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尖扎县洛洼矿区铅锌矿矿床成因探讨

时间:2022-10-01 02:01:55

青海省尖扎县洛洼矿区铅锌矿矿床成因探讨

[摘要]通过对洛洼矿区区域地质特征和铅锌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以及含矿破碎蚀变带、矿床成因的研究,岩浆活动以印支期的侵入活动为特征,具多期次侵入特征,空间上从北向南岩性由中性向酸性演化过程进行探讨。

[关键词]洛洼 铅锌矿床 矿床成因 中-低温热液型

[中图分类号] P6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38-2

1区域地质

洛洼矿区行政区划隶属青海省尖扎县措周乡。矿区地理坐标:A:101°52′01″、35°53′55″;B:101°49′20″、35°51′41″;C:101°46′20″、35°52′07″;D:101°45′58″、35°53′47″;E:101°49′58″、35°55′23″。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松潘―甘孜印支褶皱系青海南山冒地槽褶皱带隆务河凹陷的北部、石脑河背斜之北翼,北临化隆隆起,处于隆务河凹陷与化隆隆起两个构造单元的衔接部位,构造线方向呈北西―南东向[1]。

区域地层以三叠系、第三系及第四系为主,次为前寒武系。区内褶皱构造为石脑河背斜,轴向约310°,长大于50km,核部地层为下三叠统,两翼则为中三叠统,其北翼次级层间褶皱较为发育。断裂构造极为发育,按其走向分为三组:北西向组、东西向组和北东向组。区域岩浆活动以印支期的侵入活动为特征。岩浆岩分布于石脑河背斜两翼,岩性为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斑状花岗岩,具多期次侵入特征,空间上从北向南岩性由中性向酸性演化。

2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1 1/500000分散流综合异常(As乙130)特征

该异常分布在悬空河中上游,呈等轴状产出,面积约60km2,元素组合:Ag、Au、Pb、Zn、Cu、Cd、Be等,Pb异常下限为4.82×10-6,峰值大于29×10-6;Zn异常下限为12.72×10-6,峰值大于50.91×10-6;Ag异常下限为0.02×10-6,峰值大于0.11×10-6。Pb、Zn、Ag、Au、Cd套合呈同心圆状,具明显的浓度分带和浓集中心,洛洼银铅锌矿点处于综合异常的浓集中心部位。

2.2 1/200000自然重砂异常特征

研究区已知两个II级自然重砂异常,分布于石脑河背斜北翼的洛洼―苦沙堂一带。北侧铅异常位于苦沙堂一带,呈北西向展布,形态不规则,面积4.3km2,2个样铅矿物含量10―12粒,矿物组合为方(白)铅矿、自然铅、黄铁矿、重晶石、白钨矿、锡石等。南侧铜铅异常,位于悬空河上游洛洼地区,呈北东向展布,面积约18km2,但铜异常面积仅3.2km2,在44个样品中有42个样见铅、3个样品见铜,铅平均含量0.337×10-3,最高9.90×10-3;铜矿物最低4粒,最高20粒。重矿物组合有钼铅矿、白铅矿、黄铜矿、孔雀石、(含铜)黄铁矿、白钨矿、重晶石等。

2.3 1/50000分散流综合异常(IV―5号)特征

按异常下限Cu:30×10-6、Pb:40×10-6、Zn:100×10-6、Au:1.5×10-9、Ag:0.1×10-9,在本区圈定一处Cu、Pb、Zn、Ag、Au、As、Hg、Sb等元素组合的多元素综合异常,面积约45km2,形态呈不规则的纺缍状,长轴方向为北东向,综合异常由1个Ag元素异常、1个Pb元素异常、2个Zn元素异常、2个Au元素点异常、1个As元素异常、2个Cu元素异常、2个Sb元素异常和1个Hg元素异常组成。铅(Pb1)、锌(Zn1)、银(Ag1)、锑(Sb1)异常套合好,且与洛洼铅锌矿点吻合。铜(Cu1)、汞(Hg1)、砷(As1)、锌(Zn2)元素异常部分与综合异常东侧套合.

3矿区地质

3.1地层

矿区出露中三叠统下岩组(T2a)、中岩组(T2b)、上岩组(T2c)及第四系,矿体出露地层主要为中三叠统中岩组(T2b)砂砾岩。主要岩性为泥质砾岩、砂岩等,为砂、砾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且具不同程度的硅化、碳酸盐化。岩石以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较弱。岩石中断裂、裂隙、节理、劈理及构造带发育,岩石易破碎,稳固性差。

3.2构造

矿区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按走向可分为北西向、北北西向和北东向三组,其中北西向断裂构造规模较大。

3.3脉岩

矿区脉岩不发育,只在局部出现闪长岩脉,长轴方向:310°―330°,走向长60m左右,宽10―20m。

3.4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以硅化为主,次为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及高岭土化等,其中硅化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矿区的含矿破碎蚀变带内硅化普遍发育,呈脉状、网脉状,可分为近东西向,北西―南东向与南北向三组。以近东西向为主,脉宽一般为1―20cm不等,硅化发育的地段往往是矿体的产出部位。碳酸盐化常以细脉状、网脉状与硅化相伴出现。

4矿床成因探讨及找矿标志

4.1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4.1.1地层条件

本区处于青海南山冒地槽褶皱带隆务河凹陷产北部的一陆内凹陷盆地,矿区赋矿层位为中三叠统的砾岩夹砂岩及板岩,中三叠统为一套巨厚层的碎屑―化学沉积岩,沉积韵律明显,成矿元素丰富,铅、锌、银、金、铜等元素背景分别为130×10-6、680×10-6、600×10-9、20×10-9、98×10-6,是中国地壳元素丰度值的近10倍,是本区矿床的矿源层。

4.1.2构造条件

本区的东西向、北东向和北北西向区域性断裂发育,以延深大、切割深、性质多变、多期活动为特征。区域断裂为含矿热卤水的运移、循环提供了有利的构造条件。而本区广泛发育的次级断裂,为成矿流体聚集、卸载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区域已发现的矿床均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

4.1.3岩浆岩条件

本区广泛存在着印支期的一、二、三期侵入岩,岩性以闪长岩和花岗岩为主,且由中性向酸性演化,为本区矿床的形成提供丰富的物质来源,在岩体接触带内形成铁矿,也为铅锌矿后期改造富集提供热源。因此,本区铅锌矿的形成和分布受地层、构造、岩浆岩的综合控制。

4.2成矿元素Zn/ Pb 比值特征

锌、铅是该矿床的主要成矿元素。Zn/Pb比值对矿床成因研究能提供重要的信息,不同成因的热液矿床的Zn/Pb比值不同,据已探明成因的矿床显示,成矿物质明显来自岩浆热液的矿床,其Zn/ Pb 比值一般小于2。但从围岩中萃取矿质的矿床,其Zn/Pb比值往往大于2。该区内Pb、Zn品位不稳定,矿体平均品位为Pb:1.79,Zn:1.23,Zn/Pb比值平均为1.46。洛洼铅锌矿床圈定银铅锌多金属矿体30条,探获333+334资源量:银30.06吨、金208.2公斤、铅+锌3.6万吨,按银:2000元/公斤、金:10万/公斤、铅:10000元/吨、锌:12000元/吨计算,矿床潜在价值大于4.8亿元。

4.3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物质来源是判定是矿床成因的关键要素。不同来源的热液,在其源区或其运移过程中与不同类型的地壳岩石发生反应,从而捕获其中的成矿物质,形成含矿热液,进而成矿。各种来源的热液均可把地壳岩石中的成矿物质活化出来,并使之迁移、富集成矿。同生热液可以把原来沉积物中所含的铅、锌,在建造水释放过程中带出,某些含铅、锌较高的油卤水即可能属于这种原因。变质热液可以从变质原岩中带出或从所流经的岩石中萃取成矿物质。岩浆热液除了可以把岩浆中的成矿组分带出外,由于其高温特点所决定的高搬运能力,往往会捕获所流经的岩石的成矿物质而成矿。同样,被不断加热的大气热液在其循环过程中,会淋滤所接触的地壳岩石中的成矿物质,形成热液矿床。本区的东西向、北东向和北北西向区域性断裂发育,以延深大、切割深、性质多变、多期活动为特征。区域断裂为含矿热卤水的运移、循环提供了有利的构造条件。而本区广泛发育的次级断裂,为成矿流体聚集、卸载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区域已发现的矿床均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

4.4成矿温度

矿区内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等中低温蚀变现象。其中硅化与矿化关系密切,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均产于硅化石英碳酸盐脉中,硅化是一种普遍的围岩蚀变,高温至低温均可形成,但以中温热液矿床最为常见,硅化发育的地段往往是矿体的产出部位。碳酸盐化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低温热液蚀变类型,碳酸盐化的结果是蚀变岩石中形成相当数量的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类矿物。矿物组成、矿石构造较复杂,以闪锌矿、方铅矿为主,并发育有黄铁矿和黄铜矿等。表现为中低温矿物共生组合的特点,未见高温蚀变类型和高温矿物,所以认为矿床形成的温度不可能达到300℃以上。

4.5成矿阶段及成矿作用

矿床成矿作用的开始阶段,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到含铅、锌的矿源层中,溶解其成矿物质而形成含矿热液,并在温度、压力、浓度差作用下,使含矿热水向深部循环。是深层含矿热水叠加改造,含矿的热水通过断层活动,促使成矿元素发生进一步富集,使已形成的矿源层进一步发展成为矿化层,同时,断层活动也为深部含矿热水上移开辟了通道,使矿化层受到深部含矿热水的部分叠加或改造。成矿后期,已形成的矿体通过断裂构造上升至地表形成矿体经过氧化、淋滤作用,使部分原生硫化物形成氧化物、氢氧化物。成矿作用是地表水通过断层或断裂破碎带向下渗透,经地温加热成为温度不等的热水,通过水―岩相互作用,将分散在围岩中的成矿物质富集起来,形成含矿热卤水,通过断裂构造上升至地表形成矿体。

5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洛洼矿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发现,矿床处于一冒地槽褶皱中,断裂构造发育,其中平行于岩层走向的次级断裂(近东西向)具明显的控矿作用。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基本与围岩整合产出。围岩蚀变为中低温热液蚀变,主要为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矿石矿物简单,主要为块状、浸染状、角砾状、脉状的方铅矿、闪锌矿等。主成矿元素以铅、锌,银、金为伴生元素。区内局部可见酸性岩脉,集中分布于矿体出露部位,脉岩蚀变强烈,褪色现象明显。据此特征,认为本区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

上一篇:强台风"纳沙"特点及动力成因分析 下一篇:土建类专业综合实训的培养取向与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