情感,树立一种民主观和公正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贡献、相互合作。这样,学生养成的和不断发展的将是民主的、和谐共处的积极向上的意识和习惯。

实现由传统德育单向式向双向式的现代德育的转变,将是德育实效性提高的有效手段。

总之,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德育应冲破旧传统观念的束缚,以人为本,实施全面改革,才能提高其实效性。首先,要求我们应树立学高为师,行正为范的教育思想,树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理念,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孜孜以求的专业精神,灵活机动的德育机智、机能和技巧。其次,应关怀学生,教育应把关怀作为德育的内在要求,去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学生的情感。第三,要有丰富的德育智慧,只有丰富的德育智慧,才有智慧的德育,完整的德育,才能是一种具有充满创造性的德育,才能是使学生成为生活主人的德育。这样,才能既注重培养学生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又有注重培养学生内心情感体验能力。最后,从学校方面,应从传统的道德认知系统接受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转向培养当代价值多元特点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敏感性、道德行为能力。从重视直接的道德教学转向间接的道德教育,从封闭的学科教材转向开放的情境性教材;从以教师的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小组讨论,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为主,从方法上保证学生主动参与学校德育,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德育原理.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12.

[2]学校管理与实践.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3.5.

[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北京:开明出版社,2004.8.

上一篇: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发展, 服务城乡一体化进程 下一篇: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关 “对话探究” 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