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工作落实机制 把投资增长的难点变为亮点

时间:2022-09-12 11:09:53

完善工作落实机制 把投资增长的难点变为亮点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进入实质性突破阶段的关键一年。为实现全省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今年必须确保1000亿元的投资增量。完成这项任务,对于巩固去年的投资成果,继续发挥投资拉动作用,使全省经济工作在新时期开好局、起好步,意义十分重大。

进入“十一五”时期,对吉林省来说既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又是各种矛盾交织和凸显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两难问题,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管理方式构成新的挑战。对此,我们要充分做好思想准备,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地加以应对。从投资领域来看,就面临一些新的矛盾。比如,我们既要着力扩大投资规模,又要注重优化投资结构;既要突出工业项目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又要抓好农村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要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大力支持支柱、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又要支持发展一些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解决扩大社会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此外,还有中小企业融资难、投资软环境不理想等等。处理好上述这些矛盾,就可以有效化解一些不利因素,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投资的大幅度增长,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当前,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坚定信心,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十五”时期,我省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利用外资和出口总额都跃上了新台阶。面对好成绩、好局面,不可盲目乐观,要看到欣喜后面有隐忧。形势越好,更应冷静地解析我们的优势与劣势,更需充分关注和着力解决一些突出问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活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同先进地区的差距仍在扩大,面临的发展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中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我省提出要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表明了我们自加压力的信心和决心。这既符合中央的战略部署,又切合振兴吉林的实际。从“十一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看,我们扩大投资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开局之年的有利因素很多。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企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企业整体投资能力普遍增强。2005年,我省完成了816户国有工业企业的改制任务。这个多年来对全省经济发展影响最深的难点已经演化为最大的亮点,以改制促振兴收到了显著效果。国企改革任务的基本完成,不仅使企业体制、机制获得了创新,经营状况得到了改善,企业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而且在改制过程中,把解决历史问题、克服现实困难和谋划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进域外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改制的企业有303户,启动在建项目88个,引进新上项目80个,大大增强了全省工业经济的活力和发展后劲。

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取得了新进展,产业投资增长潜力进一步提高。去年,农产品加工业跃上新的台阶,实现产值1000亿元,成为新的支柱产业。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能力大幅度提高,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增强。为全省支柱、优势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加快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现代中药和生物药、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五大产业基地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去年这些重点产业新开工项目增多,今年有相当一部分进入投资高峰期,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组织实施,将掀起新一轮农村建设高潮。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提高农村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主攻方向。今年国家提出要把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也要高于上年。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转移,恰恰在这方面,我省有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从今年起,我省将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加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的投入,今年将由上年的5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明年达到2亿元。重点推进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启动建设20个产业化集中区。同时,还将加大支农资金的整合力度,着手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目前正在进行形式多样的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四是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大规模展开,拓展了房地产投资、城市建设的空间。城市居民特别是至今仍居住在棚户区的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十分迫切。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也蕴含着巨大的住房需求。“十一五”期间我省城镇房地产投资每年将保持在230亿元以上。今年起,全省将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9个市(州)完成1500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同时,加快建设中心城市和县城供水、供气、供热、道路、污水处理等工程。

五是“扩权强县”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县城投资积极性空前高涨。去年全省实施了“扩权强县”改革,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876项,占原有管理权限的60%。投资政策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县域突破”迈出了新的步伐,发展活力和动力大为增强。“十一五”县域经济发展总的目标已经明确,就是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工业,目前各县都制订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以工业集中区建设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力争多上项目,上好项目,上大项目。可以预料,在新的一年里,一个全民创业、大力推进县域经济新突破的局面将在全省范围内形成。

六是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全省招商引资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去年我省实际利用外资迈上了增长1倍的新台阶,今年预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6.1亿元,增长40%。利用外资工作的重点将紧紧围绕支柱、优势和特色产业,加大重大项目的招商力度,力争在电信、旅游、金融、会展等领域取得突破。今年我省将继续举办好中介招商会,利用中介组织广泛对外招商,扩大“网招会”网上招商成果,全力做好第二届东北亚博览会的招商招展工作。同时,还要办好“吉林工业集中区项目投资洽谈会”,开展境外招商。

纵观今年的投资形势,还是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把工作做好,就可以把一些难点变为亮点,把一些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面临新的形势、新的情况,要求我们开动脑筋,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今年的任务落到实处。全省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抓落实工作机制。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抓好项目建设,重点是开工项目的施工和预备项目的前期工作。今年续建和新开工项目比较多。东北地区由于气候原因,土建施工期短。要尽快把今年的开工、续建项目做出妥善安排,力争及早开工,避免错过施工的黄金季节,延长工期,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对预备项目,要抓紧做

好前期工作。项目的前期工作必须在前期阶段做到位,切不可把前期工作拖到后期来做。有的地区由于对此项工作抓得不紧,结果一些引进域外资金的好项目错失良机。有的项目在前期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仓促开工,造成了失误。这方面的教训值得很好记取。项目前期工作是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投资决策主体一定要选派经验丰富、政治和业务素质强的专业人员从事这项工作,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构造良好的投资服务环境。要围绕消除不利于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重点是改革行政管理体制。随着国企改制任务的基本完成、《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政府和企业各自的职能已逐步明晰,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社会管理和宏观调控,要服务于企业,而不是代替企业决策。这方面存在的一些错位、越位问题应尽快进行调整,坚决予以纠正。要加强各级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搞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明确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投资管理权限,加强政府投资管理和企业投资核准、备案管理,建立健全重大投资项目决策制度以及专家咨询、听证会、公示等制度。要充分利用和落实国家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相关政策,制定和落实产业政策,积极引导投资方向。同时,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全民创业、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城镇化等方面,研究出台鼓励和扶持政策,推进投资的快速、有效增长,构造新型投资环境。要加快资源、要素、资金、信息等市场的改革进程,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配置资源的指导性作用,构造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投资主体公平竞争的新型市场环境。要完善与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大调整、修订和废止力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构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投资法制环境。

三是坚持“人才兴业”战略,选好用好人才。市场竞争、综合实力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这个重大问题上,我们已基本形成了共识。我省提出“人才兴业”战略以来,研究和出台了不少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也收到了一些预期效果。但从近几年全省人才流动的情况看,还是出大干进,处于逆差状态。从投资领域看,我省急需的人才还非常短缺。特别是在基层,仍缺少一批熟悉投资和项目管理的专业人才。我们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不如其他省市。其原因并不都是气候、环境等因素,主要还是我们的工作不到位。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要继续研究调整有关政策,进一步改善环境,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力争开局之年有新的起色。省委、省政府提出更快更好发展的战略任务,这个发展不仅指经济的发展,也同样意味着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此,我们要抓紧做好现有人才,特别是短缺人才的培养,不断更新知识,增长才干,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也应结合工作实际,学习和掌握一些专业知识,提高执政能力。否则,就难以承担起领导工作重任。

四是改进与创新工作方法,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历史重任,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各项工作。必须转变发展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目前,有的部门还抱着过时的陈规旧矩不放,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错位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些单位“文山会海”的现象仍然存在,不管开展什么工作,除了开会、发文件、成立临时机构,拿不出什么新的办法。有些领导干部整天事务缠身,忙于开会、应酬,看来忙得不可开交,实际忙不到点子上。有的同志仍然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办法试图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问题,必然难以收到成效。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坚持与时俱进,观念没有更新。实现今年全省投资增长的目标和任务,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统筹协调,通力合作。需要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尽快建立起统筹协调、管理有序的长效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求真务实,把精力集中到想事业、谋发展上来,深入基层,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要加强学习,从事经济工作、投资管理工作的同志,要尽快从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抽出点时间好好学习。不仅要学习经济学,还要学习哲学,既要从经济发展的规律出发,寻求更快更好的发展途径,又要从事物的发展变化出发,学会运用兼顾各种利益的辩证思维来处理各种矛盾,找到破解难题的有效方法,以求真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和创新的精神,为实现2006年新增投资1000亿元的目标任务,促进全省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单位:吉林省工程咨询服务中心)

上一篇:沂南国税:再展沂蒙风采 下一篇:走马平邑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