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女性悲剧色彩看宿命论

时间:2022-08-21 06:24:56

从文学女性悲剧色彩看宿命论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184-01

《论语-颜渊》:“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古希腊罗马斯多葛派有“服从命运”的主张。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的。”就连一句俗语都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如此种种都在阐释一个问题:人的命运多多少少已由天定。

在哲学范畴内这种思想被定义为“宿命论”。所谓宿命论就是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偶然因素造成,不可预测,不可预知而又是注定的、不可改变的一种命观。宿命论是早已有的世界观,最早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等东方文化中的一派思潮,当时的人类感受冥冥中苍天与人世的变化,而觉得其中有一些必然的定数。此思想传到希腊后成为哲学思想的一支,之后由雅利安人带到印度,而成为印度思潮中重要的一派哲学,即今日我们称为的宿命论。宿命论认为命运运转现象中存在的定数是必然法则的定数,存在于永恒中并且独立于人类意志。那么在众多文学作品中,作者所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大都是命运喜欢愚弄的卑微的人们,命运给他们带来一系列不合时宜的行动和导致不幸的巧合,人们无论如何与命运相抗争、如何挣扎终究逃不过堪称悲剧的命运,其抗争只会加速命运的实现。

19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其作品以充满浓郁的悲观主义宿命论色彩而闻名。哈下的女性摆脱了将女性形象进行“天使”“魔鬼”式简单二元性分化,并展现她们丰富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的思想见解。但作为一位男性作家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这是男权社会文化和男性身份在他思想意识和作品中习惯性的存在。如他仍旧带着男权中心文化的思想来看待女性和描写女性:在同情她们不幸道遇的同时也谴责她们的欲望对男性和秩序的威胁和破坏。哈代时常在小说中流露出唯心主义和宿命论色彩:人不过是自然进化过程中的一种产物,女性的不幸也是命定的,是个无意识的意志力在操纵一切,女性的抗争也是徒劳的。《德伯家的苔丝》就是一部具有浓厚的悲观色彩的代表作。苔丝本是一个无辜的农家女孩,父母要她到一个富老太婆家去攀亲戚,结果她被少爷亚历克,后来她与牧师的儿子克莱尔恋爱并订婚,在新婚之夜她把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却没能得到原谅,因此两人分居,丈夫去了巴西,几年后,苔丝再次与亚历克相遇,亚力克纠缠她,这时候她因家境窘迫不得不与仇人其同居,不久克莱尔从巴西回来,向妻子表示悔恨自己以往的冷酷无情,在这种情况下,苔丝痛苦地觉得是亚历克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克莱尔便愤怒地将他杀死,最后她被捕并被处以绞刑。他的小说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上也反映出宿命论观点,导致主人公悲剧的每一个步骤,都被写成是不可避免的事件。

苔丝反抗过,她被亚力克后能依旧站起来追求新的爱情并与克莱尔结合,可不幸的是丈夫克莱尔没有原谅她。苔丝反抗过,克莱尔走后努力生活,可就偏偏遇到了那个成为自己一生噩梦的亚力克,并忍痛与其同居。苔丝反抗过,她受够了亚力克带给她的痛苦,鼓起勇气用利刃结束了其生命,可最终自己也逃脱不了死神的魔爪。不管苔丝付出了多少,努力的过程中曾蹦出多少希望的火花,但还是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

正是通过苔丝的命运,作者写出了社会与人的尖锐对立、现代社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悲剧之所以不可避免,是因为环境是巨大的异己力量。

再如《红楼梦》中对金陵十二钗的描写,“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贾元春用自己的最好的青春为贾府带来了转机,但是贾府的男人们并不没有最好的把握这个机会,贾府通过这个贵妃娘娘的关系,促使了贾赦,贾珍,贾琏等人有恃无恐地进行打点进贡,太监勒索,开支日繁,加速了这个封建家族的衰落灭亡。“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红楼梦》第5回《金陵十二钗》正册之八,画的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判词云: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金陵十二钗中除了巧姐其余女子的最终命运都不好,贾宝玉在第五回梦游太虚幻境得知金陵十二钗,可见这十二个女子的命运早已成定数。

如此说来,我们的命运也冥冥之中被安排了么?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宿命论是唯心主义思想。作品中的唯心主义,表现在对于弱势群体来说,他们仅靠自己之力无法改变现状,面对社会的不公也只能默默承受无力呐喊,他们希望出现个能代表自己意愿的英雄解救他们于水火。《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等都是除暴安良、扶弱济贫的英雄的化身。人们想改变自身的命运因而出现了此类的英雄形象。《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奋力与命运相抗,这种非人力所能抗拒的悲剧所表现的事物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悲剧主人公在寻求自我实现中表现出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不管生活多么悲惨,也不管结局多么惨烈,他们决不回避生活,而是正视残酷的生活现实。他们没有去阻止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因为他们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在悲剧创作中,哈代肯定人的感情、追求和在逆境中的抗争精神,因为悲剧与清静无为无缘。

印度教导的灵性四句话: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对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发生的事;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已经结束的,已经结束了。这四句话意在过去的就过去了,世界的奇妙就在于你触手可及的地方,有一天你可以承受了,仿佛之前的纠结都是历练。但是,请始终相信这句话,“即使三分天注定,也要七分靠打拼”,就算我们身处其中也要奋力挣扎,可我们知道宿命论只是一种哲学观点,我们的命运是实实在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对生活充满积极向上的追求与希望、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才是当下应做。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才是我们努力奋斗的意义所在。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之创新 下一篇:《迢迢牵牛星》中“盈盈”一词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