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科教和常用计教结合

时间:2022-10-01 09:00:52

中学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从课程目标及教学方法上具有很大的共性,在发展的趋势上有融合的趋势。但在课程设置中,二者都是单独成科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两名学科的知识融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也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一个重要教育手段。

一.课堂教学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整合的必要性

首先,通用技术课程借助于计算机技术,通过图文并茂、形声,充分的调动人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将知识简单化,外在化。其次,计算机技术通过结构设计、技术实验等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再次,让学生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实际操作、观察现象、读取数据和科学分析,培养学生进行技术探究的态度和能力,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和途径。

2、整合的可能性

首先,两者都同属于技术课程,两者之者有很多的共同点。其次,教学的内容、方法都很多共性,同时都面临着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任务。再次,当前在很多的学校两门学科的教师配备也是由同一支队伍担任的,这为课堂整合提供了最好的良机。

二.计算机技术与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整合的策略

1、学习时间、地点、内容与手段的整合

从时间、地点上讲:计算机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在目标与要求上具有非常明显的共性,严格来说这是一门学科的两个部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二者的上课时间地点可以整合到一起。例如:在计算机教室里上通用技术课;《通用技术》有很多重点、难点内容及各种专业知识,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去搜索答案。如:让学生上网搜索“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技术”有关知识,然后填写“调查与记录”表;可以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等,如:二、三视图的作图,可以让学生利用WORD或幻灯片的画图工具来绘制三视图等,实践活动及研究性报告可以通过文档、幻灯片等工具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从学习的方式上讲:可以建立健全通用技术教学网站,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技术合作与交互式技术学习,可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利用简单的BBS、聊天室、交互式网页等作为交流工具。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开设一些专题或聊天室,让每个学生上传作业、综合活动报告,通过网络观摩与学习。让教师、学生通过这一工具进行交流,也并赋予学生自由开辟专题和聊天室的权利,使他们在课后有机会对课程的形式、教学的优缺点、无法解决的问题等进行充分的交流。

2、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整合

首先,要注重学生主体。计算机技术与通用技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听不等于做,看人家做不等于自己能做。所以,在教学中,要尽量发挥学生主体,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去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就是在解决问题中进步的。例如:在《壁挂的设计制作》的教学中,利用网络教室,要求小组合作,内容是:把常见的壁挂作品分类整理,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整理的清楚、完整又有特色,从而改变了教学的方式。

其次,借鉴对方的手段进行教学。我们可以积极采用计算机技术手段来进行通用技术的教学工作,因为在通用技术在性质、技术的发展、技术设计的过程都可以采用计算机技术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的很多环节也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等来进行。这样可以深化对技术的认识,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和通用技术学习能力的增强。

再次,创新新的教学方法。我们在通用技术的教学方法上要适时创新,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展示式教学模式,教师利用各种软件或多媒体制作工具,形象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操练式教学模式,教师利用模拟软件或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设计模拟某些实验现象,让学生动手操作使用软件模拟过程;探究性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避免了学生将书本知识死背硬记而抑制了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等等。

再如:在《技术与设计一》的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的教学中,采用此教学模式:让学生针对本章的教学内容“怎样进行设计”,分小组或个人可自拟主题,挑选一个设计项目,每个同学当一回设计师,然后上网搜索有关选题的信息,制定一个详细的设计方案(设计选题、问题的来源、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方案、三视图、评估、使用说明等),最后提交有关文档。

综上所述,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通用技术教学的整合提供了物质平台和理想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发挥了更多的功能,不再单单作为演示工具而存在,而是在教学的模式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把传统的通用技术教育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是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上一篇:网络信息存留状况和走势 下一篇:信息化对公司进步计划影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