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古代“山水记”的教学

时间:2022-10-01 05:16:24

例谈古代“山水记”的教学

内容摘要:“记”是古代一种很重要的文体,在整个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的“记”占了很重的份量。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记”,从内容上来看:既有山水游记,又有亭台楼记,还有杂记;从时代上看,有魏晋的、唐宋的、明清的,含盖了“记”从肇始到走向成熟,直至繁荣的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但是,从所有选入中学教材的“记”来看,笔者以为《游褒禅山记》在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教学山水游记“章法”的极好范本。如果能教好《游褒禅山记》的章法结构,那么对于整个初、高中“记”的教学来说则具有沟通既往,开启未来的意义。

关键词:“山水记” 《游褒禅山记》

“记”是古代一种很重要的文体,在整个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的“记”占了很重的份量。从高中到初中,先后选入各种版本语文教材的“记”达到二十多篇,既有《岳阳楼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游褒禅山记》等这类长期以来一直占据各种版本语文教材重要地位的名家名篇,也有《黄州快哉亭记》、《天目山游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等虽为名家所做,但只是在某一版本教材中偶尔一见的篇目。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记”,从内容上来看:既有山水游记,又有亭台楼记,还有杂记;从时代上看,有魏晋的、唐宋的、明清的,含盖了“记”从肇始到走向成熟,直至繁荣的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但是,从所有选入中学教材的“记”来看,笔者以为《游褒禅山记》在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教学山水游记“章法”极好的范本。如果能教好《游褒禅山记》的章法结构,那么对于整个初、高中“记”的教学来说则具有沟通既往,开启未来的意义。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早年的代表作,是一篇“游记式”的说理文章。作者以游山作比喻,阐明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文章以叙事记游为基础,以议论为归旨,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简明,议论深刻,脉络清晰,结构井然,可以说是古代“记”的代表作。

《游褒禅山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当时王安石34岁,正在舒州任通判,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文。《古文观止》说此文“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 “借游华山洞,发挥道学。或叙事、或诠解、或摹写、或道故,意之所至,笔亦随之。逸兴满眼,余音不绝。可谓极文章之乐”。几句评论,话虽不多,但的确搔到了此文的痒处。

文章开头两段全是记游。第1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为归依,重在辨释“花山”之“花”乃“华实”之“华”的误读,既体现了作者的游踪,又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充分凸现了王安石作为考据家的长处。第2段略述了华山前洞与后洞的概况,详写游后洞的经历。先写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次写景色越进越奇,游者越深越少,再写“有怠而欲出者”要求出来,作者遂与之俱出,最后写既出之后悔恨未能极尽游览之乐。一个“悔”字既概括了作者的心情,也引出了下文的议论。

文章中间两段集中议论。第3段是全文的重心,也是作者思想意念之所在。一个“叹”字承上启下。作者先托古人说事,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然后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接着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最后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第4段可以说是上一段议论的余绪,作者由山名读音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阐发“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和的求实精神。

第5段,是古代游记的惯用格式,即交代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从而收束全文。

总体来看,这篇文章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循理布事,把常人心智都可理解、领略的“理趣”用“记游”来表达,融记游、说理、考据、才情为一体,可以说是宋代山水“记”的典型代表,把“记”的章法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要明确这一点,我们必须先来梳理一下宋代以前的山水游记。

中国文人的山水情怀,早在先秦时代的作品之中就有发端,但是无论是《诗经》、《论语》、《楚辞》,还是其他诸子作品都不以山水为主或专写山水,而是以山水作比兴,用山水来烘托气氛;往往是以山水作背景,或以之喻德,或情景相生,来加强抒情、喻德的力量。到了汉代,才有了专写山水的文段,但是仍然没有超出以山水喻心性、比德行的范畴,山水只是德、性、情的表现手段和附庸,大概只有到了晋朝,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山水游记。因此,晋代是我国山水游记的肇始时期。

魏晋时代,中国文学真正进入了“自觉时代”,士大夫开始把老庄的哲学意识和诸子的伦理意识转变为“审美情趣”,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自己的深情。”中国文人从此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欣赏自然。他们将山水人格化,把山水看作是有生命的,从对山水的欣赏中赋予山水以情感,产生了不少优秀的摹写山水的散文,如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和《与施从事书》等。而且这个时候,以状山水、记游踪内容特征的山水“游记”业已出现。根据钱钟书先生的说法,最早的山水游记当推东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而郦道元《水经注》中的最为有名“三峡”,据说也是抄自刘宋盛弘之的《荆州记》。这些描摹山水的文章,不仅写景真切自然,而且开始在写景记事之中逐渐融入了人的情感,并且有了自己的名称“记”。但是,这个时期只是山水游记形式内容都相对简单,只是真切地“模山范水”,所以只能算是“记”的肇始时期,真正使山水游记走向成熟的是唐代的柳宗元。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可以说是继魏晋之后,在吴均和《水经注》的基础上把山水游记推向了成熟。柳宗元因改革而遭遇贬斥,心中孤愤郁积而不得舒展,便恣情于山水来排遣,所以能深入领略山水的情韵。他的山水游记无论是《小石潭记》、还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西小丘记》等,不仅善于勾画山水情貌,工笔描绘其眼中充满灵性的山山水水,更重要的是他借记山水来营造气氛,寄寓情怀,抒泄孤愤,寻求安慰,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在对景物的摹写之中。他记山水精细入微,道心境与“万化冥合”,心境和情景相合,写出另一种境界,另一种气象,确立了山水游记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的典型范式,把山水游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后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宋代,由于文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文人大多以治国平天下为已任,一开口便是国计民生,同时宋代学术探讨气氛兴盛,文人往往长于考据,擅长议论,再加上禅宗的广为流行,士大夫大多喜好“理趣”,这些风气也直接影响到了山水记的写作,把山水游记的章法内容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达到了高峰。

辨析《游褒禅山记》的章法结构,或者其他诸如欧阳修的《丰乐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等,我们都不难看出宋代的“记”,无论是山水游记,还是亭台楼记,往往在记游、写景之外好发议论,即表现“理趣”,而且大多是以议论国计民生为主,记游山水情韵为辅,把常人心智都能理解、甚至都可领悟的道理借记游来表现。同时,宋代的“记”在发表议论时,常常喜欢借考据来表达,借山水记游来显示“学识”,表现“理趣”。苏轼的《石钟山记》、《喜雨亭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陆游的《入蜀记》大抵上都属于此类。

这种“景”之中,凸现“论”,“文”之外,引入“学”的写法,使“记”在表现“理趣”时不仅避免了议论的空浮,而且使“理趣”表现自然而幽微,让人心悦诚服。这种写法直接影响了清代的桐城派古文家,他们提出的所谓义理、考据、辞章的学术术语,或许也受了此种写法的影响,从姚鼐的《登泰山记》中我们分明就可看出其中的影子。

综合上面两部分的分析,笔者认为《游褒禅山记》的章法结构是继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之后又一篇在形式上有创造的“记”,也是最能凸现宋代“山水记”章法的文章。当前我国的语文教材大多是文选型教材,而且很多版本中课文的组织也都以“主题单元”型为主,这种教材的一大缺陷就是常常让学习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果教师能在适当的时候,依据合适的范本,从文学史或文章学的角度对古代章法相对定型的各种文体作以梳理,那么就可以构筑起学生心中的“森林”。就《游褒禅山记》而言,教好这篇文章的章法结构,对于整个中学语文教学“记”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不仅是对初中所学的《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记”的总结,对以后学习或阅读诸如苏轼的《石钟山记》、费伯雄的《游黄山记》都有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平原 《中国小说散文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周振甫 《文章例话》 中国青年出版社.

相正平,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教师。

上一篇:“主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命脉 下一篇:评林莉的《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