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型人格障碍形成与干预对策

时间:2022-07-29 09:19:18

青少年型人格障碍形成与干预对策

〔摘要〕作为一种对社会有相当危害的人格障碍,青少年人格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型人格障碍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其形成的原因有来自家庭与社会环境的,也有来自个体心理方面的因素。尽管型人格障碍不易矫治,但学校教育对其进行认知与行为的适当干预有助于人格的转化。

〔关键词〕青少年;人格障碍;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5-0016-02

一、青少年型人格障碍的社会危害性

目前青少年的犯罪比率上升趋势明显,并且杀人、放火、抢劫、盗窃、等恶性案件不断见诸报端,有些案件的性质之恶劣,让人不得不正视青少年极端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这些极端行为,心理学称之为“型人格障碍(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APD)”。其共同心理特征是:情绪的暴发性,行为的冲动性,对社会对他人冷酷、仇视,缺乏好感和同情心,缺乏责任感,缺乏羞愧悔改之心,不顾社会道德法律准则和一般公认的行为规范,经常发生言行;不能从挫折与惩罚中吸取教训,缺乏焦虑感和罪责感。

冷漠无情的表现是为人自私自利,缺乏起码的同情心,从不关心他人,常常对他人甚至亲友采取令人痛苦的残酷行动。但其外表往往有一定的吸引力,如有一定的能力或特长,因而也能与他人维持一种肤浅的、短暂的友谊关系。

无视社会道德规范的表现是不承担责任和义务,屡屡违准则。前者如随意旷课、不顾家境贫困而任意挥霍、不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后者如反复说谎、偷窃,经常违反校纪校规等。

行为冲动的表现是行动事先没有周密的考虑或计划,往往凭心血来潮,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比如逃学、出走,动辄斗殴或谩骂等。

缺乏罪责感的表现是从不内疚或自责,相反总是去责难别人,因而屡教不改,给人一种无可救药的感觉。有时在他人的指责下迫于压力作出检讨,但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且片刻就忘,依然故我。

在上述特征中,无责任感和无羞耻心特别重要。型人格障碍患者即便在做了大多数人通常会感到可耻和罪恶的事后,在情感上也无反应。

二、青少年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型人格障碍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影响过程中“养成”的。因此,童年时期的经验对型人格障碍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型人格障碍者之所以自私自利,无道德心,无羞耻感,乃由于个体的“超我”没有得到适当发展。其原因是儿童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合适的奖励和惩罚,结果使儿童的“自我理想”和“良心”(超我的两个组成成分)得不到适当发展。

根据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研究的成果来看,产生型人格障碍的主要原因有:

1.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往往是社会的折射。一般认为,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从小缺乏父母亲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照顾和爱护、拙劣的家庭控管,是型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包括两种含义:

其一,父母对孩子冷淡,情感上疏远,这就使儿童不可能发展人际之间的温顺、热情和亲密无间的关系。随后儿童虽然形式上学习到了社会生活的某些要求,但对他人的共感与共情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其二,是指父母的行为或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缺乏一致性。父母表现得朝三暮四,喜恶、赏罚无定规,使得孩子无所适从。由于经常缺乏可效法的榜样,儿童就不可能发展明确的自我同一性。型人格障碍患者对坏人和对同伙的引诱缺乏抵抗力、对过错缺乏内在怨疚心等现象,都是由于他人赏罚的不一致性,本人善恶价值的判断自相矛盾所造成的;他们的冲动性和无法自制某些意愿及欲望,都是由于家庭成员对于自己的行为无原则、不道德、缺乏自制等恶劣榜样造成的。

2.社会环境因素

青少年型人格障碍的理论病因牵涉到社会环境对其的助长性,无效的学校教育、虚弱的社会约束力加深了青少年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导致青少年型人格障碍的特定社会危险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项:

(1)由于我们国家的社会法规尚不健全,使青少年容易取得匕首等凶器,能随意使用烟、酒及兴奋药物。

(2)大众传媒对暴力事件的过分报道。据估计,青少年学生在视节目里,每小时会接触到大约5个到15个暴力镜头。看电视里的暴力动作可能会导致儿童价值观的改变和增加其本身的暴力行为。总的来说,电视使青少年对暴力及加诸痛苦在别人身上感到不敏感。假如青少年迷上了电视并把它视为生活中重要的部分,他们将会把世界想得比实际上要危险许多。

(3)网络游戏正在教孩子杀人。据调查,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长期玩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火爆刺激的内容容易使他们模糊了道德认知,淡化了虚拟游戏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一旦形成了这种错误观点,欺诈、偷盗甚至对他人施暴的事,就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3.心理因素

(1)罪恶感的缺失

一个人格正常的人在违犯道德原则之后,会感到内疚和自责,这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和罪恶感,会对日后的类似行为产生警示作用并防止其继续发生。而型人格障碍者在道德发育方面处于婴幼儿水平,他们没有道德标准,也不遵守社会道德的约束,没有自省能力,缺乏自责的情绪体验和罪恶感,不能形成自我惩罚的反馈机制。一些青少年由于自我中心和利己主义的极度膨胀,导致人性中良心、羞耻感、罪恶感等道德情感的淡漠和缺失,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是非与善恶的评判能力。

(2)自我控制力的脆弱

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一般都会希望通过某种形式呈现自身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控制欲、表现欲,这样一旦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和鼓动,甚至是随着同伴惯的催化,就会很容易导致他们产生攻击倾向,从而表现出犯罪的盲动性和攻击目标的不确定性,这里尤其是在团伙作案上反映明显。

其次,青少年也迫切需要社会的认同和尊重,家里虽然对其较好甚至溺爱,但未必真理解他们的心理,从而使其缺乏接纳感,而产生的倾向。其实很多性格内向、看似老实沉默的人,心理压抑不能及时释放,往往更容易猛然爆发冲动,最后导致悲剧的发生。

三、青少年型人格障碍的干预对策

由于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相当复杂,目前对此症的治疗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方法。使用镇静剂等药物治疗,只能治标不治本,且疗效不显著;而心理治疗对那些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成为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又毫无作用。针对青少年易冲动、无法自制、自相矛盾、缺乏善恶判断等心理特点,提出以下干预对策:

1.认知疗法。对那些由于环境影响形成的、程度较轻的患者,实施认知领悟疗法有一定疗效。施治者可帮助患者提高认识,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培养患者的责任感,使他们担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提高患者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努力增强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情境训练。创设集体生活的情境,在不同的情境中训练青少年不同的行为反应,把道德品质的培养转化成他们的自觉行为。少数家庭关系极恶劣而与社会相处尚可的当事人,可以在学校寄宿或到亲友家寄养,以减少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个别威胁家庭与社会安全的型人格障碍患者,可送少年工读学校或劳动教养机构,参加劳动并限制其自由。

3.行为疗法。对情节特别恶劣、屡教不改的患者,可采用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当患者出现行为时,给予强制性的惩罚(如电击、禁闭等),使其产生痛苦的体验,实施多次以后,患者一旦产生行为的冲动,就感到厌恶,全身不舒服,从而减少其的行为。然后根据其行为矫正的实际表现,放宽限制,逐步恢复其正常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

4.教育引导,早期预防。在家庭中严格规范孩子的基本行为习惯,使他从不说脏话开始,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学校教育则要根据教材内容,利用课堂时间,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和乐观向上、诚实正直等的心理教育,培养青少年共感与共情的能力。

5.建立预警,防患未然。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心理测量与咨询工作,因人而异掌握每个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脉搏,防患于未然。

6.创造实践亲社会行为的机会。一是成人要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二是学校、家庭与社会要多提供亲社会的机会。如适当参加家务劳动、社会义工、志愿者活动,培养其责任感和荣誉感。

7.严格对社会的各种媒体和娱乐场所的监管与处罚力度。视色情、暴力等游戏的制造、贩卖、经营者为引诱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稿件编号:090907006)

(作者单位:浙江省奉化市奉化中学,315500,电邮:。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务理事单位。)

上一篇: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缺失及重建 下一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科学填报中考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