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的现状和对策

时间:2022-10-01 01:18:27

浅谈在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的现状和对策

摘要:随着金融危机所带来负面影响,但只要能采取应对策略,把握机遇,在反思与总结中不断超越,将中小型企业打造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国中小型出口企业 现状和对策

一、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我国既要保护中小企业的发展,又要促进中小企业的壮大与稳定。基于这个重要基础与认识,我们必须在中小企业面临国际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时从全局高度提出应对策略。特别是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范围经济下滑、外部需求萎缩、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的中小企业外贸出口面临着严峻挑战。在国内外经济形势趋紧的大环境下,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出口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出现出口下滑、经营亏损和困难加重等现象。

二、当前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面临的困境

(一)对外贸出口型企业的冲击

外贸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发展,由于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出口总量骤减,从而影响外贸出口企业的产品销售,进而影响到整个外贸出口企业整体生产经营。事实上.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出口企业产品销售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来自于海外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很多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都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业绩大幅下降,不仅使中小企业自身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影响到相关产业链,致使我国经济在整体上受到较大的影响。据统计,受金融危机影响. 在我国出口企业较多的温州市就有大量的外贸出口企业严重亏损,其中。出口量较大的纺织企业更是亏损18.66亿元.并在其产业链上影响到纺织机械的产量和销量,使得这些生产企业利润大幅下降.近百家企业亏损大约20%。

(二)汇率波动给出口型中小企业造成的困境

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达到20%,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7.2%。近年来,企业接受国外订单减少,出口增速回落。自2008年下半年起,企业不敢接国外订单的情况开始显现,许多企业为防止汇率风险,还把长期订单改为短期订单,把大订单改为小订单,造成总订货量减少,出口量值下降。出口换汇成本下降跟不上汇率的升值幅度,出口行业利润增速放缓,亏损企业增加。

(三)大多数品牌竞争力明显不高

大多数的出口型中小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他们的生产出口以贴牌加工为主,由于利润微薄,人才匮乏,很难培育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术。据商务部调查,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仅有3%~5%,出口模式以代工为主,自有品牌只占10%左右。一些小型出口企业为跨国公司充当加工组装车间,靠跨国公司的知名品牌和销售渠道维持生存,出口产品单一,附加值低,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动力和能力均不足。加上中小企业的产品可替代性强,面对激烈的行业内部竞争,缺乏产品定价的话语权,以至利润被一再压低,部分出口型小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四)在融资问题方面变得更加艰难

市场的低迷会造成通货紧缩的压力,在萧条的金融市场中,企业融资积极性会下降,融资渠道变窄。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国际资本流入我国数量的减少,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统计,2005年流入新兴市场的私人资本总额约为5,210亿美元,2006年为5,680亿美元,2007年激增至7,820亿美元,2008年新兴市场的私人资本流入可能降至7,300亿美元。但实际数字很可能会大大低于这项预测。鉴于2009年全球经济减速的前景,新兴市场资本流入有可能回落到5,500亿美元左右。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企业的外源融资渠道也会减少,势必会使投资者信心受到打击,企业发展缓慢。

三、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采取的对策与启示

(一)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危机

金融危机虽然给我国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人员稳定和未来的发展等方面都带来了困难.所造成的影响甚至是具有延续性的.可能需要在今后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恢复过来。但是,我们也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也帮助中小企业扩大了视野.帮助受到冲击和未受到冲击的企业都有了新认识.从而提高了主动发展、主动出击的意识,获得了内在发展的动力。我们从中获得的启示是,既要在危机面前调整好心态.又要有积极应对危机的态度.还要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把企业发展的根本做扎实。

(二)明确战略,建立经营品牌

品牌是企业发展的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争夺市场的有力武器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品牌意识已经是事实.并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注重品牌、追求品牌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企业推行品牌战略不仅有利于扩大市场占有率,而且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监管服务,推进金融服务

银行监管部门继续发挥监管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引导银行业探索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根据出口型企业的经营特点,一是加强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议抵押物评估、登记部门适当降低贷款抵押物的评估和登记费用,并适当延长抵押物登记有效期限;二是建议由政府牵头,组建灵活多样的信贷担保机构,为出口企业取得信贷资金支持提供更多的机会,缓解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流动资金和技改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引导银行业创新信贷方式,如对优质抵押物可以适当提高抵押率,对经营效益较好、产品销售市场广阔、发展前景稳定的企业,可以适当延长抵押贷款的期限。

总之,随着金融危机所带来负面影响,但只要能采取应对策略,把握机遇,在反思与总结中不断超越,将中小型出口企业打造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柴青宇,柴雪歌,时延鑫.金融危机下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9.

[2]李世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点选择[J].济南金融,2010,(05).

[3]龙玲.当前中小型出口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原因探析,统计研究,2008.8.

上一篇:浅析市场经济形势下的企业竞争力 下一篇:发挥工会作用、构建企业利益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