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引发的犯罪问题探析

时间:2022-10-01 02:27:52

人格障碍引发的犯罪问题探析

摘 要:人格障碍极易引发暴力犯罪,我国没有对人格障碍犯罪的犯罪心理研究给予足够重视,因此难以从根本上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根据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针对该种人格障碍预防和矫治的方法:一是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的引导作用;二是重视对人格障碍的研究。

关键词:人格障碍;犯罪;犯罪预防

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143-02

一、人格障碍的概述

(一)概念的沿革

有关人格的研究最初是从1806年法国精神病学家P.Pinel的报告开始的,而在此之前,所有行为的人都被普遍认为是罪犯,而非一种心理学现象。Pinel记录了一名男子“因为一女子的过激言语而倍感愤怒,将该女子扔入井中”的案例。他把这种行为归入当时的精神病学分类之中,称为“不伴妄想的躁狂症”。1835年,英国精神病学家Prichard将这一行为命名为“悖德狂”(Moral Insanity),他把这种现象描述为“一种心理错乱的形式,其中智力功能似乎很少或没有形成伤害,而……内心的道德或行为准则很奇怪的变得不正常或堕落了”。在19世纪晚期,这种人开始被称作为“心理病态者”,而且他们的问题都被假定为是一种遗传性缺陷。然后随着20世纪社会学的兴起,研究者们开始强调社会条件的影响。因此,“心理病态者”又被“社会病态者”所取代,这表示研究者意识到问题不仅仅在于行为人本身,还在于他与社会的关系。

1968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一次提出了“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同时抛弃了“社会变态人格”等概念。在这本手册中,人格被列入了“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中。虽然目前人格的概念依然存在一些混用的情形,但是在后来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的各个版本中“人格障碍”的概念被继续沿用下来。

(二)人格障碍的特征

1.在青春期之前开始并且在成年后继续违法或有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历史

通常行为在青春期表现得比较明显,典型的如逃学、偷窃、恣意破坏公物、离家出走等各种不端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人格障碍者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就更为恶劣,包括、贩毒、甚至杀人等其他犯罪行为。

2.行为鲁莽、冲动,动机异于常人

人格障碍者极易处于暴怒状态,除了街头的谩骂,还会对家人如配偶和孩子进行虐待。人格障碍者和正常人(包括正常的犯罪人)之间的不同不仅仅在于他们的行为,还在于行为背后的情绪、动机和思维过程。

3.严重缺乏责任感、道德感和悔罪感

人格障碍者在工作关系、夫妻关系(或恋人关系)、亲子关系中没有表现出忠诚和责任感,容易撒谎。意大利犯罪学家加诺非诺在他的《犯罪学》一书中对这类人格障碍者有这样的描述:“他们将会结婚、生儿育女,却在一个晴朗的早晨,突然地抛弃妻子和孩子,令其全家和邻居迷惑不解地消失掉。”无道德感是人格障碍者的核心特征。正是因为他们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并忽视多数人视为义务的东西,他们在实施犯罪行为后不会产生焦虑或内疚感。并且与常人相比,他们难以接受教育和改造,常规的刑罚处罚并不能改善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力和对情绪的控制力,更难以矫正他们的犯罪行为。

4.不会从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

人格障碍者在受到基于其某种进攻行为而被实施的惩罚之后,还是会不断地重复这种行为,而且是以与原来相同的方式进行。与其说他们缺乏判断力,倒不如说他们有某种认知缺陷,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把他们的行为与行为的后果联系起来。巴拉特提出,“型人格的信息加工有问题,这使他们难以把注意力从奖励线索转移到惩罚线索”。

二、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

(一)生物遗传因素

人们往往强调生活经历与心理现象的关系,比如童年的特殊经历、特殊刺激等都会困扰人的心理。但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却往往忽视了生物因素,而该因素恰恰是客观存在且对人格障碍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其对人格障碍者的矫正大有裨益。

从上世纪开始学者们就开始对“变态心理”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研究,现代的脑成像等多种技术也越来越能显示大脑特殊部位与心理障碍有关,遗传等先天性因素确实会增加人格障碍形成的可能性。“精神病学家黑尔(Hare)在1970年曾提出他的生物学发现,他通过测试脑电波发现,变态人格的脑电波类似于正常人儿童期的脑电波,有较多的慢波出现。”“人格障碍者的前额叶比正常人小15%(前额叶是紧急抑制攻击的大脑区域);他们的脑电波类似于正常人儿童期的脑电波,有较多的慢波出现。”这说明,人格障碍者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发育不成熟,有的则是大脑边缘系统功能低下。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人格障碍的形成于先天的生理缺陷有关,但这并不影响其犯罪后承担刑事责任。“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司法精神病学家认为人格者应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这是由于这类犯罪人都没有辨认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的明显障碍与缺损,且与其缺乏道德心、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等心理特征有关。

(二)早期的生长环境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变态人格的形成与儿童早期对母爱的缺失有密切关系。鲍尔比(Bowlby)在1951年曾提出,以下三种原因是人格障碍形成的最初原因:“生命前三年中没有机会对母亲形成依附心理;早年生活中有3至6个月失去或突然被剥夺母爱;生命的前三年中,母亲的形象遭到重大的破坏。”符合上述三项中的任何一项都会造成个人在生命的最初阶段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哺育”,以及导致由此而产生的责任感、道德感以及罪恶感的丧失。

另外,父母对子女早期的教育不当也会导致心理障碍的形成。在长期受虐、缺乏关爱的环境下,孩子会变得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在童年时期,父母是孩子的权威,而成人后,父母的权威减弱,取而代之的是社会规范,因此这种对权威的逆反心理对成人来说体现在情绪上。从行为分析理论的角度看,如果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过于苛刻,只用惩罚机制而忽视奖励机制,则会使其在童年时期只学会如何逃避惩罚,而不知道该如何争取荣誉。另外,如果父母对子女的管教过于放纵,无条件满足子女的不合理要求,从而使子女的认知能力出现问题,认知能力的缺失正是日后形成缺陷人格的主要原因,体现在对社会上其他人或事物缺乏责任感,对社会规范有逆反心理和行为。因此人格早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形成,后天的挫折只是他们犯罪的诱因而非根本原因。

三、对人格障碍者犯罪的预防及矫治

普通犯罪人往往在犯罪之前与正常人无异,都能与大部分人保持良好的关系,而具有人格的人在其还没有走向犯罪道路前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特点。因此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类犯罪,针对其心理特征进行治疗和改造,本文对传统的治安手段和刑罚措施不再赘述,直接针对人格障碍犯罪人的防治工作展开讨论。

(一)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的引导作用

鉴于个体在成年之前便已基本形成其人格,因此想要预防人格障碍所引起的暴力犯罪,必须扩大该项措施的适用范围,从时间的纵向角度来看,尤其要扩散到个体孩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如何扩散,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注重个体孩童时期的家庭教育。儿童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的形成取决于其孩童时期所接受的父母的示范和教育。相对科学的教育方法能够引导儿童对负面情绪进行更加有效地化解,减少容易导致暴力行为的攻击本能,从而倾向于形成更健康的人格。第二,学校应改善教育模式,注重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以及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第三,避免儿童和青少年暴露在媒体暴力之下,由于具有人格障碍的人本身具有先天缺陷,同样的暴力镜头对他们的刺激更大,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的印象更久更深,并对他们之后的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控制媒体暴力对预防其犯罪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重视对人格障碍的研究

目前我国对人格障碍者犯罪的研究并不重视,概因传统观念之窠臼,认为个体所有的犯罪心理都是后天在社会中受到不良刺激影响的表现,因此统一用治安手段或者刑罚措施对其进行打击,而这些措施对人格障碍者难以起到教化、改造的作用。对于人格障碍矫正术的研究,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比我国起步早,对我国有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对于人格障碍引起的暴力犯罪以及所“孕育”的犯罪人,心理矫治的专业人员在试图治疗前述犯罪人时,不仅要针对犯罪人的人格障碍本身,还需要就其发展过程等相关因素考虑在内,从而有机结合多种治疗方法更为高效的开展“治疗”。根据国外经验,目前为止有效的疗法有:“行为疗法,即对表现积极的犯罪人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奖励,对表现消极的犯罪人给予否定评价,强化良好的行为从而进行行为引导;精神分析疗法,主要以平等谈话的方式了解其精神状态及深层次冲突,并引导其能够正视自身存在的心理矛盾,并引导其理性面对其自身存在的冲突、焦虑心态,并学会控制自身的行为使其为社会所能接受;认知疗法,通过帮助、引导犯罪人分析其实施的犯罪行为,使其意识到其行为系犯罪行为,进而引导犯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另外,对人格罪犯的行为矫正,还应该加强其对家庭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防止其回归社会后出现“反弹”,减少犯罪人的负面情绪,降低其再犯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李悦.论人格障碍引起的暴力犯罪的预防[D].吉林大学,2010.

[2]陈利.人格障碍者犯罪的特点[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3]张赛宜.人格障碍与暴力犯罪——对郑民生校园杀凶案件心理分析来源[J].政法学刊,2010,(4).

上一篇:论赫哲族伊玛堪保护 下一篇:“言”与“意”的解释学意蕴及其对美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