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问的能力

时间:2022-10-01 05:10:25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问的能力

摘要:培养发问精神对求知成才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而语文的教学,其根本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各种问题和现象的思考及判断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想问问题,爱问问题,善问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发问能力;培养

启凡在《发问的精神》一问中指出:

“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问精神呢?

一、引用名言激励,引导学生愿意发问

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发问的名言,如巴尔扎克的“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无疑是问号”“生活中的问号,是开拓未来的钥匙”;程颐的“学者先要会疑”;朱熹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陈献章的“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些精辟的名言无疑是治学者毕生经验的总结,是给后世人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师要利用课堂或课余的时间对学生灌输、激励,使之成为学生的座右铭,让学生充分认识发问对读书求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主动发问。

二、采用榜样示范,引导学生敢于发问

(1)以名人善疑好问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问的精神》一文中有牛顿、瓦特、释加牟尼因发问而成名的例子。教师还可以说说其他名人因发问而终有成就的例子。如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从少年时代起,就善思好问。夜晚他仰望天空,数着点点繁星,产生许多疑问:我们的世界有多大?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月亮为什么这样美丽?并先后向父亲、老师请教。有一次,老师讲胚胎学时说:“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身体的强弱决定的。”伽利略反问道:“我家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从没见他生过什么病,可他老婆一连生了五个女儿,怎么解释?”老师搬出了理论论据:“我是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不会错。”从这时起,伽利略就开始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进行研究,并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证明亚里士多德“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速度快”的观点是错误的。别人奉为真理的论断,伽利略却偏偏要寻根究底,问出个所以然来。正是这种发问精神,使他攀登上了科学的高峰。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张衡也是从人们不经意的“水排”中的得到启示,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后来发明了水力推动的“浑天仪”。教师要因势利导,指出发问是打开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是人类学术、文化的第一步,引导学生以名人善思好问为榜样,敢于发问。

(2)以教师自身为榜样。亲其师,信其道。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教师必须有渊博的学识,不迷信书本和权威,善思多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熟悉教材,深入教材,同时又要跳出教材,做到驾轻就熟,挥洒自如,对教学内容有独到的见解,不人云亦云。告诉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师要有表率意识,以吸引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发问的精神。

三、创设良好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发问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把教师“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要。通过设疑,把学生带人一种问题的情境,唤起学生之间的自由探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土壤。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我在课堂中往往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很多时候都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自己解答。通常采用的模式是讨论式,分小组提问然后讨论,往往得出的答案都是五花八门却又不乏新意,其中还会有一些让人意外的精彩回答。学生就在这一问一答中不但掌握了课文的知识点,而且融会贯通,把社会上的许多问题和现象都一并讨论进来,无形之中增强了他们辨别是非、独立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善于发问

教师要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用于探究,提出有新意的见解和问题,允许学生有争议。要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样、合作式教学方法。要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要鼓励学生提问,尊重学生的人格,要让学生从教师的表扬和期望中得到激励。

教学《石壕吏》一文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提问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形形,有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让我回答,石壕酷吏为何不抓杜甫?我对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后提出这一问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为了鼓励学生设疑、好问的积极性,认真回答了学生的问题。乾元二年(759年)三月,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在石壕村碰到酷吏抓丁充军一幕。怎样区分身份呢?在官有衙有品,以印为凭。倘若离衙则凭离身,又用什么来区别身份呢?唐朝以服饰的颜色来区别,服饰的颜色决定官职品位的高低。杜甫时任华州司功参军,从九品,是官中最低品级,应该穿浅色官服。石壕酷吏见身着官服的杜甫,能抓他吗?通过这一解释,学生茅塞顿开,师生之间的默契无疑使教学境界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上一篇: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市场化运作对策探析 下一篇:那一抹海水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