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与互动

时间:2022-10-02 02:47:38

本期城市发现专题报道的是福州和厦门。无论从专业赛事上的不俗成绩来看还是从网络上福州设计师备受网民追捧衡量,福州设计势力崛起已是圈内不争的事实。我与几位福州籍的设计师私交颇好,他们当中有业已成名的行家,也有尚在奋斗的无名小辈,若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和善、谦逊、坦诚,热爱思考,乐于交流。不要小看这些品质,因为与这些品质对立的是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狭隘与偏执的弊病,而在行业里,有多少此般这样的人,诸位读者比我更清楚。此次承蒙福州设计圈朋友的大力支持与协助,采访报道得以顺利完成,出差回来的编辑记者与我之前的感受相同,大家均认为,福州设计师积极向上,在市场的热潮面前,对设计仍保有澎湃的赤诚之心;福州设计,发展潜力巨大。

因繁务缠身,此次未能前往福州与圈内好友们把酒言欢,是为遗憾。

厦门是全国知名的文艺之城,在某个程度上,它比福州的知名度高。对我而言,厦门的美不在厦门大学附近以及鼓浪屿上林立的咖啡奶茶铺、特色产品店以及各色小旅馆,它的魅力在于人们可以在那儿不掩饰的以文艺姿态生活着,或者从我等旁观者角度来说,在厦门活着就是一种文艺。在“文艺”这个词被歪曲、误解、鄙视的当下,这种顶着“装”、“假”、“懒散”的负面风评大张旗鼓去实践文艺的“范”,如何不叫人心生羡慕?

《现代装饰》过去与厦门设计圈来往并不多,此番算是山水相逢第一次。虽是初次拜会,却得到了厦门设计师朋友们的热情款待,在此深表感谢!在这样一个以慢、以情调、以文艺著称的城市,设计师们会有着什么样的喜怒哀乐呢?相信读者朋友与我一样好奇。

特别空间今期讨论的是品牌店铺设计。随着shopping mall、城市综合体等地产商业形态在国内大肆兴起,于此相关的店铺设计毫无疑问也将持续热门。因此,在一栋进驻了几百家商户的建筑体内,如何通过设计,让厂商的店铺脱颖而出,并赢得消费者的注意与青睐,是非常值得探寻与研究的。

众所周知,能称得上“品牌”的厂商,多半已具有完整成熟的VI、CI系统,为强化品牌的识别性;在扩张规模,增设各地分铺时,也往往对其店内设计、陈设有硬性的规范要求。然而,限定越来越多并不意味着创意就此被扼杀,在本期推荐的案例中读者们就将看到,优秀的设计师们仍在空间布局、主题表现、材料运用等方面表现出令人叹服的想象力和智慧。

最后要“广告”的是,《现代装饰》已在新浪开通官方微博,并由本刊的编辑们轮班维护。如果大家对杂志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随时通过微博与我们交流!我想,越来越即时、无障碍的沟通模式,并没给纸媒带来打击,相反,它只会让我们与您贴的更近,让我们有动力去提供更原创、更鲜活、更深度的内容。

上一篇:从维尔茨堡出发 下一篇:MonoVisioN:Scott Frances摄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