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台五大金融举措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时间:2022-10-01 01:07:07

我国出台五大金融举措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我国出台五大金融举措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针对农村市场的重要经济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国银监会和农业部近日联合出台五项金融支持措施,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农村信用评定范围、加大信贷支持、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信用合作。对此,专家指出,这将有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更好的融资环境和发展空间。

银监会和农业部出台的这份题为《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农村信用评定范围。2009年上半年,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与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对辖内农民专业合作社逐一建立信用档案,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

《意见》同时要求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实施差别化的针对性支持措施。对于获得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或受到地方政府奖励以及投保农业保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在评级、授信、用信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

《意见》强调,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信用合作。优先选择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开展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试点工作。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按商业原则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

同时,鼓励发展具有担保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用联保、担保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等联合增信方式,以及借助担保公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相关农村市场主体作用,扩大成员融资的担保范围和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表示,这是专门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过程中缺乏资金的一项制度安排,也是此前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政策的细化。

此外,在创新金融产品方面,《意见》提出扩大信用贷款发放。鼓励扩大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创新各类符合法律规定和实际需要的财产抵(质)押贷款品种。鼓励发展自助可循环流动资金贷款等。在改进服务方式方面,要围绕提高审贷效率和解决担保难问题,逐步探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进行综合授信,实现“集中授信、随用随贷、柜台办理、余额控制”。

西部马铃薯产业发展空间大

耐旱又耐寒的马铃薯是世界上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1kg马铃薯就能折合0.5kg粮食。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但667m2产量却在世界平均线以下,提高产量、提升品质的关键在于培育良种和实施产业化经营。

由国家发改委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近日举办的西部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提出,应重新认识发展马铃薯产业对于西部农民增收和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加大政策扶持,加快科技进步,推进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据介绍,我国马铃薯主要产区集中在甘肃、宁夏、贵州、内蒙古等10多个省区市,马铃薯产业在西部地区有巨大发展空间。

福建研制出有机磷农药微生物降解剂――“降磷灵”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农作物杀虫剂,尽管这类高效的农药施用后比较容易分解,在入、畜体内一般也不积累,但还是有些高毒性有机磷农药对人、畜的急性毒性很强。

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名为“降磷灵”的有机磷农药微生物降解剂,成为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克星”。近日这项成果通过了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据介绍,在降解剂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为阴沟肠杆菌,它是研究人员在对乐果有降解作用的23株不同的降解菌菌株中筛选获得的,阴沟肠杆菌对乐果的降解作用最为明显,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了阴沟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对乐果降解的机理,阴沟肠杆菌的胞内、外酶对乐果均有降解作用,其降解产物是对人体几乎无毒性的正磷酸根。

研究人员通过优化降解菌――阴沟肠杆菌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制出“降磷灵”,其田间使用的效果表明:在蔬菜上喷施“降磷灵”原液14 d后,蔬菜上的有机磷农药相对降解率达52.5%,在土壤中有机磷农药的相对降解率更佳,可以达到54.7%。

我国第一个半无叶型甜豌豆新品种诞生

经过9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第一个半无叶型甜豌豆新品种――“须菜1号”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选育成功,该品种由王凤宝教授主持选育,具有高产、优质、耐寒、抗倒伏、抗病等多种优点。

“须菜1号”是豌豆中的佳品,以其肥厚的幼荚供食用,口感清脆、香甜、鲜嫩,别具风味且富含营养,特别是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种氨基酸,属于高档蔬菜之一,鲜英可速冻出口,冷冻后风味不变,罐装青豌豆也是出口创汇商品。

近年来,我国豌豆种植面积占世界总量的15,7%,已成为我国的优势作物。但我国的甜豌豆生产主要靠国外引进的品种,且存在着倒伏严重、产量低等问题。为解决豌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996年,由王凤宝带领的豌豆课题组开展科技攻关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河北省科技厅组织同行专家对该成果进行了鉴定,来自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的专家认为,该研究首次进行了半无叶型甜豌豆小叶突变基因定位研究,首次进行了半无叶型甜豌豆草质膜、甜度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首次进行了半无叶型甜豌豆7个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为半无叶型甜豌豆高产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探索出了春、夏、冬一年三代育种方法及异季选择指标,提高了品种适应性的选育效果,解决了生产中甜豌豆倒伏严重问题,使我国甜豌豆抗倒伏育种有了新的进展;667m2产量鲜英增产22.2%,干籽粒增产32.8%,达到了大幅度增产之目的,实现了高产、优质相结合的综合指标;粗蛋白、粗脂肪、钙、磷含量均明显地超出国际平均水平。

新型缓控释肥将成化学肥料发展方向

在近日举办的“粮食安全与科学施肥”论坛上,业内专家表示,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要依靠科技。应以抓好粮食安全与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新型缓控释肥,形成科学的施肥方法。

施用长效缓控释肥。可以一次追肥作物终生受益,既可节省人工又可增产。据了解,缓控释肥料产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包膜材料价格昂贵使产品售价过高,无法实现大田作物大面积施用。

作为国内较大的缓控释肥生产企业之一,山东临沂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沈阳生态应用研究所经过多年科研攻关,研制成功一种长效缓释复合肥料,内含长效因子,在综合运用抑制剂协同效应及磷素活化等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种长效缓释肥能使作物生长优势突出,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被专家称为真正的绿色肥、环保肥,代表了今后化学肥料的发展方向。同时,它使产品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产品价格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50%~60%,使贵族肥料进入广袤农田成为可能。

宁夏围绕农产品加工推进乡镇企业升级

2009年宁夏乡镇企业提出了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增长11%以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增长15%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的目标和任务,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迎难而上,重点从5个方面加快产业发展与升级。

一是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是重点发展为农服务的企业。大力发展面向农业生产的各类服务业,特别要积极发展面向“三农”的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业,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机械和农产品的储藏、运输、保鲜、包装等产业,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由推进“一乡一品”,向“一县一业”发展。

三是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做大做强宁夏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积极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产业向集群发展。

四是重点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努力打造乡镇企业服务平台。积极构建乡镇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政府支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企业服务三农”的工作机制,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五是重点打造强势龙头企业。围绕自治区主导产业政策,突出特色和主打产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加快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逐步实现自主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

上一篇:莼菜栽培技术 下一篇:销售假种子纠纷案