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实训课程辅助教学方法应用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2-10-02 01:07:36

高职实训课程辅助教学方法应用的实践探索

摘 要:本文通高职院校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教学问题,运用比较法和实践探究法,配合为调研问卷法和个案分析研究法,利用辅助教学模式对其中出现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助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246-02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高职院校教学也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因此,各高职院校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全方位地培养更多实践型人才,由此对其专业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现今的高职院校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中比重最多、最重要的部分。随着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的出现,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有了新的变化。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培养高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模范,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本文将探讨如何让辅助式教学模式运用得行之有效。

一、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辅助教学模式研究背景及实施现状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方法各有特色,但简单且能行之有效的办法,针对学生碰到无法解决或者是需要老师指点的疑问时,若能够在实践课程中开展具有辅助教师的辅助式教学或团队式教学,那么类似“一对多”这样的实际教学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一)研究背景

2004年哈佛大学霍华德博士提出了“多元智能”教育理论来设计改革高职现有的教学模式,可以达到高职教育培养多元智能的目标,并形成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多元多维的评价观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而辅助式教学模式,作为多元化立体式教学管理中的一种教学模式,已被美国多数高职院校所认同。

所谓实践教学体系与其相对应的概念是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则是指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的合理配置,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对于现今实践教学进行到组队教学或项目教学环节时,通常都是由多个分组或多个项目同时进行的。不同组队的学生在实际操作时,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问题接踵而至。但主要负责的老师只有一人,往往就会顾此失彼,短时期内不能一一授教。反过来对于学生而言,本门课程问题的遗留,学习的进程就会出现断带,基础的不节食必然会导致实施的缺陷。“一对多”是我国高职实践教学不可否认的现状。

(二)实施现状

我国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起步较晚,部分院校是在教学力量相对薄弱、实训条件较差的中专学校或职工大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迅猛提高,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已很难满足形势发展需要,并逐渐成为影响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努力解决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开展教学改革、更新教学模式、建设优质教师队伍,不仅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同时也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一项根本性的任务。

二、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辅助教学模式研究目标及内容实施

(一)研究目标中达到预期效果

辅助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适用于各个学科。它符合“面对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与实践模式,有助于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辅助式教学模式首先要打破以往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中出现的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纸上谈兵的现象,要采用预设问题、传授理论、课堂讨论等多角度的双边交流的方式,注意观察和掌握学生的反应和活跃程度。要改变学生被动、厌学的情绪为积极向学,并对本门知识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可以减弱知识难度增强理解能力

主导教师和辅助教师要互相配合,并利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手段,把抽象的理论、概念同具体的事物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从而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3、可以真正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主导教师和辅助教师需要针对各学科、各专业的特点,把握知识脉络,注重知识的纵向、横向、实践三维立体的框架结构,合理安排教学任务,辅以灵活的实验、实习、手工制作等行之有效的手段。旨在提高学生将专业理论真正转化为针对具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实施的预期效果

首先,主讲教师和助课教师都应以教学大纲为核心,深入地钻研领会教材,充分地利用教辅材料,把握知识发展的前沿,充分突出辅助式教学模式的特征,真正发挥其辅助实践教学的功能。合理地设计教学进度,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

其次,改变陈旧的教学策略。正确制定教学策略至关重要。教学策略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最后,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设施。主导教师和辅助教师应当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多视点、多剖面、多层次、多媒体和全方位的形态学信息。注重发挥学习者各种学习器官的综合潜能。

三、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辅助教学模式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与突破之处

(一)主要观点:辅助教学模式,需要辅助教师不仅能够帮助主导教师去进行实践教学知识的引导、启发和灌输,也能够帮助学生吸收、消化、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并能够熟练的运用。

(二)创新与突破:辅助教学模式,可以说打破了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辅助教学模式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增设到二至三位以上。

四、总结

辅助教学模式,是基于工学结合和产学结合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合、思考和解决的办法。它应当得以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广泛的开展,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帮助高职院校将教学改革持续的贯彻下去。

教师之间团队意识的形成,才能针对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及时的解答。可以解决问题的辅助教师增多,操作时间和前期准备充足,主要教师和辅助教师间配合默契,“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的改进。辅助教学模式的开展,解决了现今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可以说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杨建平.谈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196-197.

[2]王媛.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8:2-3.

[3]程宜康,李平.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3).

作者简介:

石 岩(1980-),女,吉林省扶余市人,讲师、商业美术设计师、国际cad工程师,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本文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开展辅助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结题论文,课题编号GG0617。

上一篇:铜版画创作中的艺术构思和技巧探讨 下一篇:《天注定》:关于暴力问题的根源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