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1 09:01:51

分层教学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在做事,人人会成功。本文针对农村中学数学教育的薄弱环节,结合具体实际,谈谈对分层教学的认识和实践。

【关键词】分层;教学;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无论在什么时期,无论在哪个班级,学生的数学水平都将存在差异。 业余体育学生由于成绩差,数学程度更是参差不齐。因而,正视学生的差异,采用分层教学,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在做事,使每个学生能在教师安排下,参与适合自己程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做法。

二、分层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1)学生分层。对学生恰当的分层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前提。尽力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背景情况,再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其知识背景。在此基础上参照初中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因素,把班级内学生分成了A、B、C三个不同层次。学习成绩较好,学习兴趣浓,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属于A层;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时常波动,或能力一般但学习勤奋的学生属于B层;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属于C层。分组后把分组情况和每个学生都做很多的交流,做好思想工作,保证学生心情舒畅地按照自己相应的层次投入课堂学习。

(2)备课分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

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如:在备“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节时,要求B层、C层学生能利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来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理解它们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要求A层学生在达到上述要求外,还要能够进行较简单的分类讨论,求解简单的含字母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培养学生分类讨论思想。通过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逐渐出现了学困生易学,中等生乐学,优生好学的良好局面。

对课堂练习进行分层备课:在设计问题及练习时,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设计较易问题让C组学生能回答能分析,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设计较难题,让A层同学分析回答,增加他们的成功感。

(3)课前预习分层。预习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针对教材内容精心设计课前的自学预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预习中都有收获。

(4)课外作业分层。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差距较大,若实行作业一刀切,会使A层学生吃不饱,C层学生吃不消。实施作业分层,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5)辅导分层。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的办法是,我课外直接对学习互助小组中的A层次同学进行辅导,B层次的同学由A层次的同学进行辅导,C层次的同学由B层次的同学进行辅导。这样,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我对学生说,自己会做题还不表示你真正弄懂了一道题,只有你能讲解后别人能听懂则说明你自己真正懂了。有些确实不能讲解清楚的,就直接由老师来辅导。

总之,分层教学能尽可能实现“人人有事做,人人在做事,人人会成功”,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创造真善美、活学乐学的气氛,使学生在自然和谐完美的境界中成长,使学生素质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志良.实施分层教学 促进个性发展.中学教研,2010(6)

[2]郭永南.农村中学数学分层教学的认识与实践.中学数学月刊,2011(9)

上一篇:浅谈中学英语作业布置与批改 下一篇:浅谈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