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融资是破解吉林省“融资难”的切入点

时间:2022-10-02 12:55:41

股权融资是破解吉林省“融资难”的切入点

一、融资结构错位制约吉林省融资能力

融资结构决定企业融资能力。企业融资结构也就是企业的资本结构,指企业融通资金不同方式的构成及其融资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企业各项资金来源的组合情况。企业融资可分为外部融资和内部融资,内部融资主要是留存收益和折旧转为股本;外部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外部股权融资主要有成立合资、合作公司,产权转让,发行股票,利用外资等方式;债务融资主要是贷款、企业债券等。一般来讲,企业业务包括当前的经营业务和未来的增长机会。因此,企业的资产也分为支持当前业务的资产和支持未来增长机会的资产。根据企业财务学的一般规律,企业应当以债务融资支持当前业务,以股权融资支持增长机会。否则,需要股权资本支持的企业如不能获得股权资本,将被迫放弃保持竞争优势所必要的投资,从而产生投资不足,使企业失去成长机会;而为获得成长机会采取激进的债务融资,将增加企业的财务危机风险,使企业失去竞争优势。

股权融资不足,债务融资依赖是吉林省“融资难”的根源。吉林省企业基本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由于国家的“双轨制”政策使企业自身积累较少,无力进行内部融资;“拨改贷”政策使项目建设资金连基本的股本金都由银行来承担。而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又使企业的管理层特别看重企业的控制权,“宁当鸡头,不当凤尾”,进而排斥股权融资。这样,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形成“介业倒逼政府,政府倒逼银行”的债务融资依赖模式。而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由于国有企业比重低,在当时进行债务融资比较困难,股权融资成为必然选择。纤过十几年发展,这两种不同的融资路线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沿海地区股权融资使企业由小到大,企业不仅资产规模扩大,而且市场地位增强、发展潜力显著。同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低,又为吸纳债务融资创造了条件。近几年,这些地区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相互促进,投资增长较快。而吉林省企业的债务融资依赖,使企业高负债、高成本,滋生财务危机.企业市场地位下降,发展机会丧失。同时,也造成银行不良资产率高,整体融资环境差,导致投资增长缓慢。

融资结构错位抑制有形资产作用,造成投资效益低。从期权理论讲,项目建设是一个买权,即得到未来现金流量的机会。市场经济条件下,项目建设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市场需求变化、行业竞争程度加剧,技术更新加快。因此,项目建设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项目的有形资产,更人程度上是由项目的各种无形资产所决定。无形资产足公司总价值超过有形资产价值的部分,来自于公司拥有的企业家才能和管理技巧、技术人员的专长及长期形成的品牌商誉等。股权融资不仅融通资金,还要以股东会、董事会名义共同决策外,也要派管理人员。这样,能够引进企业家才能和管理技巧、技术人员的专长及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由于吉林省重视债务融资,股权融资不足,使企业无形资产积累程度差,管理、技术和晶牌等无形资产对有形资产的运作能力不足,制约了投资效率。而吉林省汽车产业能够高速发展,主要是与跨国公司全面合作,既引进资金,又引进技术、管理和品牌。

二、调整融资结构,拓展融资思路,破解“融资难”

推进吉林省投资增长的基本思路:以股权融资为切入点,促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股权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产结构,带动债务融资,从而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形成投资良性增长机制。

股权融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现实选择。经济发展经验表明,高成长性行业的中小企业融资应以股权融资为切入点,在利用介业积累的同时,更以外部股权融资为重点,以支持企业快速度增长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在股权融资的基础上,积极利用银行、债券等债务融资方式支持企、伙当前的经营性业务,使企、伙保持合理的资产结构。吉林省中小企业普遍反映融资难,难在企业将眼睛盯在银行,而没有将视觉对准资本市场,对准国内外的投资者。一些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不愿意出让股权,更不愿意转移控制权。

股权融资是推进国企改革的根本出路。股权融资不象债务融资,银行只是外部监督,不介入企业的内部管理。股权融资足以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为出发点。吉林省国有企业的改革不足简单的融资解困,而是彻底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股权融资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最有效方式。通过股权转讣,或成立合资公司,不仅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更引进了企业紧缺的品牌、信誉、管理等无形资产。

股权融资能够带动债务融资,改善整体信用环境。债务融资依赖使吉林省国有银行普遍不良资产比串高,直接制约了银行的信贷资金投放能力。同时,国有企业资产负债串高,民营企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信贷的风险较大。国有银行信贷权层层上收,造成吉林省银行“惜贷”现象。面对吉林省现在的融资环境,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电放慢在吉林省设立分行的速度。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条件也很不成熟,成立地方股份制银行也不具备条件和政策可能。因此,解决融资难,不是首先解决贷款难,而是首先解决股权融资问题,只有通过股权融资,改善企业资产结构,改善企业管理结构,才能使企业既能满足贷款的资产要求,又满足银行对企业的信心要求。这样,整体改善信用环境,才能为有林省吸引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金融机构在吉林省设立分支机构提供条件。

三、推动吉林省扩大股权融资的几点建议

进行股权融资,作为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要有开放的胸怀,本着双赢、多赢和平等互利的原则,具有经营现代企业的合作精神。同时,政府也就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积极引导,大力支持。

(一)创造推进股权融资的条件

1、加人国有企业改革力度,支付改革成本,吸引外资、内资以购并、参股等方式改组、改造国有企业。

2、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使民营企业由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发展,由一股独占向股权多元化发展,以至于转让控股权。

(二)打造股权融资的平台

1、建议依托陡春产权交易市场,整合全省资源,建立省产权交易市场。借鉴发达省市的作法,制定支持措施,使长春产权市场成为吉林省企业股权融资的平台。

2、加强与国内重要产权市场的联系,利用他们的渠道,吸引跨国公司、中介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到吉林省进行股权投资。

(三)与相关金融部门合作,提供股权融资必要的金融支持

1、与国家开发银行、资产经营公司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探索以“打彻”、提供过桥贷款等方式,支持企业股权融资。

2、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对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在吉林省进行的股权投资项目,提供相应的信贷支持。

3、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和和信用担保机构,支持企业到境外、国内创业板上市。

(四)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政策合力

1、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减少审批环节,免除不必要的行政收费,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

2、国家支持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建设项目,要与吸引股权融资相结合,优先支持由跨国公司、国内加少,企业参股,特别是控股的建设项目。

(作者单位: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上一篇:吉林省国有企业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与启示 下一篇: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跨区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