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时间:2022-10-01 02:23:05

浅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摘 要: 在全面实施新课改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培养问题意识入手,提出了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两个途径。

关键词:问题 质疑 能力 化学 灵活 学案 提问 鼓励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185-01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在初中化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其中探究能力的提高,首先要有探究的意识,即化学的质疑意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提问技巧和提问质量,从而使学生的质疑能力和人格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全面的提升。

一、强化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就在于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而且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比老师提出问题价值更大。韩愈的《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的品质.“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授业”,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惑”,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他们的疑惑,老师要有效地解决知识的困惑.解惑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并使他们掌握一定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帮助的时候要留有空隙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发掘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而质疑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源于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则是在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的。有问题,想问题,才能更深层次的去思考和发现问题的突破口。从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具有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当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引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那么课堂教学也就事半功倍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善于设问,更要鼓励学生发问,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培养质疑能力的措施

在授课过程中要多设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疑问去思考,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方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展开教学。通过实验教学训练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形成缜密的思维,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高质量问题。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一是通过思维训练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问,而且要问有价值的问题。因此,训练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二是要突出教学重点,创设问题环境。让学生成为主角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观点提出质疑.让学生逐步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在课堂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观察、思考和理解周围的事物。三是激发思维.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体活动,学生之间会产生思维信息的传递、交流和激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他人的思维成果来激发自己进行创造性思维,充分显示学生相互间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效果。

1.学案的灵活运用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教师就要少讲精讲,让学生去思考、讨论、讲解。为此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学案辅助教学,学案的设计上有导、有练、有疑问.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学,同时检查自己学得怎么样。另一方面设计的问题“逼”得他们不得不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学案的设计上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倡导学生相互讨论,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实行分组教学,组内同学解决他们能处理的疑问。对于组内解决不了的,可以通过其他同学帮助解答。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同时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不仅能够促使他们学会理解、尊重同伴,平等地接纳他人,宽容地对待差异,还能发展交往技能和克服自我中心行为,而且,在学生之间的交往过程中,他人的观点可以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思维方式的改进、问题意识的加强以及提问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处理不了的问题或疑惑,教师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解答,通过设计相关问题提示学生,引导基础较好的学生去深层次的思考代替老师分析解答。在问题和习题的设计上,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尽量体现出知识的基础性,能力的层次性和方法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及能力的培养。通过学案来了解学生知识的不足之处和接受程度,以便更好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例如,在概念的讲解上,我采用了判断对错的形式。对于对的问题,我会反过来向学生提出问题促使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于错的问题会让学生帮助我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会促使学生不断思考,同时引导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让他们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鼓励学生多提问

孔子鼓励学生“每事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对自己是不自信的,不敢提问题。还有些学生出于爱面子的虚荣心理,即使有问题也不敢问,总怕问错了会引起同学的讥笑,对质疑有后顾之忧.另外有的老师不鼓励、也不支持学生质疑,怕被学生问住,面子上不好看,这样促使学生“没问题”,有问题也不敢问。久而久之,限制了学生质疑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不同角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学生.同时教师要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到赞扬和鼓励活动中来。让学生感受到不仅是老师的表扬还有同学的肯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古人云:“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总之,培养学生的提问技巧和提问质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质疑中有所发现,有所领悟会使学生的质疑能力和人格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教会学生质疑,实际上是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在终身的学习中受益。

上一篇:《迢迢牵牛星》中“盈盈”一词意义探析 下一篇:浅谈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