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川微评(四)

时间:2022-10-01 05:07:39

教师如何克服教学倦怠感?依据我个人的经验,有如下几点值得关注:首先,工作量不能太大,要有养精蓄锐的闲暇,否则疲于应付,必然倦怠;其次,不断成长,总有新的、自鸣得意的发现和学生分享,并尽可能达到对工作得心应手、举重若轻的境界;再次,让学生参与课堂,促使他们成为可以对课堂做出贡献的人,从而使教师感到教学不只是付出,也是与学生一道成长;最后,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师生真正可以“以生命温暖生命,以生命灿烂生命”。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最高和最集中的体现。一个人能够把文章写好,说明他布局谋篇、选材剪裁、起承转合、遣词造句都不错,也说明其观察世界、感悟人生、概括提炼的能力都很好,学识的积累也比较丰富。语文教学别要强调“为写而教”: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时刻意识到“比作者表达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在写作时模仿和借鉴。练习写作与练习书法类似,要从模仿开始。模仿多了,许多技能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

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一直默默无闻,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尽量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尽可能让他们成为对课堂能够做出贡献的人。作为家长,从小要培养孩子乐于参与、乐于分享、乐于自信地展示自我,努力赢得教师的关注。这也是从小培养孩子领导力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很难认为在群体中无声无息、可有可无的人会是一个有领导力的人。

教育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浸润心灵、沐浴灵府的过程,需抱有“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的超然态度。这丝毫也不意味着教育不需要自觉的价值追求,相反,自觉的价值引导将教育区别于自发的影响。

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考试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环节。考试有诸多教育功能:检测学生的学业状况;督促学生系统复习,融会贯通地掌握学习内容;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目标导向。

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不好,还真是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他的文化素养。也就是说,把字写好,有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因此,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很有必要,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技能和对书法艺术的鉴赏力,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审美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书法是中华文化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艺术中的“书画同源”也是一种文化上的独特性。书法之美既美在作为象形文字的形态,也美在汉字庄重、和谐的结构。至于书法的各种款式:条幅、对联、匾额、长卷、扇面,配上精美绝伦的印章,真可谓妙趣横生,美不胜收。家中倘若有“苏黄米蔡”任何一人的一幅真迹,那可真是蓬荜生辉!

关于学与思的关系,《论语・为政》中有极好的概括:“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自道:“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荀子也曾指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而学习最重要的方式是阅读。一个人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人生的重大缺憾。因为书籍是人类智慧的宝库,个人的认识相对于人类智慧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正是阅读开启了一扇领略与分享人类智慧宝库的大门。如果一个人总是想得太多而读得太少,很多的问题他肯定是想不明白的,他的“想”无异于自寻烦恼。

上一篇:那块“仆碑”,该别有一番真滋味 下一篇:小课题研究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