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用电指标化管理机制探究

时间:2022-10-01 09:16:48

高校用电指标化管理机制探究

前言:改革用电管理机制,解决电力资源使用与配置之间的矛盾,是高校后勤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探究了用电指标分配、用电指标管理、用电激励措施等方法,探索高校用电管理指标化路子。

一、用电指标分配依据

科学分配用电指标,可参照下述七项分配要素:

1.区分用电部门

按照用电性质可确定七类用电单位:教学部门、教辅部门、校部机关、后勤保障部门、独立核算单位、公共用电部门和非教学办公用房用电部门。

2.确定教学部门用电系数

教学部门用电应按专业区分文、理、工、农、医、体、艺术等不同学科,确定用电系数。

3.用房面积

教学办公用房依据各部门定编数或实际使用面积分配用电指标。

4.师生人数

按教职员工、学生实有人数分配用电指标。

5.实验室开出率

根据实验设备设施的数量、用电功率、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室开出率,计划课时数等核定用电指标。

二、用电指标化分配参照依据

1.参照前三年用电平均数

根据前三年用电平均数,算出部门人均用电、每平方米用电等数据,在核定指标时,避免发生指标与需要不符的情况。

2.事业发展用电需求数

确定用电指标,要考虑到这个部门当年增加招生指标、上新专业、增加用房面积、增加用电设备等因素。

3.使用节能产品

要体现使用节能新工艺、新产品和节能改造带来的节能降耗效应。

4.理顺供电关系

要解决好线路交叉、抄表不实、多部门使用同一用房、同一设备的用电量分摊问题,谁使用算谁的指标。

三、核定用电指标

1.教学部门用电指标核定

学院用电指标要在确保供给的前提下核定,做到既保证需要又节约用电。

2.教辅部门用电指标核定

高校教辅机构有实验中心、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学报编辑部、高等教育研究室、图书馆、继续教育学院等,用电指标核定要结合各部门实际情况核定。

3.校部机关用电核定

校部机关的用电指标要分配到各处室,对有特殊要求的部门,可增加指标系数,一些无法归口的单位,可落实在校办。

4.后勤保障部门用电指标核定

后勤社会化改革后,用电按照“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运行模式,列入成本管理。下列三种情况用电由学校补贴,超指标由后勤集团向学校缴费。

5.独立核算单位按实际用电量加线路消耗数收费。按当地物价部门公布的商业用电、工业用电价格收取电费。

四、用电指标管理与考核

A.接受上级和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的有硬件条件、管理制度、节水节电效果等到组成。

1.考核硬件条件

(1)节电型设备安装与使用:包括智能IC电卡、照明节电器、节能灯、节能照明控制设备、智能化用电设施等节电型设备的安装与使用。

(2)节能型设备安装与使用:空调、配电房、水泵房等大型用能设备的节能控制装置安装及改造。

2.考核管理制度

(1)新建项目专项审查制度:按国家相关规范和程序委托工程设计,并参照建筑节电政策和标准进行专项审查。

(2)有建筑改造项目评审制度:组织专家论证和评审相适应的建筑节电方案;对节电改造的可行性、投入收益比进行科学论证和评审。

3.考核节电效果

(1)校园节电效果:制定生均耗电量指标,按生均耗电量指标控制,生均用电指标在2005年实际使用的基础上降低15%。

(2)新建项目节约制度落实情况:执行国家相关节能设计规定;落实能耗分项计量措施;提交节能设计专篇。

B.对校内各用电部门考核重点是用电指标有效控制和培养节能降耗电行为

1.节能降耗组织:有专人分管、有管理措施,有节能降耗业绩。

2.用电指标控制情况:通过各种节能降耗措施控制用电指标取得了较好成绩。

3.照明节能措施:通过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避免教室白天开灯、无人开灯、人少大面积开灯和长明灯等电力空耗现象。

五、完善激励机制

1.加强制度执行力。严格执行《用电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用电行为,加大违章用电及浪费行为的处罚力度。

2.加强节能降耗监管。通过远程传输系统等手段及时采集分析耗电数据,对学校内能耗实时动态监测,做好能耗统计分析工作。

3.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按照建筑节能标准进行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监理。项目建成后需经建筑能效专项测评,对达不到节能强制性标准的,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4.开展低成本节能改造。优先开展低成本或无成本节能技术改造,对耗能大的建筑,制定节能方案进行改造。

5.激励新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对有高耗能建筑的围护结构、中央空调、采暖照明和用电设备等进行节能改造,对用电设备和电力分配系统进行系统性诊断和分析,提高电效。

作者简介:

周光明(1955.3-),男,本科学历,高级管理师,物业师。全国高校物专部常务理事,浙江省高校物专会副主任,浙江师范大学后勤集团物业管理中心主任。研究方向:高校后勤管理。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上一篇:浅谈对民族本土文化的探究 下一篇:图书馆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